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My Mt. Fuji Trekking (Complete edition)

富士登山樂


張思忠 撰

   
   
挑戰自我

美國大文豪,諾貝爾1954年桂冠得主海明威(Ernest M. Hemingway)曾說,真正的運動只有三種,即登山、賽車及鬥牛。因為只有他們充滿冒險精神與挑戰自我的極限。

爬富士山當然不算什麼偉大的冒險與成就。因為在世界上,他既不是險峻的高山,也不算是人跡罕見的絕境。每年有三十萬人登山,大約百分之六十的人都可以登頂,而且因為登山道設施完善,周邊的設備及服務相當周全,極少發生意外。

然而,由於富士山處於高緯度,天氣變化極大又寒冷。由於日本政府刻意保留其原始山道,到八合目以上,極少之字形道路,都是需要手腳並用的陡坡,加上空氣稀薄,到最後一里路時才體會到,那些專業登山家何以在聖母峰登頂之前,每天只能走不到一百公尺。

天助自助

公元2012年7月6日,我們五名台灣來的登山隊友,加上十九名日本當地山友,在兩名日本登山嚮導(Guide)的帶領下,終於在清晨六時整順利登上富士山頂火山口。

這一次能順利登頂,除了大家事前有充分的體能訓練與良好的準備以外,有兩項因素值得一提:

其一,老天爺幫忙,天候良好:出發前兩周,東京豪雨成災。七月五、六兩日,只有些許雲霧,既不妨礙登山又阻擋強烈的日照。六日下午下山返回五合目及東京,反而下起雨來。回到台灣又有報導暴雨侵襲九州。只能說,一切都是老天幫忙。感念在心。

其二,登山策略奏效:此次我們選擇提早在開放登山的第一周上去。當時,日本的大、中學尚未放暑假,登山的人較少,山小屋選擇較多。我們第一天下午6:30入住山小屋名叫Tomoe館,在8.5合目,標高3600m。最困難的終極段落,落差只剩176米,登山時間只有90分鐘。登山者第二天凌晨通常睡眠不足,體力較差而且山頂氣候變得更嚴峻,但我們卻可以節省時間及體力攻頂。

很幸運,出發前得到東京親戚Mike Deki的忠告,知道七月初的山頂仍有冰雪,非常寒冷,大家都預備了足夠的保暖衣物。更幸運的是,亞熱帶來的台灣隊友,在峰頂體驗滿山冰雪的景致,是此行意外收穫。

登山計畫及行程

節省時間與金錢當然是我們第一選擇,但考慮到,大家對日文,日語都是文盲加語盲,只靠英文闖日本,當然也要考慮安全及方便。好在我們在東京及橫濱有好友莊司醫師及Dr.Harada(兩位都是台裔日籍醫師)做後盾,也就有恃無恐。

簡單的說,我們計畫的行程,就是”東京五日自由行”加上當地的登山旅遊公司的兩天登山旅程(七月五、六兩日)。

我們這次購買登山旅遊套票的公司叫 WILLER TRAVEL株式會社,是日本頗具規模的旅遊集團。富士登山是它夏季特別推出的節目。東京的集合出發地點,在新宿住友大廈的地面層,正是在東京新宿京王廣場大飯店的正對面。所以我們向台灣旅行社購買的東京五日自由行,機(長榮)+酒(酒店),就指定Keio Plaza Hotel。雖然比較貴,但是房間較寬敞,優質,服務及早餐都很棒,到登山地點以及新宿Downtown逛街都在十分鐘步行範圍內。

東京自由行,台灣有多家旅行社,推出各種方案,由16,500元至23,500元不等。最便宜的是住在池袋的飯店。新宿華盛頓是中價位,地點很好,但是房間較小。京王廣場算是高檔。

富士登山旅遊套票,也有多家公司推出,兩天一夜住山小屋,包括新宿來回巴士接送及兩餐,每人日幣在10000圓至15000圓。我們買到的是每人10800日圓。最重要的是,我們有兩位專業Guide一前一後,把大家導覽及保護得好好的。

富士山本尊

富士山是日本的地標,直徑50公里、圓周130公里。

它位於東京都的西南偏西處,與東京的距離比一般想像的還近,只有八十公里。只要天氣晴朗,從東京每一條東西向道路向西眺望,總是看到富士山的孤影,聳立在道路前方。

富士山高3775.63公尺(12,288英呎),雖是日本最高峰,在世界上只能算中型高山。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則銘」,他搭載的可是千千萬萬登山客的夢想與希望,加上千百年來,日本舉國的精神與靈魂。

