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美麗、純真及幽默的音樂約瑟・海頓(1732-1809)第88號交響曲(1787)

美麗、純真及幽默的音樂
約瑟・海頓(1732-1809)第88號交響曲(1787)
Franz Joseph Haydn: Symphony No.88 in G major

海頓的音樂:
海頓是巴洛克音樂演進到古典音樂,轉折點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他奠定交響樂及以兩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與一把中提琴合奏的弦樂四重奏曲式,並為各種音樂作了無數的曲子,包括:至少104首交響樂(有可能高達168首),83首弦樂四重奏,31首鋼琴三重奏,67首提琴與低音樂器曲,52首鋼琴奏鳴曲,23部歌劇,13首合唱演唱劇,18首獨唱演唱劇,14首彌撒曲、5首神劇及其他許多宗教樂曲。
要作這麼多的曲子,(想想看貝多芬享年57歲,交響曲只作了9首,歌劇只1部,當然還有其他樂曲。),非得有敏捷的樂思與長壽不可。幸運之神眷顧海頓,也眷顧人類,讓他留下如此豐富的遺產。1756年海頓24歲時莫扎特才出生,莫扎特36歲去逝後,海頓又多活了18年,於1809年去逝時已78歲。當時代的音樂家,除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 1685-1759)活了74歲,其多產(至少40部歌劇、30部神劇及其他樂曲。)及長壽可以相媲美以外,可說無人能出其右。
如果要簡潔的形容海頓的音樂,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即〝美麗〞、〝純真〞及〝幽默〞。
1. 美的東西必須要契合人的心靈,滿足人的渴望。而海頓的音樂有一個使命,就是要滿足人心靈的需要,使聽眾得到快樂。
2. 海頓的音樂,線條簡潔而流暢,真情流露而不做作。
3. 海頓的音樂光線充足,積極明亮,簡單的說就是陽光愉悅。
4. 美的東西大多色彩豐富而不混濁。海頓的音樂也是一樣,總是層次細膩,羅列有緻,變化多端但不複雜,常常有幽默的編排,讓人會心一笑。(聽海頓的音樂要小心,不能打瞌睡,否則可能突然被驚醒-驚愕交響曲。也不要太早聽到樂隊停奏就拍手,可能只是長休止符而已,如Op. 33,50)
著名的音樂史家Alexander Waugh說海頓的「作品裡可不只有深刻的情感和悲傷,他是少數能夠以音樂表達純粹與快樂情緒的作曲家之一。」
不列顛指揮家西蒙・拉特(Simon Rattle)說海頓的音樂有不可思議的智慧,生動有趣已達圓滿的境界,他承先啟後,使交響樂蓬勃發展,成為音樂主流。

海頓第88號G大調交響曲:
海頓有兩組著名的交響曲,都與他一生主要的國外旅行有關:即1785-86年間,綽號叫巴黎交響曲(即第82至87號等6首交響曲)及1792-94年間綽號叫倫敦交響曲(即第93號至104號共12首交響曲,又名沙羅門交響曲)的兩組作品。兩個旅次間有6年,海頓停留在奧地利,並非毫無作為。他創作了5首精彩的交響曲,其中的頭一首,也是最美麗的一首,沒有特別的名號,卻是愛樂者及音樂家最激賞的,就是G大調的第88號交響曲。
這首作品配器相當標準,但演奏中,長笛、雙簧管、低音管、法國號及小號擔當重任。分四樂章:
1. 首 樂章:極慢板-快板(Adagio-Allegro)。
2. 第二樂章:慢板(Largo)。
3.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稍快板〞(Menuetto: Allegretto)。
4. 終 樂章:精神抖擻的快板(Allegro Con spirito)
1785-94年是海頓創作的成熟期,本曲作於1787年,是巔峰之作。無論音樂的調配、樂器的佈置、旋律的釋放及情感的發揮都極盡清純美麗。偶爾還會感受到作曲家幽默的提示。海頓完全了解聽眾的想法和期待,偶而,他會把人帶到一個出人意表的境界,這就是海頓式的幽默。
音樂一開始,就是一段簡潔但極富表現的主題,預告一段重要的即將發生的奏鳴曲式的樂段。接下來的快板是海頓最緊湊的樂段,以七個音符組成的主題動機,堅定的脈動,貫穿整曲,有如著名的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用四個音符的主題表達〝命運〞在叩門一般,一直衝擊全場。當然海頓的樂思比貝多芬樂觀的多,而且早了十多年,他的獨特之處是用長笛獨奏裝飾主題。
即使首樂章是如此富於能量,小號與定音鼓到第二樂章第41小節以前都是默不作聲,接著,才以驟不及防的速度,切入可愛的詩歌般的樂段。這好像在預告海頓未來的兩首交響曲風格:其一是〝驚愕交響曲(Symphony No.94 in G major Surprise)〞中突如其來的震驚,及〝軍隊交響曲(Symphony No.100 in G major Military)〞中打擊樂的突發效果。
D大調的慢板樂章主要由雙簧管慢板的裝飾奏開啟主題,三不五時切入管弦樂的和弦。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聽過這段音樂後說:「我的第九號交響曲也要這樣演奏。」這是海頓第一次在慢板樂章使用小號與定音鼓。莫扎特則在此之前的『里茲交響曲』用過小號與定音鼓於慢板樂章。
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Simon Rattle)說這是一首最有深度的音樂之一,充滿智慧又富含人性。
小步舞曲是典型的海頓式幽默經驗。樂句以快速的裝飾音密佈。三重奏的部分贏得日耳曼人暱稱〝風笛(Mit dem Dudelsack)〞,那是因為它的低音有著單純嗡嗡作響的風笛效果。
終樂章,海頓的手法如同許多其他終樂章,結合奏鳴曲及輪迴曲式,但結構緊湊,絲毫不影響令人屏息凝神又歡樂的結論。(1984年伯恩思坦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出本樂章,伯公陶醉其中,手足舞蹈的時間比指揮的時間還多,令人會心一笑。)

少年海頓:
1732年3月31日在奧地利東南,靠近匈牙利的邊境有一個小村莊叫羅勞(Rohrau)誕生了一位男嬰,乳名叫〝小喬〞,父親叫馬修・海頓(Mathias Haydn),是一個馬車匠(wheelwright),母親叫馬麗亞(Maria)曾是宮廷裡的廚師。小喬出生時,身體羸弱,看起來不會有甚麼出息。因為父親的收入有限,僅足糊口,沒有餘錢供子女教育。
小喬的父母親不會讀樂譜,但爸爸卻是歌迷,熱衷唱民謠,常常全家或鄉里相偕唱歌,和樂融融。小喬的雙親很早就看出小喬的音樂天賦,並且知道在羅勞,小喬一輩子也甭想獲得正規的音樂訓練。因此,當一位來自鄰鎮海恩堡(Hainburg)擔任校長與詩班指揮的親戚法蘭克,說願意收留小喬為學徒時,他們雖然不捨,卻欣然接受這個提議,讓年僅六歲的小喬,離鄉背井到海恩堡去。看起來,好似皆大歡喜的安排,卻是少年海頓悲慘童年的開始。因為法蘭克只把海頓當廉價童工驅使。在唱詩班裡,唱歌是學到了,但在生活上,小喬卻不斷遭受責打與捱餓,而且一生再沒有機會回家與父母親團聚。
1740年小海頓被帶到維也納,追隨聖司提反大教堂樂長羅伊特(Georg Reutter)學習音樂並擔任詩班團員,前後九年,所受的待遇甚至比在海恩堡還糟。1749年11月羅伊特藉故(理由是海頓惡作劇,剪斷同詩班一位歌手的假髮辮子。)將變了嗓音,17歲的海頓逐出唱詩班,海頓身無分文,只有「三件舊襯衫和一件破外套」。

奮發的青年:
海頓並沒有被打敗,他在維也納街頭演奏小提琴維生,並以教授學生音樂取得微薄的收入。1754年海頓結識了義大利旅居維也納的作曲家兼歌唱家波波拉(Nicola Porpora),以擔任他的伴奏及雜役,換取波波拉免費教授他作曲與義大利文,海頓說他此時才真正的學到了「作曲的基本要理」。期間,海頓還結識了當代歐洲知名的德國作曲家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並受到他不斷的鼓勵。對海頓學習作曲影響最大的還有Johann Joseph Fux及C.P.E. Bach (J.S. 巴哈的小兒子)。
1755年海頓到菲恩貝格伯爵(Baron Carl Josef Fürnberg)的鄉間別墅演奏,創作了第一首弦樂四重奏。1759年波西米亞的莫爾青伯爵(Count Morzin)聘任他為樂隊長,海頓終於有了穩定的收入。二年後在奧地利財雄勢大又喜愛音樂的保羅親王(Paul Anton)之聘在艾斯特哈基家族所建的名為艾斯特哈查王宮(Esterhăza 如圖)擔任副樂長。1761年應保羅親王的指示,海頓創作一組描述清晨、午後及傍晚的三首交響曲(No.6.7.8)極為成功。1762年保羅親王去逝,繼任的是尼古拉斯親王(Nikolaus),也很賞識海頓,決定續聘海頓,而海頓也一直為他服務長達30年之久,期間,創作了大量的樂曲。沒有版權保護,海頓的作品被到處印刷販售及演奏,他的名聲也因此傳遍全歐到達英倫。巴黎交響曲(1785-86)及「基督十字架七言(1786)」都是此時應國外的邀約而作。
1784年,海頓結識莫扎特,兩人惺惺相惜,互相欣賞。海頓一有機會,從艾斯特哈查回到維也納,便找莫扎特一起演奏弦樂四重奏。海頓極欽佩莫扎特的天分,並毫不吝嗇的對別人稱讚他。回報知音,莫扎特做了六首四重奏題獻給海頓(即K387、421、428、458、464及K465,1782-1785間)。今天統稱為「海頓」弦樂四重奏,都是莫扎特最精華的作品。
海頓為人隨和友善,常常喜樂又有好脾氣,特別喜歡幽默,甚至惡作劇,在音樂裡也有這種動作,所以他的朋友很多,特別是艾斯特哈基(Esztherhazy)宮廷裡的樂團團員們非常愛戴他,都稱他「海頓老爹(Papa Haydn)」。
海頓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每當作曲遭遇困難時就祈禱,他說,對他來說這甚有幫助。通常他每次作曲,都在曲譜首頁上寫「in nomine Domine」即「奉主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Lord),曲譜終結時寫「Laus Deo」即「讚美神」(praise be to God)。
由於海頓少年時常遭飢餓虐待,營養不良,所以身材瘦小。相貌也不帥,而且因長天花而痲臉。他的傳記作家迪斯(Dies)說:「他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女性崇拜又喜歡他,肯定不是因為他的長相。」
康奈爾大學音樂史家James Webster說:「以海頓音樂的質與量加上歷史的重要性,當代作曲家無出其右。」
所有音樂家中,以海頓的音樂有最多的「暱稱(綽號)」或特別標題。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標題(有些是後人加上的標題)。
交響曲:
第6號 No. 6 in D Major, Le Matin(1761), 早晨
第7號 No. 7 in C Major, Le Midi(1761), 午後
第8號 No. 8 in G Major, Le Soir(1761), 黃昏
第22號 No. 22 in E-flat major, Philosopher(1764), 哲學家
第26號 No. 26 in D Major, Lamentation(1770), 哀歌
第30號 No. 30 in C Major, Alloluia(1765), 哈利路亞
第31號 No. 31 in D Major, Hornisignal(1765), 角號
第38號 No. 38 in C Major, Echo(1769), 回聲
第43號 No. 43 in E-flat major, Mercury(1772), 水星
第44號 No. 44 in E Minor, Trauer(1772), 輓歌
第45號 No. 45 in F-sharp major, Farewell(1772), 告別
第73號 No.73 in D major, La Chasse(1782), 狩獵
第82-87號 巴黎交響曲(1785-1786),(共六首,其中No.82 熊、No.83
母雞、No.84 奉主的名、No.85 王后。)
第92號 No.92 in G major, Oxford 1789, 牛津
第93-104首倫敦交響曲,共12首,其中No.94 in G major, Suprise(1791),驚愕;No.96 in D major, Miracle(1791),神蹟;No.100 in G major, Military(1793-94),軍隊;No.101 in D major, The Clock(193-94),時鐘;No.104 in D major, London(1795),倫敦。
四重奏:
太陽四重奏 1772(包括No.23-28六首)
俄羅斯四重奏 1781(包括No.29-34 六首)
普魯士四重奏 1787(包括No.36-41 六首)
第62號四重奏 皇帝(Emperor或Kaiser)

