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Ave Maria by Franz Schubert

Ave Maria - Schubert




令人祥和平安的禱歌-聖母頌(1825)
Ave Maria by 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

以聖母頌為名的禱歌不下數十首,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如卡西尼(Caccine)、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威爾第(Giuseppe Verdi)及阿茲納佛(Charles Aznavour)等都創作極好聽的「聖母頌」歌。連近代的歌手如碧昂斯(Beyonce)及珍妮佛•露斯(Jennifer Rush)都錄唱自己創作的聖母頌。然而,一聽到聖母頌,大家所最先聯想到又熟悉的就非舒伯特與古諾(Gounod以巴哈平均律第一集C大調前奏曲第一首曲調為主)的兩首「聖母頌」莫屬。以詩歌(hymn)而論,舒伯特的這首詩歌尤為世人傳唱。

舒伯特的聖母頌(D839,Op52, No.6, 1825),其實已超越宗教音樂,成為藝術歌曲(奧地利人公認舒伯特是世界首位藝術歌曲的創作者)。它的原作是以英國詩人華德•史考特(Walter Scott 1771-1832)風行當代的敘事詩「The Lady of the Lake」的德文譯詞為本(由Adam Storck譯成德文Liederzyklus vom Fräulein vom See),它的第三首,即Ellens dritter Gesang(即Ellen’s third song)就是今天的聖母頌。

史考特詩中的女主角,「湖邊姑娘(the Lady of the Lake)」叫Ellen Douglas,為了逃避國王的追捕以及迫害保護她的部族長老羅迪克•都(Roderick Dhu),她和她的父親藏身在湖邊附近的「柯柏林洞穴(Goblin’s cave)」,由於她心中極度失望痛苦,遂唱出向聖母瑪利亞求助的祈禱。

本曲首演是在奧地利的一個由蘇菲•韋森沃夫女伯爵(Countess Sophie Weissenwolff)所統治的小城鎮司特雷格(Steyregg),同時也將歌獻給她,所以後來,很多人誤會說蘇菲公爵夫人就是「湖邊姑娘」本人。

首句及詞中主語使用「Ave Maria(聖哉,瑪利亞)」,使後人常將羅馬天主教的聖母瑪利亞祈禱文引用於本曲,成為今天最流行的唱法。

理論上,這應該是”少女”的祈禱(The prayer of the lady of the lake, 祈求聖母代禱),但事實上,唱得最好與最感動人的卻是兩位大男高音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與鮑切利(Andrea Bocelli)。網路上某些女歌手唱的不是不好,只是無法完全擺脫裝飾,呈現有如帕華洛帝與鮑切利兩人爐火純青般的自然與樸實。而且女星們講究華麗的衣著,也影響其誠懇的意象。
Ave Maria 有人在婚禮演唱,也有人在喪禮中演唱。2000年紐約紅衣主教歐康納生前邀請歌手Frank Patterson(愛爾蘭政治家John Bruton說他有當代最純淨的歌喉)在他的喪禮中唱
Ave Maria,可惜,Frank 忽然在前幾天腦瘤復發(與主教罹患同樣的病),無法履踐諾言。

- 1 –


以下是Pavarotti 演唱時所用的拉丁歌詞;


Ave Maria, gratia plena. Maria, gratia plena Maria, gratia plenaAve, ave dominus, Tecum.Benedicta tu in mulieribus, Et benedictusBenedictus fructus ventris tuiVentris tui, Jesus.Ave Maria.
(Some versions add the following)Sancta Maria, Ora pro nobis, Nobis peccatoribus, Nunc et in horaMortis nostrae.Ave Mari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uYrmYXsujI