大部分的高山,都處在山脉裡,矗立山群中。獨特的富士山是從廣大的關東平原中,因火山爆發而獨立隆起,成為對稱、均勻的角錐形活火山。(其他世界著名的角錐形火山,還有紐西蘭的Mt. Egmont — or Mt. Tananake及菲律賓的Mt. Mayon)。

由於富士山是位於高緯度的高山,所以每年除了六月中至九月底的三個半月以外,山頂幾乎都是白雪覆蓋,好似帶了白帽的巨人,聳立在關東平原中部、伊豆半島及駿河灣的北邊。(富士山距離太平洋沿岸不足三十公里)。

奇妙的是,老天爺為日本造富士山時,還在山的北邊奉送了五個湖(即山中、河口、西、精進與本栖湖),和一片森林。富士山莊嚴、孤挺、優美動人的線條與景致,倒映在五湖面,千百年來撩撥起多少詩人墨客的靈感,成就日本文學與藝術的核心。

據說歷史上,每一位天皇登基時,都要登臨富士山山頂,祭祀一番,以昭告天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戰敗,許多軍人與政要跑到富士森林內,面向富士山切腹,以示對日本國民與天皇謝罪。

自古以來,在日本人心目中富士山連同Mt. Tate(立山,3015m)及Mt. Haku(白山,1897m)共稱為日本三靈山(Sanreizan)。

日本因位於歐亞板塊、菲律賓板塊、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洲板塊的交會處,自古以來,火山爆發與地震頻仍。富士山自造山運動以來,已數十萬年。每次爆發,熔岩及火山灰互相堆疊,總共形成八個山峰,它們是劍峰、白山嶽、大日岳、伊豆岳及久須志岳等!富士山最近噴發是1707-08年,當時火山灰向東飄落江戶(今東京),達數公分厚。目前山頂上仍留有一個直徑約680米的火山口,登山者在上繞行一周約需一至一點五小時。由於幾百年來的雨水沖刷與風化,山腰自1828公尺以上都佈滿紅色的火山熔岩。登山口附近高度約2000米至2305米,山道上都是火山灰沙土,越往高處爬行,先是遇到細小顆粒及細石塊,再來是小石塊、鵝孵石、岩塊,至山頂附近才有大岩石。



命名由來

富士之名,其緣起不明。

十世紀時小說「採竹物語」(Tales of Bamboo Cutter),說此名來自「不朽」即fushi或fuji之諧音,亦有取其「富貴(Abundant)」之「勇士(Soldiers)」登臨山坡之意。

早期的民俗學,說它的字源是「不二」或「不盡」。一位伊豆時代(Edo era)的古文家平田篤胤(Hirata Atsutane, 1776-1843)推測,此名的原意是「稻田中聳立,形如耳朵(ho)的大山」。英籍宣教師Bob Chiggleson(1854-1944)說富士之名是來自愛奴族的語詞「火神」中的火而來(Kamui Fuchi)。

一位日本地名學家說,富士一詞與紫藤(wisteria – 音Fuji)及彩虹(rainbow - 音niji, 另一名稱為Fuji)具有相同的字根。

富士山英文名稱是”Mount Fuji”,日語則以漢字發音念成”Fuji-San”,這是日本人對富士山尊崇的稱呼,所以不宜拆解成「Fuji-Yama」,當然更不適合叫作「Mt. Fujiyama」。

其他古代或詩詞的用法有:

ふじの山  Fuji-no-yama

ふじの高嶺  Fuji-no-Takane

芙蓉峰或Lotus Peak  Fuyo-ho

富岳或富嶽  Fugaku



富士登山史

日本史上,首位成功的登山客是一匿名的高僧。由於對女性的歧視,早期一律禁止婦女攀登富士山,直到明治時期才開放。古代的武士,曾在今日御殿場市附近富士山山麓地區設立隱密的訓練基地。

第一位登頂的外國人是駐在東京的大英帝國總領事拉瑟福‧阿爾柯克爵士(Rutherford Alcock),他在1860 年從山腳下起行,花了8小時登頂,回程只花3小時。事後他撰寫的文章,在西方廣被流傳。

七年後(1867年),英國駐日大使Harvy Parkes的夫人,Fanny Parkes成為第一位登頂的外國女性。

廿世紀早期,美國成人教育家,弗瑞‧史塔(Frederick Starr)將他在1913、1917及1923年多次登山經驗發佈到美國成人教育雜誌,使美國大眾認識富士山,也破除日本的一句俗話:「一生不爬富士山是傻瓜,但是爬過兩次富士山的也是傻瓜!」。



為什麼要選擇富士山?