1772年Nicolaus親王突然決定在艾斯特哈扎王宮多住3個月,急壞了所有家眷留在維也納,睽別家人三個月,行李都打點好等著回家的樂團團員,樂長海頓當然知道他們的心情,可是也不能任意冒犯有生殺大權的選侯,於是海頓心生一計,在親王御前演奏會上演奏一首新曲,取名叫告別。曲中表達了團員思念家人的情緒,最後終樂章,一件接一件的樂器逐漸休息離場,到最後只剩下兩隻小提琴拉奏告別的驪歌,燭火也逐漸熄滅了。親王目睹此情,當然瞭解海頓,也就欣然同意樂團如期回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lURvraEme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lURvraEmeY




張思忠 作
October 18,2009

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

既是日本民謠,也是情歌又是聖歌

海濱之歌:成田為三(曲) 林 古溪(詞)
Song of the Seashore(Hamabe no Uta)by Tamezo Narita and Kokei Hayashi

在古典音樂世界裏,美國無疑擁有最多的愛樂人口。令人意外的是:僅次於美國,最喜愛古典音樂的國家竟是日本。每年古典音樂的唱片(CD、DVD等)銷售,日本也是僅次於美國最大的市場。有音樂人口,當然也有相當的作曲家、樂團、演奏家及音樂作品。
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大量引進西方的政制及思潮。文化方面,大儒福澤諭吉(Fukuzawa Yukichi)一生鼓吹西洋文明,著作「西洋事情」、「學問之勤」、創辦「時事新報」及「慶應義塾」,鼓勵日本人學習歐美、勤學用功,並推動社會改革,算是為日本做了啟蒙工作。此後日本青年學子,遠赴歐美學習文學、法政、理工、科學、醫學、工藝、藝術及音樂者絡繹於途(相較其他國家,日本學者出國留學後,絕大部分都回國貢獻所學)。

日本自第五世紀起就有自己的固有音樂流傳下來。在此之前,根據古籍「古事紀」、「日本書紀」及「萬葉集」記載,日本人在古代已有自己的歌謠、舞蹈和樂器。日本與外國的音樂交流源遠流長,與亞、歐大陸的交流主要通過朝鮮及中原地區各朝代。公元7-8世紀,隋、唐代音樂傳入日本,701年,據「大寶律令」,在治部省下已設有專司舞、樂的官署,稱為「雅樂寮」。西元752年東大寺舉行大佛開光大典,已有職業音樂家及舞蹈家數百人表演傳統日本歌舞及三韓樂、唐樂、散樂、度羅樂及林邑樂等。日本從中原與朝鮮引進的舞、樂,從而加以融合、發展、保留的,可能比中、朝日後遺留下來的還豐富。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迅速汲取歐美音樂文化。進口的音樂系統稱為「洋樂」,傳統的音樂並沒有因而消失,稱之為「邦樂」。這兩種音樂並行不悖,流行於日本將近五十年並無交集。1920年代,盲人音樂家宮城道雄(Michio Miyagi 1894-1956)發起借用歐洲古典音樂作曲技巧創作日本傳統音樂,並使用傳統樂器演奏,受到日本民眾熱烈歡迎。1932年法國女小提琴家Renee Chemet 訪問日本,
聽到Miyagiu演奏他自己的”春之海”(Haru no Umi),深受感動,將之改編成小提琴曲,兩人到處日、洋合奏,發行唱片,轟動全國,也奠定Miyagi在國際樂壇的地位。

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總有幾首令人不知不覺會懷念,渴望加以聆賞或默默予以哼唱的歌。那應該是因為這樣的音樂已經深刻在心靈,當心靈躍動的時候,音樂自然共鳴而出。
對我而言,這首「海濱之歌」正是我的心上之歌。幾年前我在無線電台主持一個深夜古典音樂節目,就是以這首歌的管弦樂曲為節目招牌。它的曲、詞都是日本人作的,卻受到眾多聽眾的熱愛。
其實,我每次聽這首樂曲,腦海都會浮現兩種經驗。其一,當然是自己曾經到過的海濱經驗。其次,就是想像一位從未謀面的小孩的海濱經驗。
我想到一個英格蘭的小男孩在海邊撿拾貝殼,他到處搜尋,專心又仔細的比對,偶然他找到一個從來沒有人看過,既美麗又奇特的種類,他驚叫起來,所有他的同伴都圍過來,欣賞他的發現,分享他的喜悅……。
這個小孩不是別人,正是伊撒克˙牛頓(Isaac Newton 1643-1727)。有些人在爭議到底牛頓或萊布尼茲(G.W. Leibniz 1646-1716)誰先發明微積分時,牛頓說:「世人將來如何看我,我無從而知;對我自己來說,我只不過像一個在海濱嬉戲的小男孩,偶而檢到一顆光滑的原石或奇特的貝殼,然而,在我的面前,卻是無窮偉大,無人探索的海洋」。牛頓是既偉大又謙虛。所有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都以他為榮。
詩人亞力山大˙帕普(Alexander Pope 1688-1744)借用創世紀說:
「自然及自然律隱藏在黑暗中,上帝說:要有牛頓。於是就有光了。」

我對這首歌的兩位作者,所知有限。作詞家林古溪(Kokei Hayashi姓林,卻是道地的日本人)。1875年生於東京神田,是一位小學教師的兒子,少年時曾隨父親住過羽鳥,在那裏有美麗的辻堂海濱。它是林古溪創作的靈感來源。稍後他曾到東京池上的本門寺修行,畢業於東京文京區的哲學館(即今之東洋大學)教育學系。曾任立政大學及東洋大學教授及講師,是當代日本著名的漢學家,作過很多詩被譜成音樂。1947年去逝,得年72歲。
作曲家成田為三(Tamezo Narita 1893-1945),生於日本秋田縣一位公務員的家庭。他自己曾當過小學老師,1914年進入上野東京音樂學校(即今之東京藝術大學),受教於山田耕筰(Kosaku Yamada 1886-1965)。1916年,在校中(23歲)創作海濱之歌。29歲負笈德國,拜Robert Kahn為師,專攻和聲、對位及作曲。回國後擔任音樂教授及作曲。1944年二戰空襲中,自家被炸彈摧毀,可能受傷,次年病故。
這首歌,如果不是選擇很快的節奏,一開始旋律就令人感傷(有如心靈受創者在感傷或追憶失去的友人)。接著音樂有如岸邊吹起的陣風,聽著風聲,仰望雲朵,看著浪花,撿拾貝殼,不禁淒涼悲鳴,勾起思念家人的思緒,久久不能平抑。整個旋律,配合歌詞,自然諧和,有如天成。

為什麼說這也是一首情歌呢?原來1916年成田猶在東京音樂學校就讀時,暗中傾慕一位主修鋼琴的女同學。不久,成田聽說她的丈夫剛剛去逝,就找到一首詩,將它譜成音樂,寄給心目中的情人,並提獻給她:「獻給可愛的正子。」這份手寫的譜與詞就是「海濱之歌」。想不到正子動作比他更快,因為她已經與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矢田部頸吉訂婚了。尚未出道的音樂系窮學生如何與教授比呢?結果成田收到的是退回的樂譜,附了一張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紙條:「我已經有了婚約」。不得已,成田只好將這首曲子公開發表,反而成為廣受喜愛的名作。據說,女主角倉田正子於成田去逝後,將這段羅曼史透露給她的義子,著名聲樂家鈴木義弘,並說,他對成田做了很殘酷的事,她每次唱這首歌的時候,就會想到當時成田為三的心情,而無法釋懷。

前曾介紹過一首舒伯特的「聖母頌(Ave Maria)」,原是天主教祈禱的聖歌,由於非常熱門,如今已經成為純藝術歌曲。而「海濱之歌」,由於旋律婉約溫柔,歌詞優美動人,雖是情歌式的民謠,反而被一些華語教會改編成讚美聖歌。(只要上Youtube網站,即可點閱其詩詞。(以下為日文原詞及中文譯詞)。

あした浜辺を さまよえば
昔のことぞ 忍ばるる 風の音よ 雲のさまよ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
寄する波も 貝の色も
Web linkage:
ゆうべ浜辺を もとおれ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jtszPCUhI8
昔の人ぞ 忍ばるる
寄する波よ 返す波よ
月の色も 星の影も
清晨躑躅海濱
昔日往事一一浮現
風的聲響啊 雲的樣貌啊
還有拍岸的波浪 貝殼的色彩
傍晚回到海濱 name="movie
昔日那人一一浮現
拍岸的波浪啊 返潮的坡浪啊
還有月色跟星光

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Ave Maria by Franz Schubert

Ave Maria - Schubert




令人祥和平安的禱歌-聖母頌(1825)
Ave Maria by 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

以聖母頌為名的禱歌不下數十首,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如卡西尼(Caccine)、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威爾第(Giuseppe Verdi)及阿茲納佛(Charles Aznavour)等都創作極好聽的「聖母頌」歌。連近代的歌手如碧昂斯(Beyonce)及珍妮佛•露斯(Jennifer Rush)都錄唱自己創作的聖母頌。然而,一聽到聖母頌,大家所最先聯想到又熟悉的就非舒伯特與古諾(Gounod以巴哈平均律第一集C大調前奏曲第一首曲調為主)的兩首「聖母頌」莫屬。以詩歌(hymn)而論,舒伯特的這首詩歌尤為世人傳唱。

舒伯特的聖母頌(D839,Op52, No.6, 1825),其實已超越宗教音樂,成為藝術歌曲(奧地利人公認舒伯特是世界首位藝術歌曲的創作者)。它的原作是以英國詩人華德•史考特(Walter Scott 1771-1832)風行當代的敘事詩「The Lady of the Lake」的德文譯詞為本(由Adam Storck譯成德文Liederzyklus vom Fräulein vom See),它的第三首,即Ellens dritter Gesang(即Ellen’s third song)就是今天的聖母頌。

史考特詩中的女主角,「湖邊姑娘(the Lady of the Lake)」叫Ellen Douglas,為了逃避國王的追捕以及迫害保護她的部族長老羅迪克•都(Roderick Dhu),她和她的父親藏身在湖邊附近的「柯柏林洞穴(Goblin’s cave)」,由於她心中極度失望痛苦,遂唱出向聖母瑪利亞求助的祈禱。

本曲首演是在奧地利的一個由蘇菲•韋森沃夫女伯爵(Countess Sophie Weissenwolff)所統治的小城鎮司特雷格(Steyregg),同時也將歌獻給她,所以後來,很多人誤會說蘇菲公爵夫人就是「湖邊姑娘」本人。

首句及詞中主語使用「Ave Maria(聖哉,瑪利亞)」,使後人常將羅馬天主教的聖母瑪利亞祈禱文引用於本曲,成為今天最流行的唱法。

理論上,這應該是”少女”的祈禱(The prayer of the lady of the lake, 祈求聖母代禱),但事實上,唱得最好與最感動人的卻是兩位大男高音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與鮑切利(Andrea Bocelli)。網路上某些女歌手唱的不是不好,只是無法完全擺脫裝飾,呈現有如帕華洛帝與鮑切利兩人爐火純青般的自然與樸實。而且女星們講究華麗的衣著,也影響其誠懇的意象。
Ave Maria 有人在婚禮演唱,也有人在喪禮中演唱。2000年紐約紅衣主教歐康納生前邀請歌手Frank Patterson(愛爾蘭政治家John Bruton說他有當代最純淨的歌喉)在他的喪禮中唱
Ave Maria,可惜,Frank 忽然在前幾天腦瘤復發(與主教罹患同樣的病),無法履踐諾言。

- 1 –


以下是Pavarotti 演唱時所用的拉丁歌詞;


Ave Maria, gratia plena. Maria, gratia plena Maria, gratia plenaAve, ave dominus, Tecum.Benedicta tu in mulieribus, Et benedictusBenedictus fructus ventris tuiVentris tui, Jesus.Ave Maria.
(Some versions add the following)Sancta Maria, Ora pro nobis, Nobis peccatoribus, Nunc et in horaMortis nostrae.Ave Mari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uYrmYXsujI