張思忠 作
Abraham(Rtn. Abe) S.C. Chang
For R.C. Tafong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No.30 聖賞:動物狂歡節組曲
第13首天鵝(1886)
C.C. Saint-Saëns(1835-1921):The Swan from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請問你喜歡什麼動物呢?假設你擁有一個小動物園,你想豢養什麼動物在裡面呢?又假設你要舉辦一個動物party,你希望邀請什麼動物來狂歡呢?法國最有智慧與幽默的音樂家聖賞(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說他要邀請的動物是:1.獅王、2.母雞與公雞們、3.野騾子們、4.烏龜們、5.大象、6.袋鼠們、7.水族、8.長耳類動物們、9.森林深處的杜鵑、10.鳥類、12.化石、13.天鵝和一種很特殊的動物-11.一群鋼琴家。1866年當他在奧地利一個小村莊渡假時,為每類動物譜做一個樂章,總共13種動物加上總結的終樂章,共14樂章組成「動物狂歡節組曲(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有趣的是,由於聖賞是一位小心又潔身自好的作曲家,他作完全曲後,顯然擔心這些音樂與標題有點玩世不恭,影響他的聲譽,除了第十三樂章天鵝以外,在生前並未同意出版及演出。(只有在私下表演給如李斯特等親密好友聽過。)

聖賞於1921年去逝以後,如其遺囑所願,出版了全部樂章(已是創作後35年!),迅速成為他最受歡迎的作品。音樂老師與學童尤其喜愛。與普羅高菲夫的彼得與狼與布列頓的青年交響樂指導(Prokofiev’s Peter and the Wolf and Britten’s 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常並列一張CD熱賣。

聖賞原曲是為一組小樂團而作,包括長笛或短笛、豎笛(降B或C調)、雙鋼琴、玻璃碗琴(Glass armonica 如上圖中)、木琴、雙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今天,演奏時都用全副交響樂團,並以鐘琴替代玻璃碗琴。

第十三首天鵝(The Swan, or Le Cygne),原創曲式是G大調,6/4拍,以大提琴次高音(tenor clef) 或低音(bass clef)獨奏及雙鋼琴伴奏。今天,常以單鋼琴或豎琴伴同大提琴演出。當然也可以隨需要而變化。
1947年,當代最著名的大提琴家皮亞提戈斯基(Gregor Piatigorsky,1903-1976,生於烏克蘭之猶太裔美籍大提琴家。時任茱麗亞音樂院首席小提琴老師的伊凡‧賈拉美亞-Ivan Galamian 1903-1981,曾說,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弦樂演奏家。皮亞提戈斯基的演奏以忠於原創出名。)在紐約卡內基廳(Carnegie Hall)演奏天鵝,在他的兩側是穿著白色禮服的美麗演奏家,排成天鵝的雙翼,以豎琴伴奏。皮亞提戈斯基閉著眼睛,非常投入的以震動音拉出天鵝旋律,琮琮的琴音緩緩流出,令人有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之感。

由於天鵝旋律緩慢、低沉,又由大提琴流出,讓人忍不住有哀傷的感覺,1905年,著名的芭蕾舞蹈家巴夫洛娃(Anna Pavlova1881-1931)及編舞家佛金(Michel Fokine 1880-1942)將本樂章用於其創作舞劇”垂死的天鵝”(The Dying Swan)。46年以後,巴夫洛娃在她 70歲生日再一次擔綱,作告別演出,以人喻天鵝,觀眾無不動容,成為她一生的招牌舞台劇。
聖賞生於巴黎,三個月大父親就去逝。由母親Clémence和姨婆Charlotte Masson帶大。兩歲半開始Masson就教導他鋼琴與其他樂器。聖賞是個天才兒童,兩歲時就展現出絕對音感,三歲開始學閱讀及書寫,四歲創作第一首鋼琴短曲,五歲公開演出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七歲已精通拉丁文,十歲演出自己的音樂會,曲目有莫扎特的第15號鋼琴協奏曲(K450),韓德爾、卡爾布連納(Kalkbrener)、胡麥爾(Hummel)及巴哈的作品,外加安可時,不看譜,彈出32首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的任一首,震驚全歐,連美國波士頓都有報導。