據統計,2009年有三十萬人爬富士山,問他們為什麼選擇富士山,一定有三十萬個理由。

在富士山的西北平面有一片濃密且神祕的森林,它的專有名字叫Aokigakara,由於實在太美麗,又面對富士山,所以變成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自殺地點(第二名才是舊金山的金門大橋)。

日本人爬富士山有其化不開的感情因素。作為老外的我們,可以將它視為一個對異國文化的深刻體驗,與值得在生命上留下刻痕的旅程。它的美麗與它的獨特自不在話下,但也要考慮它的難度是不是適合我們的能力。



登富士山有難度嗎?

看到每年2個月內有幾十萬人前仆後繼、扶老攜幼的攀爬(每到周末到處是人龍,直達山頂),你會以為這麼大眾化的山道一定很容易走,但統計顯示,其實這些人有1/3到1/2都無法攻頂的。

我的同學Dr. Shoji在日本行醫四十年,告訴我一件他親戚的經驗,說她爬完了富士山後回到東京,因此住院一個多月。

以下是富士山與玉山的物理學難度比較:














其實登山者面對的挑戰不只是山道的寬度、坡度與山的高度。沿路的土質、落石及動植物等都需考慮;另一個最大的因素是氣候,包括溫度、雨水及風速。

根據陳玉峰教授的說法,在台灣,高山每昇高一米,其生態環境變化約等於往北推移一公里;所以富士山的生態高度相較於玉山,約等於3,952米加上2,500米,即等於6,400米。亦即富士山上的動、植物、氣候等生態環境約等於在台灣有一座6,400米的高山。證之於兩座高山上的森林線,此說確實可以得到印證。爬玉山越過排雲山莊到3,700米高度,仍可看到台灣冷杉及玉山圓柏;但在富士山一出五合目(2,500米)以上就已完全沒有植被。

富士山每年除七、八月盛暑以外,山頂都在攝氏零度以下。根據Lapse Rate,高度每增加304米,氣溫約下降1.98-3℃(視空氣中的濕度而定,空氣中的濕度越小,溫差越大)。2011年八月我爬富士山時,東京氣溫約33℃,但八合目只有15℃,山頂則只有5℃。不僅如此,富士山風雲變化急速,此刻風和日麗,下一刻可能風起雲湧下起大雨,而且風速強勁凌厲,沒有充分的準備可能會發生危險。

從富士山與玉山的坡度比表可以得知,富士山有兩倍的坡度,亦即在長度六公里的山道上要攀爬1,500米的高度,簡單的說明富士山坡度變化階段如下:

第一階段 五合目(2,305m)六合目(2,390m) 緩坡(土石坡)

第二階段 六合目(2,390m)七合目(2,700m) 緩陡坡(土石坡及卵石坡)

第三階段 七合目(2,700m)八合目(2,900m) 陡坡(岩石坡)

第四階段 八合目(2,900m)頂 上(3,776m) 極陡坡(大部分需用手協助攀爬)

所以到最後階段必須穿戴抓地良好的登山鞋、手套並執登山杖才有利攀爬。

全部登山時間約5-7小時。不幸的是,體力強的登山客想要加速,超車攻頂也是有其困難,因為狹窄的山道上充滿了登山客,尤其周末或假日,山道上可能有10,000人同時登山。

日本政府環境廳2011年發佈的資訊,28%的首登者,以兩天一夜(宿)的方式登山,稱之為「彈丸登山」(Dangan-Tozan,意為子彈式登山,即Bullet Climbing)。其中外籍登山客的比例逐年增加。

登山路線

通常兩階段登山行程(即子彈式登山),時間安排如下:

首日

07:30 新宿出發 集合地點可能在新宿地鐵站西出口附近

11:00 到達五合目 自行午餐,準備裝備,補充飲水、食物等,不須帶上山的及次日要換洗的衣物均可集中保管。

14:30 五合目登山口出發 於六合目與吉田登山道會合。

19:30 八合目下登山小屋 供應晚餐及休息處(可補充飲用水,有付費廁所,登山杖可以烙印)。

次日

凌晨 山小屋出發 需三小時左右可達山頂,因為夜間攀爬必須帶頭燈,而且氣溫會下降,護帽及外套等保暖衣物要備齊。

04:00-04:30 到達山頂 在火山口繞行一周約需1-1.5小時(Ohachi Meguli)。觀看畢生期待的「御來光」。

06:00-07:00 下山

11:30-12:30 五合目 自行午餐及休息

12:30-15:00 五合目出發 至山中湖附近溫泉泡湯、休息約60-90分鐘。

17:00-18:00 回程 新宿西口解散。

至於登山的路線,有五條,其中吉田線與河口湖線在六合目合而為一,介紹如下:



一. 河口湖線(Kawaguchiko Trail,在山梨縣境Yamanashi Prefecture):

上山約5.5小時,下山約3小時。

a. 公路:自東京新宿搭巴士直達(Subaru Line)五合目,費時2小時15分鐘。

b. 火車:自東京搭中央線快速列車到大月(Otsuki)轉搭富士急行列車到河口湖站,再轉Bus到五合目(2,300m)。

c. 東京方面來的旅客以此路線最為方便。



二. 吉田線(Yoshida Trail,在山梨

縣境,是歷史最悠久的古登山道:

上山約10小時,下山約5小時。

a. 自新宿搭中央線快速列車,在大月(Otsuki)

轉換富士急行列車至富士

吉田站,步行上山。

b. 登山口:在北口本宮,富士淺間神社,860m處。

(古代日本人在此祭拜起行)。

三. 富士宮線(Fujinomiya Trail 或 Mishima Trail三島線,在靜岡縣境Shizuoka Prefecture) :

上山約5小時,下山約2.5小時。

a. 從新幹線的新富士、三島車站搭巴士到新五合目。

b. 新五合目登山口出發(2,400m)。

c. 由富士山南麓出入。

四. 御殿場線(Gotenba Trail,由東南山麓出入,在靜岡縣境):

上山約7.5小時,下山約3小時。

a. 由新宿搭列車或巴士到御殿場,轉搭巴士列御殿場五合目。

b. 登山口在新五合目(1,440m)。

c. 沿途沙質地較多,走路時塵土飛揚,要多備飲水。

五. 須走口線(Subashiri Trail,在靜岡縣境,由山之東麓進出):

上山約5小時,下山約3小時。

a. 從新宿搭列車或巴士到御殿場,再轉巴士到須走口五合目。

b. 新五合目登山口標高1,980m。

c. 比較冷門。出發時附近樹林較多。(在富士山的向陽面樹林較多)。

d. 在八合目與吉田河口湖線會合。



裝備

要安全愉快享受登山樂趣,當然需要適當的裝置,以下簡單列舉:

登山鞋:光滑的岩石、陡坡、滾動的鵝卵大碎石,加上突發的強烈側風及雨

勢,再再需要抓地較好又防水的登山鞋,以保護腳踝。配上保暖較厚的襪子,

更加舒適安全。

服 裝:攀登中,身體大量燃燒,發生熱量,穿著以排汗衣及輕便裝為宜,但休息時立刻會感受到低溫的侵襲,加上起風會迅速帶走體溫,所以一方面要避免帶過多的衣物增加負擔,卻又要預備充足的保溫禦寒及防水的外套。

雨 具:永遠牢記在心,即「天有不測風雲」,遇到強風遽雨的機會非常高,此時簡便罩頭式的雨衣是非常不夠的,一旦褲管頭頸打濕,會迅速失溫。因此,良好的上下兩件式雨衣是強力推薦的。

手 套:七、八合目以上多處必須手腳並用攀爬,防滑的手套可以禦寒又可以減輕雙手負擔。

頭 燈:要捕捉山頂的日出(御來光),必須在漆黑登山道爬行四小時,如果預備好頭燈及備用電池就可萬無一失,騰出雙手安全攀爬(用手電筒較差一點)。

飲用水:隨時補充水分,才可保持正常新陳代謝。依個人需要準備500-1000c.c.的水。七、八合目山屋也有賣水,愈高愈貴!