張思忠 作
Abraham(Rtn. Abe) S.C. Chang
For R.C. Tafong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No.30 聖賞:動物狂歡節組曲
第13首天鵝(1886)
C.C. Saint-Saëns(1835-1921):The Swan from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請問你喜歡什麼動物呢?假設你擁有一個小動物園,你想豢養什麼動物在裡面呢?又假設你要舉辦一個動物party,你希望邀請什麼動物來狂歡呢?法國最有智慧與幽默的音樂家聖賞(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說他要邀請的動物是:1.獅王、2.母雞與公雞們、3.野騾子們、4.烏龜們、5.大象、6.袋鼠們、7.水族、8.長耳類動物們、9.森林深處的杜鵑、10.鳥類、12.化石、13.天鵝和一種很特殊的動物-11.一群鋼琴家。1866年當他在奧地利一個小村莊渡假時,為每類動物譜做一個樂章,總共13種動物加上總結的終樂章,共14樂章組成「動物狂歡節組曲(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有趣的是,由於聖賞是一位小心又潔身自好的作曲家,他作完全曲後,顯然擔心這些音樂與標題有點玩世不恭,影響他的聲譽,除了第十三樂章天鵝以外,在生前並未同意出版及演出。(只有在私下表演給如李斯特等親密好友聽過。)

聖賞於1921年去逝以後,如其遺囑所願,出版了全部樂章(已是創作後35年!),迅速成為他最受歡迎的作品。音樂老師與學童尤其喜愛。與普羅高菲夫的彼得與狼與布列頓的青年交響樂指導(Prokofiev’s Peter and the Wolf and Britten’s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常並列一張CD熱賣。

聖賞原曲是為一組小樂團而作,包括長笛或短笛、豎笛(降B或C調)、雙鋼琴、玻璃碗琴(Glass armonica 如上圖中)、木琴、雙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今天,演奏時都用全副交響樂團,並以鐘琴替代玻璃碗琴。

第十三首天鵝(The Swan, or Le Cygne),原創曲式是G大調,6/4拍,以大提琴次高音(tenor clef) 或低音(bass clef)獨奏及雙鋼琴伴奏。今天,常以單鋼琴或豎琴伴同大提琴演出。當然也可以隨需要而變化。
1947年,當代最著名的大提琴家皮亞提戈斯基(Gregor Piatigorsky,1903-1976,生於烏克蘭之猶太裔美籍大提琴家。時任茱麗亞音樂院首席小提琴老師的伊凡‧賈拉美亞-Ivan Galamian 1903-1981,曾說,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弦樂演奏家。皮亞提戈斯基的演奏以忠於原創出名。)在紐約卡內基廳(Carnegie Hall)演奏天鵝,在他的兩側是穿著白色禮服的美麗演奏家,排成天鵝的雙翼,以豎琴伴奏。皮亞提戈斯基閉著眼睛,非常投入的以震動音拉出天鵝旋律,琮琮的琴音緩緩流出,令人有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之感。

由於天鵝旋律緩慢、低沉,又由大提琴流出,讓人忍不住有哀傷的感覺,1905年,著名的芭蕾舞蹈家巴夫洛娃(Anna Pavlova1881-1931)及編舞家佛金(Michel Fokine 1880-1942)將本樂章用於其創作舞劇”垂死的天鵝”(The Dying Swan)。46年以後,巴夫洛娃在她 70歲生日再一次擔綱,作告別演出,以人喻天鵝,觀眾無不動容,成為她一生的招牌舞台劇。
聖賞生於巴黎,三個月大父親就去逝。由母親Clémence和姨婆Charlotte Masson帶大。兩歲半開始Masson就教導他鋼琴與其他樂器。聖賞是個天才兒童,兩歲時就展現出絕對音感,三歲開始學閱讀及書寫,四歲創作第一首鋼琴短曲,五歲公開演出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七歲已精通拉丁文,十歲演出自己的音樂會,曲目有莫扎特的第15號鋼琴協奏曲(K450),韓德爾、卡爾布連納(Kalkbrener)、胡麥爾(Hummel)及巴哈的作品,外加安可時,不看譜,彈出32首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的任一首,震驚全歐,連美國波士頓都有報導。

聖賞13歲進入巴黎音樂院,從傑克斯‧哈樂威(Jacques Halévy)學習風琴與作曲。聖賞少年起即贏得許多音樂比賽首獎,並因此得識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1853年發表他的第一號交響曲(Symphony No.1, in E-flat major),驚駭不少作曲家及樂評家。白遼士(Hector Berlioz)評論說:「他無所不知,只欠缺無經驗。」(He knows everything, but lacks inexperience.)。

成年後聖賞在幾個著名的教堂任風琴師。1857年起二十年,他在聖母院大教堂(L’ église Sainte-Marie-Madeleine)任首席風琴師,每週都為巴黎民眾公開即興演出,1866年李斯特前往聆賞後說他是世界最偉大的風琴家。

1861年至1865年,聖賞擔任伊科‧尼德梅耶音樂院(École Niedermeyer)鋼琴老師,除教授巴哈與莫扎特古典音樂外,也教授李斯特、古諾(Gounod)、舒曼(Sehumann)、白遼士(Berlioz)及華格納(Wagner)等當代音樂家的音樂。
--2--
他有兩位學生,安德烈‧麥沙格(Andre Messager)及佛瑞(Gabriel Fauré)成為著名的鋼琴家及作曲家。

聖賞多才多藝,他研究領域廣博,舉凡地理、建築、博物、鱗翅類昆蟲無不精通。平常除作曲、演奏、書寫樂評外,他常與當代歐洲科學家討論建築之傳音(acoustics)、玄學、羅馬劇院裝飾及古代樂器。他寫過一本哲學著作:神祕學
之問題(Problemes et Mystéres)談到以科學與藝術替代宗教。他的悲觀及無神論主張影響往後的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他的文學成就,包括一部詩集Rimes familiéres,一部滑稽喜劇La Crampe des ecrivains。他同時也是法國天文學會會員;講授有關幻覺的專題,擁有自己專屬的天文望遠鏡,甚至籌劃音樂會以響應日蝕來臨。

一般來說,聖賞的音樂,結構完整,技巧無懈可擊,但失之乾澀,較欠缺生氣與情感。有人說他的作品晶瑩剔透、明亮美麗、專業,從不逾越。

聖賞寫作生命很長(從四歲開始寫作,直到86歲),所做四首交響曲,十三齣歌劇中「參孫與大莉拉(Samson et Dalila)」及「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仍極為世人喜愛。五首交響曲中,廢棄了第一及第三首。他有五首鋼琴協奏曲,三首小提琴、兩首大提琴協奏曲及二首獨奏及交響樂小協奏曲。其中g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及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仍很受歡迎。

為了演奏聖賞晚年(1886)所做最後一首第三號管風琴交響曲(悼念李斯特而作),法國請了當代最著名的管風琴家Aristide Cavaillé-Coll製作一套嶄新大管風琴,象徵十九世紀末法國的〝偉大〞成就。在此同時法國建造了艾斐爾鐵塔、舉辦了巴黎世博會,是法蘭西科技、文明精進的黃金時期(Beautiful Era 或Belle Epoque)。極富自信、莊嚴的第四樂章,反映歐洲對科技及科學的「理性時代(Age of reason)」的信心。由於聖賞所用的精確對位,他被稱為「最有德國風味的法國作曲家(the most German of all French composers)」。


觀賞馬友友演奏天鵝,請上以下Youtube web: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gRAA-ew0H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ZCBAD-wVGI
(played by Piatigorsky) Written by Abraham (Abe) S. C. Chang
For Rotary Club of Taichung Tatong
June 6, 2009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Fanfare by Jean-Joseph Mouret

簡約瑟˙莫瑞特-鼓號輪迴曲(1729)
Rondeau From Sinfonie de Fanfares in D major by Jean-Joseph Mouret



優秀的樂曲,自古以來,不必然都是複雜、龐大或困難演奏的音樂。相反的,許多百年流傳、普世喜愛的不朽名曲往往都是簡單、短小和可輕易表演的。例如:平安夜、海頓小號協奏曲第三樂章、卡農舞曲、G弦之歌與這一首莫瑞特將近三百年前所做的鼓號輪迴曲。

莫瑞特創作鼓號輪迴曲(1729)時,按鍵喇叭尚未發明,但自然喇叭(無鍵單管喇叭-Natural Trumpet)與伸縮喇叭(trombone)早已普及,曲調當然不能複雜或多做變化。這首音樂雖是為國王進場而作,卻非常優美亮麗,好像清澈的瀑布,在炎熱的夏天傾泄而下,歡悅滲入心靈。又好像天使開天門吹奏號角,呼應人間喜事,說天上人間普天同慶,神所悅納的人都進來享受吧!

鼓號輪迴曲原作,主旋律由小號吹出或管弦樂主奏(現代的版本很多,用伸縮喇叭、管風琴、、三種提琴或甚至低音號Tuba都有)。同時由其他管(弦)樂或管風琴伴奏。主旋律只有若干小節,輪迴兩次後,由其他樂器回應獨奏。再由兩組樂器各輪奏一次。最後回到第一段,由主奏及伴奏再一同輪迴兩次。

莫瑞特(Jean-Joseph Mouret, 1682-1738),是韓德爾及J.S.巴哈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命運、不同風格的音樂家。生於亞維儂(Avignon),是法國巴洛克音樂的領導者之一。雖然他大部分的音樂已經失傳或不再被演出,卻靠著這部交響曲的一首鼓號輪迴音樂得以永垂不朽。這首曲子也是美國「公共廣播服務」網的「大師樂曲(或極品樂曲-Masterpiece)」的簽名招牌曲目。(作者按:美國「公共廣播服務」-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是全美國354家電視台所聯合組成的非營利公共電視服務團體。其營運則透過「公共廣(傳)播公司」-Corporation for Public Broadcasting. Masterpiece為其所提供的節目)。

音樂的發展雖然分做啟蒙、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浪漫及現代等時期;文明的進展也分做原始、畜牧、農業、工業及電子資訊等時期,但是人類的心靈對美麗、純淨及快樂的追求永遠是一樣的。優異的音樂在三百年前能感動人的心靈,今天我們的心靈仍然渴求這種音樂,這就是莫瑞特的鼓號輪迴曲今天仍然歷久不衰的原因。

莫瑞特一生經歷過極大的成功與突然的挫敗,可說是大起大落。父親是一位成功的絲綢商人,也是業餘小提琴家。他教導小莫瑞特小提琴,提供良好的教育,並支持小莫瑞特以音樂為終身事業。青年的莫瑞特漸漸成為著名的歌唱家及作曲家。二十五歲定居巴黎以後,迅即被緬因伯爵夫人安妮(Anne, Duchess of Maine)僱用為樂長(Surintendant)。當時安妮伯爵夫人在賽克斯(Sceaux, 在巴黎近郊)的莊園是路易十四的宮廷活動中心。因此,在賽克斯製作、表演歌劇及音樂,並負責在1714-15年間的十六次「大夜晚(Grandes Nuits)」為法皇及所有貴賓提供一切音樂及娛樂節目,就成了他的職責。1714-1718年還擔任巴黎歌劇院交響樂團的總監。當時的歌劇流行希臘悲劇及牧歌。莫瑞特卻勇於引進喜歌劇。1717年莫瑞特兼任新義大利歌劇院(The New Italian Theater)的樂長,創作不少嬉遊曲(divertissements)、經文歌(Motets)、清唱劇(Cantatas)、抒情歌(Airs)及器樂曲。

1728-34年間,莫瑞特擔任系列公共音樂會主管(Director of Concert Spirituel),成了他人生的轉捩點。由於音樂會年年虧損,又陷入違法的泥淖,他終於賠盡家產並被迫去職。二年後緬因公爵去世,失去靠山也失去賽克斯的職務。次年,連他僅有的新義大利歌劇院職務也被解除。人生發生從雲端摔落地面的驟變,在韓德爾,可以原地爬起來,重新出發;在莫瑞特則無法釋懷,抑鬱寡歡,終致精神崩潰,被送入療養院,八個月後去世,享年50歲。

張思忠 作
Abraham (Abe) S.C. Chang
for R.C. Taichung Tatong
May 30, 2009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韋瓦第-和諧的靈感大協奏曲第8首Rv522

韋瓦第:和諧的靈感大協奏曲,第八首
雙小提琴協奏曲A小調(1712)Rv. 522



十七世紀的六零及七零年代是義大利古典巴洛克音樂的巔峰時期。在歌劇方面A.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創作了至少88部歌劇(可惜保存下來的大約只剩一半),奠定了義大利歌劇的基礎。 在器樂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則是安東尼•路西歐•韋瓦第(Antonio Lucio Vivaldi 1678-1741),他一生創作歌劇約45部、清唱劇40部及協奏曲超過500首,代表了協奏曲進步風格的發展。也由於他到處旅遊發表他的作品,為協奏曲帶來的熱情與嶄新的活力,影響了整個歐洲。之後有許多作曲家學習及模仿他的協奏曲,其中最偉大的一位就是音樂之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韋瓦第,人稱「紅神父(il Prete Rosso – or The Red Priest,因為他滿頭紅髮,可能是家族遺傳,據說他父親也是紅頭髮)」,生於當時極為富庶先進的獨立王國威尼斯。父親名叫吉歐凡尼•巴蒂斯塔(Giovanni Battista),本來是一位理髮師,後來轉行成為颇有成就的專業小提琴師,當然也是小安東尼的啟蒙老師。他與當時著名的歌劇作曲家吉歐凡尼•雷格連其(Giovanni Legrenzi 1662-1690,當時任聖馬可大教堂樂長)都是威尼斯的音樂家協會(Sowegno dei musicisti di Santa Cecilia)的創始人。小安東尼的作曲訓練很可能就是受到他的教導。
小安東尼於1678年3月4日出生,當天就領小兒洗禮,這種事颇不尋常,因為當時的習俗通常是等到嬰兒2-3月大,較強壯時才領洗。據說這是因為他一出生就非常纖弱,父母擔心他撐不到領洗之時,另一個原因,據說是當天威尼斯發生大地震。總之,到了1693年,15歲時,他的父母決定把他獻給教會,送他入學接受神父訓練。