聖賞13歲進入巴黎音樂院,從傑克斯‧哈樂威(Jacques Halévy)學習風琴與作曲。聖賞少年起即贏得許多音樂比賽首獎,並因此得識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1853年發表他的第一號交響曲(Symphony No.1, in E-flat major),驚駭不少作曲家及樂評家。白遼士(Hector Berlioz)評論說:「他無所不知,只欠缺無經驗。」(He knows everything, but lacks inexperience.)。

成年後聖賞在幾個著名的教堂任風琴師。1857年起二十年,他在聖母院大教堂(L’ église Sainte-Marie-Madeleine)任首席風琴師,每週都為巴黎民眾公開即興演出,1866年李斯特前往聆賞後說他是世界最偉大的風琴家。

1861年至1865年,聖賞擔任伊科‧尼德梅耶音樂院(École Niedermeyer)鋼琴老師,除教授巴哈與莫扎特古典音樂外,也教授李斯特、古諾(Gounod)、舒曼(Sehumann)、白遼士(Berlioz)及華格納(Wagner)等當代音樂家的音樂。
--2--
他有兩位學生,安德烈‧麥沙格(Andre Messager)及佛瑞(Gabriel Fauré)成為著名的鋼琴家及作曲家。

聖賞多才多藝,他研究領域廣博,舉凡地理、建築、博物、鱗翅類昆蟲無不精通。平常除作曲、演奏、書寫樂評外,他常與當代歐洲科學家討論建築之傳音(acoustics)、玄學、羅馬劇院裝飾及古代樂器。他寫過一本哲學著作:神祕學
之問題(Problemes et Mystéres)談到以科學與藝術替代宗教。他的悲觀及無神論主張影響往後的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他的文學成就,包括一部詩集Rimes familiéres,一部滑稽喜劇La Crampe des ecrivains。他同時也是法國天文學會會員;講授有關幻覺的專題,擁有自己專屬的天文望遠鏡,甚至籌劃音樂會以響應日蝕來臨。

一般來說,聖賞的音樂,結構完整,技巧無懈可擊,但失之乾澀,較欠缺生氣與情感。有人說他的作品晶瑩剔透、明亮美麗、專業,從不逾越。

聖賞寫作生命很長(從四歲開始寫作,直到86歲),所做四首交響曲,十三齣歌劇中「參孫與大莉拉(Samson et Dalila)」及「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仍極為世人喜愛。五首交響曲中,廢棄了第一及第三首。他有五首鋼琴協奏曲,三首小提琴、兩首大提琴協奏曲及二首獨奏及交響樂小協奏曲。其中g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及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仍很受歡迎。

為了演奏聖賞晚年(1886)所做最後一首第三號管風琴交響曲(悼念李斯特而作),法國請了當代最著名的管風琴家Aristide Cavaillé-Coll製作一套嶄新大管風琴,象徵十九世紀末法國的〝偉大〞成就。在此同時法國建造了艾斐爾鐵塔、舉辦了巴黎世博會,是法蘭西科技、文明精進的黃金時期(Beautiful Era 或Belle Epoque)。極富自信、莊嚴的第四樂章,反映歐洲對科技及科學的「理性時代(Age of reason)」的信心。由於聖賞所用的精確對位,他被稱為「最有德國風味的法國作曲家(the most German of all French composers)」。


觀賞馬友友演奏天鵝,請上以下Youtube web: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gRAA-ew0H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ZCBAD-wVGI
(played by Piatigorsky) Written by Abraham (Abe) S. C. Chang
For Rotary Club of Taichung Tatong
June 6, 2009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Fanfare by Jean-Joseph Mouret

簡約瑟˙莫瑞特-鼓號輪迴曲(1729)
Rondeau From Sinfonie de Fanfares in D major by Jean-Joseph Mouret



優秀的樂曲,自古以來,不必然都是複雜、龐大或困難演奏的音樂。相反的,許多百年流傳、普世喜愛的不朽名曲往往都是簡單、短小和可輕易表演的。例如:平安夜、海頓小號協奏曲第三樂章、卡農舞曲、G弦之歌與這一首莫瑞特將近三百年前所做的鼓號輪迴曲。

莫瑞特創作鼓號輪迴曲(1729)時,按鍵喇叭尚未發明,但自然喇叭(無鍵單管喇叭-Natural Trumpet)與伸縮喇叭(trombone)早已普及,曲調當然不能複雜或多做變化。這首音樂雖是為國王進場而作,卻非常優美亮麗,好像清澈的瀑布,在炎熱的夏天傾泄而下,歡悅滲入心靈。又好像天使開天門吹奏號角,呼應人間喜事,說天上人間普天同慶,神所悅納的人都進來享受吧!