口 罩:砂礫段的登山道,尤其回程路上人潮眾多,塵土飛揚,因此帶一個口罩會倍感舒服。

其 他:食物、甜點及氧氣筒也都有幫助,可以酌量攜帶;但氧氣筒不要從台灣帶去,因為不能帶上飛機,建議在東京購買。登山手杖是不可或缺的。預防高山症藥物如Viagra可酌情攜帶。





登頂

好不容易登上富士山頂,實現了朝思暮想的美夢,可要好好的享受這一刻。

除了親眼目睹富士山上的日出—御來光(Goraiko),捕捉它的美感與悸動的鏡頭外,當然也要體會一下大自然神祕的力量-由於屢次噴發所造成的巨大火山口。

火山口直徑680米、周長1,523米、深250米,周邊是比較平坦的台地,登山客巡禮一周約90分鐘,河口湖山道入口有一座鳥居,在富士山道上則有一小淺間神社。

整個平台標高3,720米,叫做十合目,在南端矗立著富士最高峰,也是全日本的最高標—劍峰(旁邊是氣象站)。

有一座郵局設在山頂的南端,投下預備好的明信片,心中祝禱,遙寄無限

思念,總算在人生旅程中畫下美好的一頁。 (2012 于台中)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Mt. Fuji and its climbing

富士登山樂


2012年5月20日

張思忠 撰

abescchang@hotmail.com









富士山本尊

富士山是日本的地標,直徑50公里、圓周130公里。

它位於東京都的西南偏西處,與東京的距離比一般想像的還近,只有八十公里。只要天氣晴朗,從東京每一條東西向道路向西筆直的眺望,總是看到富士山的孤影,聳立在道路前方。

富士山高3775.63公尺(12,288英呎),雖是日本最高峰,在世界上只能算中型高山。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則銘」,他搭載的可是千千萬萬登山客的夢想與希望,加上千百年來,日本舉國的精神與靈魂。

大部分的高山,都是在山脉裡,山群中矗立。唯獨富士山是從廣大的關東平原中,因火山爆發而獨立隆起,成為對稱、均勻的角錐形活火山。(其他世界著名的角錐形火山,還有紐西蘭的Mt. Egmont — or Mt. Tananake及菲律賓的Mt. Mayon)。

由於富士山是位於高緯度的高山,所以每年除了六月中至九月底的三個半月以外,山頂幾乎都是白雪覆蓋,好似帶了白帽的巨人,矗立在關東平原中、伊豆半島及駿河灣的北邊。(富士山距離太平洋沿岸不足三十公里)。

奇妙的是,老天爺為日本造富士山時,還在山的北邊奉送了五個湖(即山中、河口、西、精進與本栖湖),和一片森林。富士山莊嚴、孤挺、優美動人的線條與景致,倒映在五湖面,千百年來撩撥起多少詩人墨客的靈感,成就日本文學與藝術的核心價值。

據說歷史上,每一位天皇登基時,都要登臨富士山山頂,祭祀一番,以昭告天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戰敗,許多軍人與政要跑到富士森林內,面向富士山切腹,以示對日本國民與天皇謝罪。

自古以來,在日本人心目中富士山連同Mt. Tate(立山,3015m)及Mt. Haku(白山,1897m)共稱為日本三靈山(Sanreizan)。

日本因位於歐亞板塊、菲律賓板塊、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洲板塊的交會處,自古以來,火山爆發與地震頻仍。富士山自造山運動以來,已數十萬年。每次爆發,熔岩及火山灰互相堆疊,總共形成八個山峰,它們是劍峰、白山嶽、大日岳、伊豆岳及久須志岳等!富士山最近噴發是1707-08年,當時火山灰向東飄落江戶(今東京),達數公分厚。目前山頂上仍留有一個直徑約680米的火山口,登山者在上繞行一周約需一至一點五小時。由於幾百年來的雨水沖刷與風化,山腰自1828公尺以上都佈滿紅色的火山熔岩。登山口附近高度約2000米至2305米,山道上都是火山灰沙土,越往高處爬行,先是遇到細小顆粒及細石塊,再來是小石塊、鵝孵石、岩塊,至山頂附近都是大岩石。