由於安東尼自幼患有氣喘病,無法學習管樂器,於是他就專攻小提琴及作曲。1703年成為「紅神父」以後,他被教會任命為威尼斯一所育幼院的小提琴教師。(當時威尼斯共有四所相同性質的育幼院,專門收容被拋棄的、失去雙親的或雙親無力扶養的兒童。若是男童,就傳授予手藝,滿十五歲時離院,獨立生活;若是女童,則教授音樂,天賦好的就留在院中,組成合唱團及交響樂團)。1716年他更成為該育幼院的音樂總監(Music director)。在這段期間,韋瓦第為樂團譜寫了無數的器樂曲,使得這支完全由育幼院女孩們組成的樂團,名聞遐邇,而韋瓦第也因此聲譽日隆成為著名的音樂家。

韋瓦第的五百首協奏曲中,有接近半數是寫給小提琴和樂團的。有一百多首是為其他樂器(如:低音管、大提琴、雙簧管、長笛等)和樂團所寫。另外大約一百五十首是為獨奏樂群(即由多位獨奏者所組成的小型室內樂)和樂團所寫。(也就是所謂的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或稱管絃樂協奏曲Orchestral concerto)。

在這些協奏曲中,有許多是附有「標題」的協奏曲-典型的標題音樂-即在音樂中敘說故事。最著名的是「四季(The Four Seasons)」,在此曲中,他還附上了一組十四行詩,清楚的告訴演奏者他的音樂在描繪什麼。

這一組名為「和諧的靈感-大協奏曲」(L’estro Armonico Concerti grossi)是韋瓦第1712年為一組小提琴獨奏、雙小提琴及四小提琴的協奏曲所下的標題。這一組共十二首的協奏曲,奠定了韋瓦第崇高的作曲家聲望。而其中更以這首第八號雙小提琴協奏曲最為活潑、出色。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快 板:a小調。以「利都奈羅」(ritornello)曲式呈現。主題由兩個樂思組成,一個建立在同音反覆上,另一個建立在琶音模式上。由小提琴聲部帶領著絃樂團在C大調、a小調、e調間合奏與競逐,最後再回到a小調華麗的結束此樂章。

第二樂章-最緩板:d小調。在弦樂團及簡單的伴奏中,韋瓦第巧妙的賦予了小提琴獨奏者充分的自由來演釋這一個華麗但不失沈穩的樂章。小提琴美妙且扣人心弦的特質,在此樂章展露無疑,令人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感。

第三樂章-急 板:a小調。又是以「利都奈羅」的曲式來譜寫。有力的、敲擊般的節奏快速的行進著。奔騰的旋律及強烈節奏的特色,清楚的為韋瓦第在樂曲的終樂章簽下了無人可以模仿的名號。

Youtube link recommen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5YuTmtkS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321buoIimE

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A大調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A大調,(1811-1812)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by Ludwig van Beethoven


貝多芬(1770-1827)的A大調第七號交響曲作品編號92是1811年貝多芬因病移居波西米亞(Bohemia)之鐵普利斯(Teplice)時開始構思,次年完成。作品獻給他的贊助人-富利斯伯爵(Count Moritz von Fries)。
眾所周知,貝多芬一生共做了九首不朽的交響曲,其中第三首-英雄、第五首-命運及第九首-合唱交響曲最為著名,為世人喜愛及談論,可說是叫好又叫座。其他較不出名的第七首,雖然名聲沒有那麼響亮,卻是貝多芬自認為最滿意也是最好的作品。俗話說:「曲高和寡」,雖然說大眾化的音樂不必然是好,但不大眾化的音樂卻也不必然不好。這是因為藝術價值不必然相等於通俗價值。
有一本貝多芬的書,記載某段1808事蹟,說當時,貝多芬已寫出第七號交響曲的架構。曲中的某些主題,甚至可以追溯到1783少年期的貝多芬作品。(當時少年貝多芬任教堂的大鍵琴與風琴師助理。)
雖然1811¬¬-1812這段時間,由於家庭與戰亂,貝多芬的作品明顯減少,但卻醞釀出最精采的第七號交響曲。大師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稱讚它說:「至聖至神之舞(The apotheosis of the dance.)。」這是最好的音樂所受到最有深度的讚美!
第一樂章:持續的稍微活潑輕快板(Poco sostenuto Vivace),是追憶故鄉農民的節慶裡動人的韻律。以奏鳴曲的曲式呈現。
第二樂章:稍快板-Allegretto。而非一般的最緩板(Largo)或慢板(Adagio)。A小調,極莊嚴優雅,絲毫不媚於世俗。首演時曾被安可,至今仍然極受歡迎。
第三樂章:急版-甚加急板-Presto-Assai meno presto。有3/4是圓舞曲式,讓人想起穿著華服的舞者婆娑起舞。是詼諧曲及三重奏曲-以奧地利聖歌為骨幹。
終樂章:燦爛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似乎以控制不住的步調往前衝撞,好像整個樂團在劇院內奔騰,攫取到有史以來最美麗的交響樂所帶來的歡樂"(by Geoff Kuenning 1995)。
本交響曲於1813年12月8日(拿破崙侵入奧地利及蘇俄之次年)於維也納為紀念『漢淖戰役(Battle of Hanau)。』受傷官兵義演音樂會首演,與『威靈頓勝利交響曲(即戰爭交響曲-Op.91,是貝多芬1813年所做的小型交響曲,獻給英皇喬治四世)』一道演出。反應很熱烈,第二樂章被安可一次。事後小提琴手路易˙史波爾曾特別提到貝多芬當場的表現:「為了強調,他的雙手猛烈的張開…在進入強音時他跳入空中。」

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The Blue Danube : Johann Strauss II

藍色多瑙河華爾滋:小約翰史特勞斯
Johann Strauss Ⅱ(1825-1899):The Blue Danube,Op314

姓史特勞斯的作曲家很多,因為它是日耳曼的大家族。在德國的有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他著名的作品有“阿爾卑斯山交響曲”及前曾介紹過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在奧地利的除奧料卡‧史特勞斯(O. Strauss,1870-1954)以外,就屬父子兩代都叫約翰的老、小史特勞斯最為有名。各家族並無親戚關係。

老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Ⅰ,1804-1849)或稱為Johann Strauss, Sr.或Johann Strauss the Elder,生於維也納。是奧地利浪漫時期作曲家,以寫作舞曲(Waltzes)聞名。他和他的搭擋約瑟‧蘭納(Josef Lanner)共同改良奧地利的農村舞蹈的舞式及音樂,使之成為奧地利全國的“國舞”,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都為之瘋狂。老約翰甚至自組樂團巡迴歐洲(主要是法國與英國)推廣演奏。自己作曲兩百多首,奠立了華爾滋音樂的王朝,並使自己的兒子,小約翰成為當世代的“華爾滋之王”(The Waltz King)。他最著名的華爾滋是“羅麗萊之歌”(Lorelei Rheinklänge),最著名的作品是“拉德茨基進行曲”(Radetzky March)。老約翰的祖父是猶太人名叫Johann Michael Strauss,父親叫佛朗滋‧波吉阿斯(Franz Borgias Strauss)經營旅館,晚年溺死於多瑙河(相傳為自殺)。

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Ⅱ,1825-1899)全名是Johann Baptist Strauss,或Johann Strauss, Jr.,或Johann Strauss the Younger。擅長的作曲是輕音樂,尤其是舞曲及輕歌劇。一生作曲超過五百首的華爾滋、波卡(Polkas)、瓜德利(Quadrilles法國方舞曲)、芭蕾及其他舞曲及歌劇。十九世紀華爾滋得以盛行於維也納,他的貢獻最大。

老約翰希望小約翰成為銀行家而不是音樂家。可惜事與願違,他的三個兒子,倒有兩個(另一位是老么愛德華Eduard)成了音樂家。他最為世人喜愛的作品有“藍色多瑙河”,“皇帝華爾滋”(Kaiser Walzer,Op437,1889),維也納森林的故事(Tales from the Vienna Woods),閒嗑牙波卡(舞曲)(Tritsch-Tratsch-Polka,Op214),及輕歌劇蝙蝠(Die Fledermaus)與吉普賽男爵(The Gypsy Baron or Der Zigeunerbaron)

小約翰從小喜愛音樂,雖然父親可能是為了避免兒子重蹈自己嚴苛的音樂生涯而極力反對,仍然暗中向老爸樂團的小提琴首席Franz Amon偷學拉小提琴。有一天老約翰發現兒子秘密練習小提琴,勃然大怒,把小約翰鞭笞個半死,說要把音樂從這小孩身上打跑。幸也不幸,老約翰有一天突然另結新歡而離家出走,小約翰終於在母親支持下得以專心學習音樂。

小約翰的作曲家之路的確困難重重,最大的阻力竟然來自父親。青年小約翰想自組樂團演奏自己的作品,要租用場地竟然租不到,因為大家都怕因此得罪老約翰。直到1944年10月才在維也納郊區租到場地,以自己的小樂團演奏自己的作品。自此,父子變成敵對競爭者。

1848年2月維也納發生平民革命,父子兩人各據一方,老約翰效忠王室並作曲“拉德茨基進行曲”(Radetzky March,Op228)以為慶祝,日後成為他最有名的作品。小約翰支持平民及青年革命,作曲“自由華爾滋”(Freiheitslieder-Songs of Freedom,Op52),“青年之歌”(Burchenlieder,Op55),“革命進行曲”(Revolutions March,Op54)及弦樂重奏曲“學生進行曲”(Studenten March,Op56)。他因此受到相當不利的杯葛與迫害,還因公然演奏馬賽進行曲,遭當局逮捕。

藍色多瑙河德文名字是“在美麗的藍色多瑙河上”(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編號314首,作於1866年,作曲家時年41歲)。首演於次年2月13日於維也納男生合唱協會(Vienna Men’s Choral Association)。本曲今天已成為音樂史上最熱門的管弦樂曲。然而首演並不頂轟動。不過當地的報導卻是贊譽有嘉。他自己則說:「魔鬼取走這首華爾滋,我唯一的擔心是尾曲──總之希望它成功!」

首演後,歌詞部份,由合唱協會詩人Joseph Weyl填詞,事後小約翰也加以擴充,同年在巴黎博覽會演出,獲得極大的成功。今天較普遍的樂式是管弦樂曲。另一套由Franz von Gernerth譜詞的Donau so blau在某些場合也常演奏。

在感性的維也納意涵裡,這首曲子已經成了非正式的奧地利的國歌。在傳統的“維也納新年音樂節”( Vienna New Year’s Concert)中,它是必備的安可曲。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是小約翰的好朋友,小約翰曾為他作一首華爾滋(Be Embraced, You Millions!Op443)。有一次小約翰的第三任妻子Adele趨前向布拉姆斯索取簽名,布拉姆斯寫出“藍色多瑙河”的首幾個小節後在下面寫了一行字:可惜不是布拉姆斯的作品。(Unfortunately, NOT by Johannes Brahms)。

要聆賞藍色多瑙河,不妨參考下面的說明:

始奏: 太陽慢慢升起
清晨逐漸甦醒,環顧四周,光線觸撫之處無不和平與安詳。
1分30秒:突然,所有守護神都站出空曠的大舞台,跳起華爾滋。
1分50秒:遠眺多瑙河,清風徐來,撥弄你的髮絲,拂動水面,捲起一層
層的波紋,再漸漸堆積成波浪。
2分00秒:波浪捲起,然後消退。
波浪再捲起,又消退了。
2分20秒:好了,每個在舞台上的人都開始跳起舞來了。
2分40秒:其他的部份,就任由你的想像力飛舞翱翔吧!
3分20秒;最美妙的部份來了。我的腳、我的身心都禁不住開始舞動起來
我來,我來,我來了, 我婆裟起舞。
5分30秒:再旋轉一趟吧。啊,我已經陶醉了。