鼓號輪迴曲原作,主旋律由小號吹出或管弦樂主奏(現代的版本很多,用伸縮喇叭、管風琴、、三種提琴或甚至低音號Tuba都有)。同時由其他管(弦)樂或管風琴伴奏。主旋律只有若干小節,輪迴兩次後,由其他樂器回應獨奏。再由兩組樂器各輪奏一次。最後回到第一段,由主奏及伴奏再一同輪迴兩次。

莫瑞特(Jean-Joseph Mouret, 1682-1738),是韓德爾及J.S.巴哈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命運、不同風格的音樂家。生於亞維儂(Avignon),是法國巴洛克音樂的領導者之一。雖然他大部分的音樂已經失傳或不再被演出,卻靠著這部交響曲的一首鼓號輪迴音樂得以永垂不朽。這首曲子也是美國「公共廣播服務」網的「大師樂曲(或極品樂曲-Masterpiece)」的簽名招牌曲目。(作者按:美國「公共廣播服務」-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是全美國354家電視台所聯合組成的非營利公共電視服務團體。其營運則透過「公共廣(傳)播公司」-Corporation for Public Broadcasting. Masterpiece為其所提供的節目)。

音樂的發展雖然分做啟蒙、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浪漫及現代等時期;文明的進展也分做原始、畜牧、農業、工業及電子資訊等時期,但是人類的心靈對美麗、純淨及快樂的追求永遠是一樣的。優異的音樂在三百年前能感動人的心靈,今天我們的心靈仍然渴求這種音樂,這就是莫瑞特的鼓號輪迴曲今天仍然歷久不衰的原因。

莫瑞特一生經歷過極大的成功與突然的挫敗,可說是大起大落。父親是一位成功的絲綢商人,也是業餘小提琴家。他教導小莫瑞特小提琴,提供良好的教育,並支持小莫瑞特以音樂為終身事業。青年的莫瑞特漸漸成為著名的歌唱家及作曲家。二十五歲定居巴黎以後,迅即被緬因伯爵夫人安妮(Anne, Duchess of Maine)僱用為樂長(Surintendant)。當時安妮伯爵夫人在賽克斯(Sceaux, 在巴黎近郊)的莊園是路易十四的宮廷活動中心。因此,在賽克斯製作、表演歌劇及音樂,並負責在1714-15年間的十六次「大夜晚(Grandes Nuits)」為法皇及所有貴賓提供一切音樂及娛樂節目,就成了他的職責。1714-1718年還擔任巴黎歌劇院交響樂團的總監。當時的歌劇流行希臘悲劇及牧歌。莫瑞特卻勇於引進喜歌劇。1717年莫瑞特兼任新義大利歌劇院(The New Italian Theater)的樂長,創作不少嬉遊曲(divertissements)、經文歌(Motets)、清唱劇(Cantatas)、抒情歌(Airs)及器樂曲。

1728-34年間,莫瑞特擔任系列公共音樂會主管(Director of Concert Spirituel),成了他人生的轉捩點。由於音樂會年年虧損,又陷入違法的泥淖,他終於賠盡家產並被迫去職。二年後緬因公爵去世,失去靠山也失去賽克斯的職務。次年,連他僅有的新義大利歌劇院職務也被解除。人生發生從雲端摔落地面的驟變,在韓德爾,可以原地爬起來,重新出發;在莫瑞特則無法釋懷,抑鬱寡歡,終致精神崩潰,被送入療養院,八個月後去世,享年50歲。

張思忠 作
Abraham (Abe) S.C. Chang
for R.C. Taichung Tatong
May 30,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