命名由來

富士之名,其緣起不明。

十世紀時小說「採竹物語」(Tales of Bamboo Cutter),說此名來自「不朽」即fushi或fuji之諧音,亦有取其「富貴(Abundant)」之「勇士(Soldiers)」登臨山坡之意。

早期的民俗學,說它的字源是「不二」或「不盡」。一位伊豆時代(Edo era)的古文家平田篤胤(Hirata Atsutane, 1776-1843)推測,此名的原意是「稻田中聳立,形如耳朵(ho)的大山」。英籍宣教師Bob Chiggleson(1854-1944)說富士之名是來自愛奴族的語詞「火神」中的火而來(Kamui Fuchi)。

一位日本地名學家說,富士一詞與紫藤(wisteria – 音Fuji)及彩虹(rainbow - 音niji, 另一名稱為Fuji)具有相同的字根。

富士山英文名稱是”Mount Fuji”,日語則以漢字發音念成”Fuji-San”,這是日本人對富士山尊崇的稱呼,所以不宜拆解成「Fuji-Yama」,當然更不適合叫作「Mt. Fujiyama」。

其他古代或詩詞的用法有:

ふじの山  Fuji-no-yama

ふじの高嶺  Fuji-no-Takane

芙蓉峰或Lotus Peak  Fuyo-ho

富岳或富嶽  Fugaku



富士登山史

日本史上,首位成功的登山客是一匿名的高僧。由於對女性的歧視,早期一律禁止婦女攀登富士山,直到明治時期才開放。古代的武士,曾在今日御殿場市附近富士山山麓地區設立隱密的訓練基地。

第一位登頂的外國人是駐在東京的大英帝國總領事拉瑟福‧阿爾柯克爵士(Rutherford Alcock),他在1860 年從山腳下起行,花了8小時登頂,回程只花3小時。事後他撰寫的文章,在西方廣被流傳。

七年後(1867年),英國駐日大使Harvy Parkes的夫人,Fanny Parkes成為第一位登頂的外國女性。

廿世紀早期,美國成人教育家,弗瑞‧史塔(Frederick Starr)將他在1913、1917及1923年多次登山經驗發佈到美國成人教育雜誌,使美國大眾認識富士山,也破除日本的一句俗話:「一生不爬富士山是傻瓜,但是爬過兩次富士山的也是傻瓜!」。



為什麼要選擇富士山?

據統計,2009年有三十萬人爬富士山,問他們為什麼選擇富士山,一定有三十萬個理由。

在富士山的西北平面有一片濃密且神祕的森林,它的專有名字叫Aokigakara,由於實在太美麗,又面對富士山,所以變成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自殺地點(第二名才是舊金山的金門大橋)。

日本人爬富士山有其化不開的感情因素。作為老外的我們,可以將它視為一個對異國文化的深刻體驗,與值得在生命上留下刻痕的旅程。它的美麗與它的獨特自不在話下,但也要考慮它的難度是不是適合我們的能力。



登富士山有難度嗎?

看到每年2個月內有幾十萬人前仆後繼、扶老攜幼的攀爬(每到周末到處是人龍,直達山頂),你會以為這麼大眾化的山道一定很容易走,但統計顯示,其實這些人有1/3到1/2都無法攻頂的。

我的同學Dr. Shoji在日本行醫四十年,告訴我一件他親戚的經驗,說她爬完了富士山後回到東京,因此住院一個多月。

以下是富士山與玉山的物理學難度比較:





























3











其實登山者面對的挑戰不只是山道的寬度、坡度與山的高度。沿路的土質、落石及動植物等都需考慮;另一個最大的因素是氣候,包括溫度、雨水及風速。

根據陳玉峰教授的說法,在台灣,高山每昇高一米,其生態環境變化約等於往北推移一公里;所以富士山的生態高度相較於玉山,約等於3,952米加上2,500米,即等於6,400米。亦即富士山上的動、植物、氣候等生態環境約等於在台灣有一座6,400米的高山。證之於兩座高山上的森林線,此說確實可以得到印證。爬玉山越過排雲山莊到3,700米高度,仍可看到台灣冷杉及玉山圓柏;但在富士山一出五合目(2,500米)以上就已完全沒有植被。