6分40秒:還沒完!我們送這些河水回他的故鄉吧。


張思忠作April 29,2009
台中大同扶輪社RC Tatong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莫札特: 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

令人心神舒暢、快樂又振奮的音樂
莫扎特: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A大調K219(1775)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major
(Turkish concerto)
音樂是一件奇妙的東西,它可以從多方面觸動人心。有的音樂令人憂傷,有的音樂使人心情凝重,有的音樂不容易理解,你必須再三聆聽,反覆思維,慢慢回味才能了解他的含意與故事。所有音樂家中,我認為莫扎特的音樂最真誠、富於感情、直接訴諸心靈。尤其是他青年期及以前的作品,總是令人舒暢與快樂,毫無做作、賣弄,所以聽起來自然流露、純淨無比,心情自然振奮不已。巴哈說音樂的終極目標是榮耀上帝,相對的,莫扎特的音樂,其終極目標就是要使人快樂,而他真的做到了。
這並不是說莫扎特的音樂就是比較膚淺,深奧複雜的音樂或者賣弄技巧的音樂並不等同有內涵。莫扎特的音樂就如同白居易的詩,簡潔易懂、老少咸宜,照樣富含哲理感動人心。
莫扎特1775年創作K219號小提琴協奏時,年僅19歲。首次表演是在他的故鄉薩爾茲堡(Salzburg)。作曲的格式是典型的快-慢-快的曲式。
莫扎特的主要弦樂協奏曲都是在1773年至79年間完成的。到今天,我們仍然不清楚,它們是為何種場合及為何人而作。因為手稿的標記不清楚,而寫作日期也一再更動。
樂團的結構不是很龐大,除了弦樂器外就只有兩支雙簧管(oboes)及兩支法國號。曲式分三樂章:
第一樂章:開朗的快板-慢板-開朗快板(Allegro Aperto-Adagio-Allegro Aperto)
第二樂章:慢板(Adagio)
第三樂章:輪迴曲-小步舞曲速度(Rondo-Tempodi Minuetto)
莫扎特難得在器樂上使用“開朗的”Aperto標記(歌劇用很多)。所以應用於此曲,意在使音樂更寬廣、更華麗。首樂章開始時,是典型莫扎特的風格,管絃樂團先奏出主題,接著小提琴短小柔和而甜美的慢板用A-大調與之對應合奏。然後,由小提琴領銜以不同的旋律,快速、活潑而華麗的與樂團或互相合作或呼應合奏,把主題襯托,帶領到極致高潮。全樂章用時約10分鐘。





終樂章輪迴曲主題也是典型的莫扎特風格。在顯著的對比段落中加入有點狂野又奔放的土耳其音樂,成為本章的特色,因此,這首協奏曲也被後世稱為『土耳其(風)協奏曲』。(Turkish Concerto)
第二樂章用的是E大調,旋律優美。主題非常明亮又朝氣蓬勃。
莫扎特在日後又寫了一首K261小提琴獨奏輿管弦樂曲,其慢板也是用這首adagio的樂章。

莫札特小傳
莫扎特的全名其實是Johann Chrysostom 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古典音樂時代中,最多產及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一生作曲超過600首,其中許多作品時至今日仍是交響樂、協奏樂、室內樂、鋼琴曲、歌劇及合唱音樂的巔峰。
從薩爾茲堡的童年期開始,就顯露其天賦異稟,無論是鍵盤樂器或小提琴都演奏自如。從五歲開始,就遊走歐洲在王室貴族之前表演作曲及樂器。十七歲擔任薩爾茲堡宮廷音樂家,但也從事無休止的旅行表演及大量寫作。1781年訪問維也納時,被解除薩爾茲堡的職位,此後十年,只好停留在首都發展,在維也納,他的聲名遠播,可惜收入失去保障,自己及夫人都不善理財,以致困頓難伸,終致貧病交迫,抑鬱以逝。
莫扎特生前幾年,創作許多最著名的交響曲、協奏曲及歌劇。安魂曲(Requiem K626)是最後嘔心泣血之作,可惜未能完成就去逝了,據說是他的學生蘇斯麥爾(Franze Xavier Sussmayr)續貂完成。到底莫扎特寫了多少部份,事後由誰完成,因為時代久遠,至今仍是歷史懸案。
莫扎特身後留下夫人康斯坦采(Constanze)及兩個兒子。
大師的風格
莫扎特善於學習他人長處,並迅速吸收轉化成自己精鍊及成熟的風格。晚年的作品,更是歷經人文、藝術、自然、苦難、寬恕、光明及黑暗的陶冶,已臻化境。(想像莫扎特在當時代旅行工具仍非常原始時,從孩童直到晚年,所遊歷的時間、地方及旅程實鮮有出其右者!)他對整體西方藝術與音樂的影響是深層的。貝多芬說他早年的作曲都在莫扎特的影響之下。海頓(Joseph Haydn)也說:「後世一百年內,將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
1767年12月父親李奧波德帶著11歲的莫扎特前往義大利旅行演奏,與以前的旅行一樣,目的只有一個¬---表現少年莫扎特演奏與作曲的才華,唯一不同的是這次母親與姊姊留在薩爾茲堡看家。莫扎特在波隆那(Bologna)遇到大師馬蒂尼(G.B. Martini)並被授予當代歐洲最崇高的波隆那音樂院院士(Accademia Filamonica)。在羅馬的時候他只聽到一次葛果里˙阿利葛里(Gregorio Allegri)「天主恩典(The Miserere-舊約詩篇第50篇的頌歌)」在西斯丁教堂演出,即將這首梵蒂岡嚴禁攜出的歌譜,憑記憶,毫無錯誤的記錄下來。在米蘭,莫扎特創作歌劇Mitridate Re’di Ponto(Ponto國王,1770)並演出,獲得相當的成功。稍後父子兩人又造訪米蘭兩次演出兩齣歌劇及清唱曲Exsultate, jubilate(K165)。
1773年三月,李奧波往與莫扎特終於返回故鄉並出任宮廷音樂師。至1775年間,莫扎特熱衷於小提琴協奏曲創作。1775年4月至12月創作了第三、四、五首(K216, 218, 219)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到今天,仍是演奏會上熱門的曲目。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Wieniawsky:Violin Concerto No.2 in D minor, Op20

韋尼奧斯基: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1862)
Henryk Wieniawsky Violin Concerto No.2. in D minor, Op.20
生於帝俄統治下的波蘭路布林(Lublin位於波蘭東南部,也是波蘭詩人Wincenty Pol 1807-1872的故鄉)的猶太家庭。父親托比亞茲˙比次茲卡(Tobiasz Pietruszka)後來皈依天主教。
韋尼奧斯基(1835-1880)從小展現音樂天份,先由母親啟蒙鋼琴教育,八歲進入巴黎音樂院,專攻小提琴。畢業後,如莫扎特一樣,就到處旅行,由哥哥Jozef伴奏鋼琴,以演奏為業。12歲出版他的第一首小提琴作品-「一首大幻想隨想曲(a Grand Caprice Fantastique)」。他的一生主要創作,都編入24首有編號的小提琴作品集。(另有二十餘首未編入)。
1859年,當他24歲時,愛上伊莎貝拉(Isabella Hampton)小姐,卻被女方家長極力反對。於是亨利就創作一首「傳奇曲(Legende, Op17)」的小提琴與管弦樂團(現今都用鋼琴代替)伴奏的小提琴獨奏曲獻給准岳父母大人全家,終於贏得准岳家的歡心,於次年結婚。
婚後,亨利受安東˙魯賓斯坦的邀請,來到聖彼得堡音樂院教授音樂。共住了十二年,教授許多的學生,組織並帶領了蘇俄音樂協會(Russian Musical Society)的管絃樂及四重奏樂團。1872年與魯賓斯坦共同訪問美國兩年,巡迴演奏,受到熱烈歡迎。1875年取代亨利˙威烏斯坦伯斯(Henri Vieuxtemps)擔任比利時皇家音樂院小提琴教授。此時他的健康迅速惡化。1879年於敖得薩(Odessa)舉行告別演奏會後,便一病不起,次年因心臟病逝世於莫斯科。遺體歸葬於華沙波瓦次基墓園(Powazki Cementery in Warsaw)。
韋尼奧斯基創作兩首小提琴史上最美麗又最艱深的協奏曲。D小調的第二首尤其較升F小調的第一首(1853)更為世人喜愛。他的十首隨想練習曲小提琴獨奏曲(Op.10)是小提琴家必修的曲目。Op第十六首的塔朗提拉詼諧曲(Scherzo-Tarantelle)與Op第十七首的傳奇曲也是常常被演奏。他的兩首「馬祖卡」小提琴獨奏曲(第二首有鋼琴伴奏),使用左手撥奏、泛音撥奏、大跳奏及許多雙按弦等高難度技巧。D大調Op.4的波蘭舞曲非常精緻美妙又有趣,令人百聽不厭。
韋尼奧斯基出道以前,歐洲樂壇的演奏巨星是蕭邦與李斯特。小提琴則是帕格尼尼(Paganini Niccolo1782-1840)。任何後近,只要受到他們的提攜與推薦,即可躍登龍門,成為樂壇新秀。亨利出生時,帕格尼尼已近晚年,但是他的風範與技法都深深影響後代。帕格尼尼是亨利幼年的偶像。他的音樂、作曲及演奏風格也深受其影響。蕭邦是亨利的同胞先輩,當時波蘭為帝俄侵佔,所以他流亡巴黎。對這位同鄉神童當然是提攜有加,甚至引介他到聖彼得堡演出。
雖然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非常優美動人,但是因為技巧艱深,所以一般音樂會並不常演出。本曲分三個樂章,呈ABA的格式,除第二樂章浪漫曲,特別呈現小提琴的獨奏技巧(整章常被單獨取出,改用鋼琴伴奏演出)以外,第一、三兩樂章都用顯著的對比主題展現。首樂章先是憂鬱的第一主題,對上其後較輕快歡愉的主題。第三樂章則是吉普賽風格首先出場,豪放奔騰,然後歌唱風的副主題,加上波羅奈思(Polonaise,即波蘭舞曲)舞曲風的複音。
社友鋼琴家Rtn. PP. Keys, 說這是他最喜愛的協奏曲之一。他從小聆賞,到如今每次都深受感動,因而特別推薦社友欣賞。

Wieniawsky:Violin Concerto No.2 in D minor, Op20

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John Calvin Biography

信仰的巨人、宗教改革家、加爾文〔長老〕宗的創始人
約翰‧加爾文傳
張思忠
使徒保羅、奧古斯丁與加爾文所傳的古老真理,正是今天我必須傳講的真理。其它的,對上帝、對我的良心而言,都是假的。我無法塑造真理;我知道真理不需削邊修篩。約翰諾克斯〔John Knox〕所講福音書就是我的福音書,而這個福音震動蘇格蘭全境,也必再震動英格蘭。 ─C.H.司布真(1834-92)─

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仍然是屹立不搖又勇敢的信心巨人。
剛剛好五百年前的7月10日,在法國北部一個小鎮─諾以翁(Noyon)誕生一位改變人類歷史與信仰的巨人,那 就是約翰‧加爾文(法文:簡‧加文Jean Cauvin),父親叫吉拉德‧加文是一位律師兼教會的公證人。母親叫珍妮‧法蘭珂,在約翰孩童期就去逝了。吉拉德希望三個兒子:查爾斯、約翰和安東尼都能獻身做神父。簡(即約翰‧加爾文)尤其早熟出色,十二歲即被主教聘為書記並受戒。受到一個有力的家族─蒙摩斯(Mantmors)的贊助,赴巴黎大學就讀神學,先受教於當代最權威的拉丁文教師馬修‧柯迪(Mathurin Cordier)的門下,然後進入蒙太古學院(College de Montaigu)修讀哲學。十六歲時奉父命轉學奧爾良大學(University of Oleans)讀法律。1529年他聽說人道主義律師安德烈‧阿西堤(Andrew Alciati)執教於布爾契斯大學(University of Beurges;位於巴黎附近),他便轉學該大學。人道主義是當代人文思想的顯學。
  加爾文在布爾契斯大學十八個月,學會希臘文,讓他直接攻取新約原文,對他日後對新舊神學研究有決定性影響。
  在這段期間,加爾文經歷了信仰的改變。事情的原因不太清楚,但在他所寫的「詩篇評論」之序言中,他說:「上帝突然感召,使我早期剛硬的心,成為一顆受教的心。」這段話的解讀,各家容或不同,但他受感召的心,和他後來與羅馬天主教會決裂,應該息息相關。
  1533年,好友同時也是改革家尼古拉‧珂柏(Nicolas Cop)發表就任皇家學院演說,敦促天主教會更新與改革,觸怒當道,不得不亡命巴塞爾(Basel),加爾文因為極力為他辯護(有人說講稿是他擬的),也被追捕,不得已,四處藏匿,先是躲在朋友Louis du Tiller在安哥雷米(Anquileme)的家,後來跑回老家諾以翁及奧爾良,最後因為1534年十月的「大字報事件」(匿名的改革者在各城市張貼大字報攻擊天主教會),終至不得不出走法蘭西。次年加爾文來到巴塞爾參與柯柏的團隊。巴塞爾當時由改革家約翰‧奧柯蘭帕迪斯(Johannes Oecolampadius)所控制。
  1536年三月加爾文發表他著名的著作「基督教要義」,為自己的信仰辯護,並闡明改革者的基要教義。有意為有志於基督教信仰者提供基要真理。這本書也揭露了他的神學。
  用加爾文自己的話來說明,再清楚不過:「我的目的不過是想規範一些基本的原則,使一切(所有的人,著者註)研究宗教問題的人,能在真實虔敬中受教。」
  八月他經過菲拉拉(Ferrara在意大利)及巴黎,來到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一個神聖羅馬帝國轄下,流亡者與改革者聚集的城市。九月輾轉來到日內瓦。由於許多改革者的努力,日內瓦市政當局及議會在五月已經投票決議要按照「復原派」的教義行事。九月一日27歲的加爾文應改革領袖法惹勒(William Farel 1489-1565)的熱情邀約,在聖彼得堂向一群神職人員及市民演講,為日內瓦及法語區瑞士的改革運動,點燃第一把火。
  次年元月,法惹勒與法律兼神學家加爾文共同發佈「日內瓦教會組織與敬拜規範」(Article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hurch and its Worship at Geneva)巨細糜遺規定了教會如何及何時舉行聖餐,為何及如何除籍及禁領聖餐,為信仰告白捐獻的條件,聖典中會眾如何吟頌聖歌及修訂婚姻法等。
  由於對捐獻的規定及法國可能攻取日內瓦,而兩人都是法國人,引起日內瓦居民的疑慮,以及日內瓦與伯恩(Bern)結盟,兩市使用統一的儀式─包括無酵餅的使用,不為兩人贊同,終致兩人被迫離開日內瓦。加爾文應斯特拉斯堡的馬丁‧布捨(Martin Bucer)及沃夫岡‧卡畢圖(Wolfgang Capito)的邀請,擔任當地法裔難民教會的堂牧。在這裡,他結識了許多新朋友,成為正式的市民,並與一位容貌動人有兩個孩子的寡婦波蕾(Idelette de Bure)結婚。
  加爾文的教會會眾有4、5百人,每主日有兩堂禮拜,由他親自主持,聖餐每月一堂,他鼓勵會眾,吟唱聖歌。此時期,他又修訂擴篇及再版「基督教要義」,使之更系統化、更專業。原版文筆因針對年青人,故較簡約,新版將原來的六章擴充為七章。同時,他又動筆寫作「羅馬書詳論」(Commentary of Romans),並於1540年出版。
  同年九月日內瓦重新考慮召回加爾文,這是因為:一、教會人數萎縮;二、政治氣氛改變;三、與伯恩的同盟破裂。同時,大主教薩多雷托(Jacopo Sadoleto)致函日內瓦,要求回歸羅馬教會信仰與統治。他們需要一件強而有力的回函反擊,也需要一位強而有力的領導。歷史性的文件:致「薩多雷托」(Responsio ad Sadoletum)強而有力的闡明日內瓦教會改革的立場與決心,就是在這個時空背景下產生的。九月廿一日市政委員會選派委員培林(Ami Perrin)差派特使,到歐姆斯(Worms)面見加爾文,其時他正在辯論會場發表見解。他的反應是:「我寧願死一百次,也比每天被釘十字架毀滅一百次好。」
  雖然他很躊躇,還是回函,願意預備接受主的呼召。不同於首次以難民身份,逃亡至日內瓦。1541年9月13日,受到市政當局及市民的擁戴,他與家人終於又回到日內瓦。
  十一月,市政府接受他的提議,通過「教會典章」(Ecclesiastical Ordinances),為改革宗眾教會奠定組織架構:一、牧者傳佈福音,並職司聖典。二、教師負責教導信徒信仰。三、長老主持訓戒。四、執事施行照顧孤寡及賙濟。在這個制度下,平信徒的代表─長老,肩負重責大任。典章中另行設立「教會法庭」(Consistoire),由長老與神職人員共同組成,規定對那些生活腐敗,怠惰放蕩,干犯戒律的人,要以愛心相勸誡,必要時才加以除籍。教會法庭僅及於教會,刑罰由政府施行。
  1542年,加爾文採用斯特拉斯堡的敬拜手冊,頒佈「教會詩歌與祈禱範本」(The Form of Prayers and Church Hymns)。加爾文承認詩歌的力量,認為與讀經可以相輔相成。由於瑪若(Clement Marot)及布爾吉歐(Louis Bourgeois)兩位詩歌音樂家的加入,著名的詩歌「舊詩一百首」(the Old Hundredth)就是這時完成的。
  同年,加爾文又頒佈「日內瓦教會教義問答」,內容涵蓋信仰及律法(法律)和祈禱。
  自1541年至1553年逝世止,加爾文在日內瓦牧會十三年,共講道超過二千次。起初是每禮拜日兩次加週間三次,後來市政府改為每主日一次,稍後又改為主日兩次加隔週每天一次。他講道從不用講稿,每次約一小時,遺留下來的記錄不多。
  加爾文在日內瓦牧會期間,反對他、教會及教會法庭的勢力,此起彼落,從未歇止。1552年二月,培林(Ami Perri曾是負責邀請他回日內瓦的委員)當選首席委員,他是反對派的領袖,加爾文以為自己已被打敗,1553年七月向市政當局請辭,政府還是婉留了他,顯示他的地位仍相當穩固。
  1553年8月,在加爾文的反對下,一個著名的科學家兼流亡的宗教異議者瑟維特(Michael Sevetus極力反對三位一體論,曾被天主教異端裁判所Inquisition判罪流亡),不顧反對,潛至日內瓦。他參加了加爾文聖皮耶(St. Pierre)教堂的禮拜,當場被加爾文命人加以逮捕,並羅列各種罪狀移送法庭。幾經審問,瑟維特終於在當年10月被處以火刑。雖然加爾文提議以斬首處死。1903年加爾文派的人士在瑟維特受難的地方,建立紀念碑,以回復瑟維特的名譽並對加爾文的行為表示懺悔,說加爾文「犯了當代所通有的錯誤」。
  加爾文耿耿於懷又未能實現的是教會改革者的合一團結。他曾與蘇黎世教會的布齡格(Bullinger)達成協議,(Consensus Tigurinus)。英格蘭坎特柏瑞大主教克朗姆(Thomas Cranmer)曾呼籲所有福音派教會舉行合一的大會(ecumenical synod),加爾文讚賞這個主張,告訴克朗姆他希望參加,最後是克朗姆未能付諸實施。
  加爾文對英語社區最大的貢獻,是收留及庇護因瑪麗女王逼迫而逃亡歐陸的福音派信徒,他們中,最著名的領袖諾克斯(John knox)及惠汀漢(William Whittingham)所建立的改革宗教會,最後終於回傳並興盛於蘇格蘭及英格蘭,開花結果。
  由於歷史的背景,加爾文在日內瓦及後來在部份瑞士所建立的教會與政府,算得上是民主代議制的政教合一的神治政治。基本上,加爾文是學院式的學者,沒有馬丁路德的公眾魅力,日內瓦可能是歐洲知識水準最高的都會,所以他承認平信徒在教會中的重要地位,而他的主張也因此得到市民的認同。他也建立社會服務的傳統,設立濟貧所,照顧弱勢的族群,到今天加爾文主義各宗派都還奉行不渝。
  加爾文又建立了學校,其一是文法學校或私立學校(Grammar school or College or Schola privata),其二是高級學校叫Academie或schola publica.五年以內初級學校就有1200名學生,而高級學校有300名。前者最後改名為加爾文學院(College Calvin),後者變成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
  1558年秋天,加爾文仍盡全力修編擴充基督教要義,由21章變成80章。1564年2月6日,他在聖皮耶講完最後一篇證道,就一病不起,4月24 日立完遺囑,將部份財產留給家人,其他捐贈學院。幾天以後,教會的牧師來看他,他向牧師道別並回憶他在日內瓦的生活,5月27日加爾文逝世,遺體放置於國家建物中,由於許多人前來瞻仰,這些改革者因恐被指責鼓勵對聖者的個人崇拜,次日就將他安葬在一個普通的墓園,而且並未立墓碑。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Little Dog"—Minute Waltz by Chopin

蕭邦(1810-1849) Frederic Chopin
小華爾滋 降D大調,作品64號之1
Minute Waltz in D flat major, op64, No.1.




蕭邦的降D大調華爾滋鋼琴獨奏曲,又稱為『小華爾滋(Minute Waltz 或 Valse du petit chien)』或『一分鐘華爾滋』。

蕭邦將這首鋼琴的獨奏曲,標示為『極活潑(Molto vivac)』。典型的演奏,通常在一分半到二分半鐘內彈完。

本曲作於1847年,同年在萊比錫出版。作品64號,共有三首華爾滋。題獻給『迪芬娜˙波托卡女伯爵』,(To Mme.˙la Comtesse Delphine Potocka 1807~1877)。他是一位住在巴黎的波蘭女伯爵。非常美麗大方,難得的是,她既機智;又富有藝術才華,是蕭邦的鋼琴學生與朋友,也是他的謬思(muse-靈感的來源)。

作品64號第二首華爾滋採用升C小調,小華爾滋則運用對比的不和諧平行大調(即降D大調)。『小華爾滋』的小(minute)是出版人的傑作。他的本意是要形容其『短小』。由於其饒富趣味,一直都為鋼琴家與聽眾所喜愛。
著名的蕭邦傳記作家,朋尼魁(Camille Bourniquel)不斷的提醒讀者,說蕭邦這首鋼琴曲,就是要描繪他的小狗,如何轉頭在追逐自己的尾巴。蕭邦一開始就稱呼這首曲子為『Petit chien(即Little Dog)』小狗。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告別的時刻—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Time to Say Goodbye
By Andrea Bocelli & Sarah Brightman
曲:Francesco Sartori 詞:Lucio Quarantotto



German Hero - Henry Maske

1980年代,德國有一位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崛起,既不是政治人物也不是影歌星,而是一位拳擊選手。他是1988年首爾奧運,東德隊的中量級拳擊金牌得主。亨利˙馬斯克(Henry Maske)。
馬斯克拳藝非常了得,奧運中,以5比0輕易擊倒四名對手,另一位則望風披靡,棄權稱臣。電視傳回東、西兩德,日耳曼全體人民,尤其青少年無不雀躍興奮。次年,在莫斯科,馬斯克又贏得世界業餘拳擊冠軍。馬斯克相貌堂堂,身材魁梧,又風度翩翩,從此成為日耳曼民族英雄。1990年,兩德統一,馬斯克轉入職業拳擊,成為國際拳擊聯盟(IBF)輕重量級冠軍,直到1996年,共衛冕七次成功。1993年並贏得德國年度運動家獎。

國際拳盟(IBF)在歐陸舉辦冠軍決賽,是體壇盛事。現場加上電視轉播,觀眾都在一、兩千萬以上。通常在開幕時都會邀請歌手演唱並發行唱片。之前;馬斯克的一次衛冕賽(1995年對抗Graciano Rocchigiani),曾邀請英格蘭古典歌唱家沙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獨唱『為了榮譽(A Question of Honour)』,(其後收入其金唱片『Fly』中),極其成功。1996年11月23號,IBF安排馬斯克在退休前,接受美國拳王佛吉˙˙希爾(Virgil Hill)的挑戰。由於他是衛冕,有特權可以決定要邀請誰在賽前演唱會演出。馬斯克便邀請沙拉與安德烈亞˙鮑切利(Andrea Bocelli)合唱一首『告別的時刻(Time to Say Goodbye)』,並發行唱片。

『Time to Say Goodbye』原曲是義大利文。名為『Con Te Partiro』,意為『與你一同離開(With you I will leave)』,作曲家是薩托利(Francesco Sartori),作詞家為瓜蘭托托(Lucio Quarantotto)。1995年在聖雷默節(San Remo Festival)由 鮑切利首演,並發行唱片,被認為是他的招牌歌。

『告別時刻』與『Con Te Partiro』在英語歌詞上面稍有修改。由於布萊曼與鮑切利兩人音色非常“速配,而且一個溫柔婉約,一個深沉寬厚,旋律與歌詞也都非常優美動人。配合馬斯克悲壯的最後一役,(據估計有二千一百萬人同時觀賞)。讓日耳曼民族世界,感動得無以復加。『告別時刻』終於成為德語區最賣座的單曲。每天銷售4至6萬張,到當年底已達破紀錄的百萬金唱片(不到四十天!)。次年二月底,又打破所有德國紀錄,達165萬張。到最後熱賣出3百萬張。而兩位歌手的其他唱片也水漲船高,通通熱賣。

Dr. Andrea Bocelli

鮑切利博士1958年生於拉加提科,土斯堪尼(Lajatico, Tuscany)。是義大利跨領域古典男高音歌唱家。發行過七齣完整的歌劇及許多張古典及流行歌曲唱片。世界各國共售出六千五百萬張唱片,使他成為有史以來唱片最暢銷的男高音歌手及獨唱家。(獨唱部分甚至超越帕華洛帝Pavarotti)。 鮑切利同時也是一位義大利的法律博士,只是執業的時間甚短。 鮑切利從出生即患有青光眼(Glaucoma),視力一直不良。1970年,12歲時,因橄欖球賽意外,視力完全喪失。據母親伊蒂(Edi)說法,安德烈亞從小就喜愛音樂,六歲開始學鋼琴,接著也學長笛、薩克斯風、喇叭、豎琴、長號、吉他、鼓與歌唱。音樂是他的最愛,也是他唯一的安慰。

鮑切利畢業於比薩大學法學院後,曾任法庭指定律師一年。為了償付大學及私下學習聲樂的學費,他只得每晚在鋼琴酒吧表演,1987年他因此遇到他的未來的妻子茵瑞卡(Enrica)。

1992年,義大利搖滾歌星祖切羅(Zuechero)要找一個男高音來配合他合唱及出版一張名為『仰望恩典(Miserere)』的唱片。他把幾個男高音的試聽帶寄給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試聽。結果帕華洛帝試聽後回函祖切羅說:「謝謝你寫作這麼美妙的歌,你不需要我唱。就讓安德烈亞與你唱這首Miserere,沒有人會唱得比他好。」

祖切羅最後還是說服帕華洛帝與他合灌『Miserere』,並且大賣。但次年,他帶了安德烈亞與他一起巡迴歐洲演奏二重唱,也給他獨唱的機會。鮑切利的歌聲從此受到國際樂壇肯定。1994年他參加聖雷默音樂節比賽以『Il mare calmo dolla sera』贏得最佳新人獎。當年聖誕節,他獲得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接見並獻唱聖歌『Adeste Fideles』(即英文歌『Oh come ye all Faithful』)。次年,他又應邀在聖雷默音樂節比賽,所唱歌曲即『Con Te Partiro』。

Sarah Brightman

莎拉是一位多才多藝,跨越古典、舞蹈、歌劇、流行與舞台劇的歌唱家。1960年生於英格蘭,哈特福廈之伯克漢特(Berkhamsted, Hertfordshire)。只比鮑切利小兩歲。曾以英語、西班牙語、法語、拉丁語、德語、義大利語、印度語及華語演唱。

莎拉先以舞者身分,參與『Hot Gossip』舞團,後來在劇院表演音樂劇,變成音樂劇作曲家安得烈˙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夥伴。在『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飾演克莉絲蒂。1984年嫁給韋伯。1990年結束婚姻。

離婚後,莎拉與製作人彼得生(Frank Peterson)合作跨入歌唱界。以其融合古典與流行的獨特甜美與活潑的風格贏得成功。莎拉曾在34個國家共獲得到160張黃金與白金唱片獎。他是史上第一位同時在舞蹈與歌唱位居排行榜榜首的藝術家。到目前為止,他的唱片銷售出二千六百萬張。

韋伯為了莎拉,創作了『安魂彌撒曲(Mass Requiem)』,(為了紀念韋伯的 父親William而做的古典音樂 – 1986年獲當代古典音樂葛萊美作曲獎),及克莉絲蒂的腳色(即Christine Daae’ – 劇中女主角)。並堅持在百老匯歌劇院,歌劇魅影演出,必須由莎拉擔綱主演克莉絲蒂。

與韋伯離婚後,莎拉的音樂劇與舞台生涯也逐漸萎縮。他決定要在獨唱方面開拓新天地。1992年與荷西˙˙卡瑞拉斯(Jose’ Carreras)合唱巴塞隆納奧運歌曲『Amigos Para Siempre(Friends for Life – 永遠的朋友,A.L. 韋伯作曲,Don Black 作詞)』。

莎拉與德國音樂製作人彼得生合作於1993年為瑞典電子音樂樂團Dive發行的『奈默船長(Chaptatin Nemo)』主唱以水為主題的招牌曲 – 潛水(Dive)。1995年又發行一張名為『飛翔(Fly)』的流行搖滾唱片,其中一首『A Question of Honour』,也是莎拉首次在IBF,由馬斯克與羅契吉安尼(Graciano Rocchigiani)對壘時所唱的歌,使布萊曼在歐洲大陸逐漸走紅。
雖然有好友莎拉˙布萊曼與鮑切利的美妙演唱與祝福,馬斯克的最後一役還是以點數敗給佛吉˙希爾。當場所有觀眾,電視機前的德國人無不錯愕不知所已。賽後退場,布、鮑兩人『Time to Say Goodbye』歌聲再次響起,許多人因此淚流滿襟。

Revenge of Henry Maske

亨利˙馬斯克1996年被希爾擊敗並退休後,經過十一年,2007年3月31日在德國慕尼黑,再一次向希爾挑戰,經過12回合熬戰,終於以一致的決定,擊敗希爾,報一箭之仇。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滴出憂鬱的美--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第二號

拉赫曼尼諾夫: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C小調作品第18號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1901)
by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

塞吉‧拉赫曼尼諾夫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蘇俄末期浪漫派最偉大的鋼琴家、作曲家及指揮家。1873年誕生於蘇俄西北部,介於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的歷史名城諾夫哥羅德(Veliky Novgorod-該地有一首民謠,曾被柴可夫斯基採用於1812序曲中)附近的謝米諾瓦城(Semyonovo)。父親瓦西里‧亞卡迪維科(Vasily Arkadyevich)是軍人也是政府官員,母親Lyubov Petrovna Butakova是富有的千金,兩人都是業餘鋼琴家。

Sergei四歲起,由母親啟蒙教授鋼琴。1882年(9歲)祖父從聖彼得堡引介一位鋼琴家安娜‧歐娜茨卡雅(Anna Ornatskaya)到這個家庭,教導孫子女音樂,前後約三年,直到全家搬遷至聖彼得堡。由於安娜的安排,拉赫曼尼諾夫於十歲時進入聖彼得堡音樂院就讀。此時父親離開家庭遠赴莫斯科,妹妹Sofia因白喉去逝,外祖母(Butakova)介入,協助照顧五名孫子女和他們的母親。外祖母尤其關心小孩的宗教生活,定期把Sergei帶到蘇俄正教(Russian Orthodox)教會禮拜,讓Sergei體驗儀式聖歌及教堂鐘聲(教堂鐘聲在當時代,通常是在禮拜、婚禮、喪禮或特殊場合時敲響,以召喚市民前往)。兩者常常根植在他往後的許多作品中。另一件影響他一生的事件是姊姊葉蓮娜的病故,她當時18歲,正要加入波爾蕭劇院(Bolshoi Theater)卻被惡性貧血症奪去生命,祖母於是將他帶到伏爾科夫河畔(Volkhov River)鄉下休養,在那裡他學會,也喜歡了划船,但是也荒廢了課業,變成一個懶散的學生。正如尼可萊‧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所說的“一段充滿幻想與頹廢”的時期。1885年塞吉(Sergei)雖然回到學院,卻未能通過春季學科考試,母親不得已,將他帶到尼可萊‧茨維瑞夫(Niklai Zverev)的門下,請求他嚴加督導和教授鋼琴。拉赫曼尼諾夫,經此變革,有如塞翁失馬,反而因著老師,而得以涉獵歌劇、協奏曲及表演藝術,並在茨維瑞夫家,當著柴可夫斯基及安東‧魯賓斯坦的面前表演。稍後並受到柴可夫斯基的推介,進入譚尼葉夫(Alexander Taneyev也是當代蘇俄作曲家。)的高級班學習對位法與作曲。

1891年塞吉以優異成績通過最後一次鋼琴測驗,不久也完成了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及“青年交響曲(Youth Symphony)”,“羅堤斯拉夫王子(Prince Rotislav)”交響詩及“盤石(The Rock)”交響幻想曲(op.7)。在學中,最後一件作品是以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的詩篇“吉布賽人”為本所作的單幕劇“亞雷科(Aleko)”,首演極為成功。隨後所作的“吝嗇的武士(The Miserly Knight,o p.24)”及“雷米尼的法蘭西斯卡(Francesca da Rimini,op.25,1905-劇本是Modest I. Tchaikovsky依據但丁Dante神曲第五篇,“地獄”,所作的兩幕劇)”。兩齣歌劇為他贏得“偉大金質獎(The Great Gold Medal)”。此時塞吉年紀輕輕崛起蘇俄樂壇,可以說是少年得志,意氣風發。

1897年三月二十七日他的第一號交響曲(D小調,op.13)參與“蘇俄交響曲演奏”系列首演,由於種種原因(主要有兩個原因:一、當天指揮亞歷山大‧葛拉祖諾夫(Alexsander Glazunov)練習不足,又據說酗酒,將樂曲表演得支離破碎;二、不合當時聖彼得堡民族樂派的胃口)。被樂評批得體無完膚。當代五人樂派(The Five)的大將凱薩‧庫宜(César Cui)說,如同天降十個災難到埃及(典出舊約聖經出埃及記,上帝為懲罰法老拒絕摩西要求,帶其子民回迦南地,而降災于法老及埃及。)一樣可怕,只有在地獄的音樂學院的學生會喜歡它。終塞吉一生,本曲都沒再被演奏。

1900年(27歲)元月塞吉與好友,歌手費歐德‧車里亞賓(Feodor Chaliapin)應邀到大文豪李奧‧托爾斯泰(Leo Tolstoy)家作客。塞吉對托爾斯泰十分尊敬。席間免不了塞吉的演奏及與Chaliapin的合奏。演奏後,托翁把塞吉拉到旁邊,對塞吉說“告訴我,這種音樂真有人要嗎?坦白說,我就不喜歡。貝多芬(當場演唱的曲目是塞吉依據貝多芬第五交響曲衍申作品)毫無價值,普希金和樂莫托夫(Lermontov1814-1841,蘇俄高加索浪漫派詩人及作家。)也是一樣”。當他們兩人要離去時,托翁又說:“請原諒我,如果我的意見傷害到你。”塞吉回答說:“我怎麼會因為自己的原因受傷害,如同不會因貝多芬受傷害?”

這些事件,加上教會拒絕他與表妹娜塔麗‧桑媞娜(Natalia Santina)的結婚申請,一連串的打擊,使得塞吉一時陷入情緒低潮,終至患了憂鬱症,甚至無法寫作。直到他接受一位精神科醫師(也是業餘大提琴家)達爾(Nikolai Dahl,1860-1939)的催眠及自我提示(Auto suggestive therapy)治療,終於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恢復創作。1900-01年間,創作了這一首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18)並把它獻給達爾醫師,公演時,大受歡迎,歷久不衰,直到今天。

1902年教會也終於同意,並為他與Natalia主持婚禮,各方面都步入圓滿階段,而他也進入作曲與事業的旺盛期。

1909年塞吉訪問美國,並創作第三號鋼琴協奏曲(D小調,op.30,1909)作為見面禮,受到美國人的熱烈歡迎,並從此愛上美國。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是當世代最艱深的作品之一。獻給大師Jozef Hofmann。然而終大師一生,都未曾公開演奏。

1917年十月蘇俄共產黨革命,塞吉因家族的背景,被抄家。十二月他只得帶著妻子及兩名女兒離開聖彼得堡,亡命芬蘭赫爾辛基,身上一無所有,只帶了一些創作的稿件。然後他們在斯德哥爾摩(瑞典)停留,最後定居丹麥,在斯堪的那維亞(Scandinavia)地區到處演奏。從此,再未回“祖國”。(而祖國的共產黨政權也將他的音樂列入黑名單,禁演)。

1918年塞吉舉家移居紐約,從此定居美國,並到處旅行演奏。此時他演奏家的身份多過作曲家。他是當代繼蕭邦及李斯特以後,最傑出的鋼琴家。這段時期,部份由於他的貢獻,被稱為“鋼琴演奏的黃金時期(Golden Age of Piano Playing)”。對音樂界而言,比較可惜的是,他因此作曲的時間及作品都相對減少了。

談到拉赫曼尼諾夫,常與蕭邦及李斯特相提並論,都是當代傑出的作曲家及鋼琴家,並各自發展自我風格。一般而言,蕭邦的“詩氣”沉重,李斯特以表演及技巧見長,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則顯得灑脫,不為名利及情感牽絆。尤其是這一首第二號協奏曲,呈現高度的和諧,人人均可感受到它的情感張力。與1934年在瑞士的作曲:帕卡尼尼主題狂想曲,同為世人最喜愛的鋼琴曲。

第一部採用本曲為主題曲的電影,是英國電影“似曾相識(Brief Encounter 1945,大衛連執導,Celia Johnson及Trevor Howard主演)”描繪一位英國鄉間主婦(Laura)向丈夫告白,她如何在車站邂逅一位中年醫師(Alec),並與他發生戀情,經過數次約會以後,兩人內心產生掙扎,意識到戀情必須終結,而醫師也要搬遷南非。告別的約會又是在火車站,因為遇見熟人,兩人的離別是內心的煎熬與如醉如痴的渴望。電影內設定的時間點,電影完全沒有提示,但從Laura與Alec相約觀賞的電影“熱情如火(Flames of Passion)”是在1938年初次發行。可以知道應該是在’40年代的某年聖誕節前後。

全曲共有三樂章:大致如下。

首樂章:中板(Moderato),C小調,以雄壯,有如鐘聲般的鋼琴彈奏開始,立 刻產生張力,並引出管弦樂的主題,再伴隨鋼琴奏出極富蘇俄特色的旋律¬¬-鋼琴以和弦各音,由下而上快速奏出的琶音(Arpeggio)彈奏。長主題之後,是如歌又詩情畫意的降E大調的第二主題。

第二樂章:持續慢板(Adagio sostenuto):C小調轉E大調。由緩慢的弦樂接續 首樂章用C小調開始,轉E大調,接著鋼琴以如第一樂章的琶音進 場。橫笛引領主題。在以鋼琴為主的高潮顯現前,動機(樂旨)經由 鋼琴與其他獨奏樂器流動其間。最後,原主題重複出現,以E大調 獨奏逐漸萎縮結束。

第三樂章:詼諧的快板(Allegro scherzando):E大調轉C小調轉C大調。短暫的管弦樂開始,鋼琴獨奏彈出第一主題前,首樂章的E調轉成C調。原快板結束後,如歌的主題,由雙簧管及低音提琴帶出。第二主題仍然保留首樂章的第二主題的動機。接著持續、長期的發展,造成相當的張力。最後第二主題以管弦樂提高音量和強度奏出,再以快速、狂喜的樂曲用C大調結束。整樂章雄渾燦爛,非比尋常的壯麗。

塞吉‧拉赫曼尼諾夫,晚年罹患憂鬱症(Melancholia),鬱鬱寡歡,然而他的好友,指揮家奧曼第宣稱:“作為親密友人,我認為他(塞吉)有豐富的幽默感,精神良好”。塞吉在1943年三月二十八日,70大壽前四天,因黑色素瘤病逝加州比佛利山。

後記:拉赫曼尼諾夫1897年流亡時,並未帶走第一號交響曲原稿,而是遺留在莫斯科公寓裡,從此佚失不知所蹤。第二號交響曲成功演出後三個月,1908年四月拉赫曼尼諾夫曾寫信給他在音樂院的同僚,尼基塔‧莫洛佐夫(Nikita Morozov)說該交響曲是他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希望能加以修正使形式更合適。1910年他寫給樂評家Grigory Prokovief說“就音樂而言,此交響曲包含許多成功的章節,但管弦樂失之軟弱,以致在聖彼得堡演出失敗。”

1944年,塞吉去逝不久,在偶然的機會,從列寧格勒音樂院圖書館的貝亞耶夫檔案中,發現了器樂部分的曲譜,利用這些曲譜,加上雙鋼琴,當時蘇聯傑出的指揮家阿歷山德‧高克(Aleksander Gauk)聯合一些學者,重建了完整的樂曲。1945年在莫斯科音樂院,由高克指揮再次演出,獲得極大的成功,這也導致在蘇俄重新評估塞吉的音樂。

在美國的首演是1948年三月十九日,由費城音樂學院(Philadelphia Academy of Music)演出,尤金‧奧曼第(Eugene Ormandy)指揮,並同時由電視現場播出。次日重演,同時由無線電廣播。今天本曲已成為管弦樂團標準曲目。

張思忠著 2009年元月二十五日
Written by Abraham S.C. Chang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喬治˙蓋希文

花都舞影主題曲
喬治‧蓋希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1928
An American in Paris by George Gershwin(1898-1937)

1951年米高梅電影公司,被1928年喬治‧蓋希文所創作的交響詩“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所啟發,製作了同名的歌舞電影(中譯:花都舞影)。由文森‧明尼利(Vincente Minnelli)執導,Alan Jay Lerner編劇,主角是金‧凱利(Gene Kelly),李絲麗‧卡儂(Leslie Caron)及李文奧斯卡(Oscar Levant)。音樂原著除喬治以外,歌詞由其兄艾拉(Ira)及索爾‧查普林(Soul Chaplin-兼任音樂監督)擔任。整部電影的主題歌曲有“I Got Rhythm”,“ I’ll Build a Stairway to Paradise”,“ S Wonderful”及“Our Love is Here to Stay”,高潮是“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的芭蕾舞劇,計時十八分鐘,花費百萬美元製作。

五十八年前,這是一部轟動全球的電影,共獲得奧斯卡八項提名,六項金像獎,兩項金球獎。金凱利並贏得影藝學院當年特別貢獻獎。(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座金像獎。)

劇情是描繪一戰後美國士兵傑瑞(Jerry Mulligan-Gene Kelly飾)留在巴黎學習繪畫。他有一位朋友名叫亞當(Adam-Oscar Levant飾)是努力奮鬥想成名的交響曲鋼琴家,亞當有一位法國歌唱家朋友叫亨利‧鮑爾(Henri Baurel-由Georges Guétary飾)。有社交名女人米籮(Milo Roberts-Nina Foch飾)喜歡傑瑞,多方贊助他,但傑瑞並未在意。反而愛上一位在飯店邂逅的巴黎姑娘麗絲(Lise -Leslie Caron飾)。麗絲也愛上傑瑞,但她已與亨利鮑爾有婚約,因她感念Henri在二戰中曾拯救她的家人。

在一個變聲化裝舞會中,大家都著黑與白色劇裝。米蘿聽到傑瑞對她不感興趣;傑瑞知道麗絲愛他但次日即將與Henri結婚;而Henri聽到他們的對話。舞會結束後,Henri驅車帶走麗絲,傑瑞傷心的做著白日夢,夢見他與麗絲遍遊巴黎。他的夢境被一陣汽車喇叭驚醒,原來Henri把麗絲帶回來交給傑瑞。

富涵美國特色,“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s)鋼琴協奏曲(1924)的作曲者,喬治‧蓋希文於1928年與親哥哥,也是他的合作伙伴,作詞家伊艾拉‧蓋希文(Ira Gershwin 1896-1983),同遊巴黎,深受一戰後,巴黎多彩多姿的美與人文氣息感動,回到紐約後,應紐約愛樂之邀,以兩人(代表美國人)的感動為元素,創作“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的交響詩及歌曲。為增強臨場效果,除正常的管絃樂器外,蓋希文兄弟還帶回一些巴黎計程車的喇叭,1928年12月31日於卡內基廳(由Walter Damrosch指揮)首演時加入演奏,以突顯巴黎街頭逼真的景緻。

喬治譜作本曲時,曾請樂評兼作曲家Deems Taylor協助。他的說明是:“我的目的是描繪一個美國訪客,漫遊巴黎街頭,傾聽各種不同喧囂、吵雜的聲音,並吸收法國的氣氛。當交響詩轉向藍調(Blues)時,意味我們的美國朋友突然患了鄉愁。但,相思病不會致命,美國訪客仍是清醒的旁觀巴黎的生活情調。到最後,街道喧囂及法國的氣氛淹蓋了一切”。

蓋希文兄弟是1890年代從俄國聖彼得堡移民到美國的第二代猶太人。父親名叫莫斯‧蓋蘇維茨(Moishe Gershowitz),來到美國後,將姓名改為Morris Gershvin(喬治成為專業音樂家以後,又改變拼音為Gershwin)。母親羅莎‧布魯絲金也是從俄國來的移民,於1895年嫁給莫理斯。

喬治從小就展現音樂天分,起初是當地的女老師教導,後來就教於漢比徹(Charles Hambitzer),從此立定志向要做鋼琴家及作曲家,然而他最喜歡的還是爵士樂及流行樂。漢比徹也是喬治一生的恩師。

十五歲時,喬治就輟學賺錢,第一個工作是為一個紐約“錫盤巷”(Tin Pan Alley-位於曼哈頓西28街,介於第五與第六大道間。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是紐約音樂界的發行人、發行公司與作曲家們聚集的地方,當然也主宰了當代的美國流行音樂。)的Jerome H.R.公司做鋼琴伴奏,每週15美元。十七歲時(1916)喬治出版第一部作品,名叫“你想要的得不到,得到了又不想要。”(When You Want ‘Em You Can’t Get ‘Em, When You Got ‘Em You Don’t Want ‘Em.)賺到5美元。他再接再厲,於三年後創作“Swanee”(天鵝),終於風行全國,甚至為Al Jolson採用於他的辛巴達“Sinbad”劇中。

喬治曾經短期住在巴黎,想要向當代法國著名作曲家納迪亞‧伯朗格(Nadia Boulanger)及毛里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學習作曲,均為兩人拒絕,他們告訴喬治,認真學習他們兩人的音樂,只會毀了喬治豐富的爵士風格。他們鼓勵他以自己既有的風格和美國音樂的特色繼續作曲。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首演以後,雖然得到兩極化的批評,但很快成為歐洲及美國樂團的標準曲目。事實上,現今大家都同意,這是一首最能代表美國的古典音樂。2008年紐約愛樂破冰之旅訪問北韓平壤及中國北京,即演奏此曲以代表美國。
蓋希文最具雄心的作品是1935年所作的“波吉與貝絲”(Porgy and Bess)美國民謠歌劇。同年在紐約首演時,所有卡司均為特別訓練的非裔美國歌唱家。在當時是極大膽且具有異象的突破,是一齣富涵藍調及爵士的歌劇。喬治自認為是最精良的作品。

本劇以杜波‧海華德(Du Bose Heyward)原著小說“Porgy”為骨幹。由他和太太Dorothy Heyward改編成歌劇劇本。作曲者是喬治,歌詞由艾拉(Ira Gershwin)及杜波‧海華德兩人撰寫。故事是描寫1920年代於南卡,查爾斯鎮(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有一名跛腳的黑人Porgy住在貧民窟,想要解救受到黑幫、淫媒及毒梟控制的貝絲(Bess)。

過兩天,美國即將出現一位非白人的總統,象徵美國已經是一個完全的種族平等國家。這是一百多年來,多少美國人、美國作家、政治家與藝術家努力的結果,這過程非常艱辛。喬治‧蓋希文推出此劇(1935年於紐約首演)時,並未為大眾廣為接受。直到1976年,休士頓大歌劇院演出喬治的原著全集,才被認為是藝術的勝利(休士頓歌劇院因此贏得當年東尼獎-Tony Award及葛萊美獎-Grammy Award)。九年以後,大都會歌劇院才首次演出此劇。
“Porgy and Bess”劇中有好幾首著名又膾炙人口的歌曲:
1. Summer time.:旋律是借用烏克蘭的催眠曲Oi Khodyt Son Kelo Vikon
( A Dream Passes by the Windows)
2. My Man’s Gone Now.
3. Oh Lawd, I’m on my way.
4. I Love You,Porgy.

喬治‧蓋希文自1937年起,罹患腦癌。於同年7月11日於手術中病逝,享年只有38歲。只比莫札特多一歲。數月以後,他所崇拜的法國作曲家拉威爾(Ravel)也在腦部手術中過世(1875-1937)。哥哥艾拉‧蓋希文享有長壽,於1983年去世時,得年87歲。

張思忠 著 Written by Abraham(Abe)S.C. Chang , Rotary Club of Taichung Tatong, January 18,2009 George Gershwin: An American in Pari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