富士山每年除七、八月盛暑以外,山頂都在攝氏零度以下。根據Lapse Rate,高度每增加304米,氣溫約下降1.98-3℃(視空氣中的濕度而定,空氣中的濕度越小,溫差越大)。2011年八月我爬富士山時,東京氣溫約33℃,但八合目只有15℃,山頂則只有5℃。不僅如此,富士山風雲變化急速,此刻風和日麗,下一刻可能風起雲湧下起大雨,而且風速強勁凌厲,沒有充分的準備可能會發生危險。

從富士山與玉山的坡度比表可以得知,富士山有兩倍的坡度,亦即在長度六公里的山道上要攀爬1,500米的高度,簡單的說明富士山坡度變化階段如下:

第一階段 五合目(2,305m)六合目(2,390m) 緩坡(土石坡)

第二階段 六合目(2,390m)七合目(2,700m) 緩陡坡(土石坡及卵石坡)

第三階段 七合目(2,700m)八合目(2,900m) 陡坡(岩石坡)

第四階段 八合目(2,900m)頂 上(3,776m) 極陡坡(大部分需用手協助攀爬)

所以到最後階段必須穿戴抓地良好的登山鞋、手套並執登山杖才有利攀爬。

全部登山時間約5-7小時。不幸的是,體力強的登山客想要加速,超車攻頂也是有其困難,因為狹窄的山道上充滿了登山客,尤其周末或假日,山道上可能有10,000人同時登山。

日本政府環境廳2011年發佈的資訊,28%的首登者,以兩天一夜(宿)的方式登山,稱之為「彈丸登山」(Dangan-Tozan,意為子彈式登山,即Bullet Climbing)。其中外籍登山客的比例逐年增加。

登山路線

通常兩階段登山行程(即子彈式登山),時間安排如下:

首日

07:30 新宿出發 集合地點可能在新宿地鐵站西出口附近

11:00 到達五合目 自行午餐,準備裝備,補充飲水、食物等,不須帶上山的及次日要換洗的衣物均可集中保管。

16:30 五合目登山口出發 於六合目與吉田登山道會合。

19:30 八合目下登山小屋 供應晚餐及休息處(可補充飲用水,有付費廁所,登山杖可以烙印)。

次日

凌晨 山小屋出發 需四小時左右可達山頂,因為夜間攀爬必須帶頭燈,而且氣溫會下降,護帽及外套等保暖衣物要備齊。

04:00-04:30 到達山頂 在火山口繞行一周約需1-1.5小時(Ohachi Meguli)。觀看畢生期待的「御來光」。

06:00-07:00 下山

11:30-12:30 五合目 自行午餐及休息

12:30-15:00 五合目出發 至山中湖附近溫泉泡湯、休息約60-90分鐘。

17:00-18:00 回程 新宿西口解散。

至於登山的路線,有五條,其中吉田線與河口湖線在六合目合而為一,介紹如下:

一、 河口湖線(Kawaguchiko Trail,在山梨縣境Yamanashi Prefecture):

上山約5.5小時,下山約3小時。

a. 公路:自東京新宿搭巴士直達(Subaru Line)五合目,費時2小時15分鐘。

b. 火車:自東京搭中央線快速列車到大月(Otsuki)轉搭富士急行列車到河口湖站,再轉Bus到五合目(2,300m)。

c. 東京方面來的旅客以此路線最為方便。

二 吉田線(Yoshida Trail,在山梨縣境是

歷史最悠久的古登山道):

上山約10小時,下山約5小時。

a. 自新宿搭中央線快速列車,在大月(Otsuki)

轉換富士急行列車至富士

吉田站,步行上山。

b. 登山口:在北口本宮,富士淺間神社,860m處。

(古代日本人在此祭拜起行)。

二、 富士宮線(Fujinomiya Trail 或 Mishima Trail三島線,在靜岡縣境Shizuoka Prefecture) :

上山約5小時,下山約2.5小時。

a. 從新幹線的新富士、三島車站搭巴士到新五合目。

b. 新五合目登山口出發(2,400m)。

c. 由富士山南麓出入。

三、 御殿場線(Gotenba Trail,由東南山麓出入,在靜岡縣境):

上山約7.5小時,下山約3小時。

a. 由新宿搭列車或巴士到御殿場,轉搭巴士列御殿場五合目。

b. 登山口在新五合目(1,440m)。

c. 沿途沙質地較多,走路時塵土飛揚,要多備飲水。

四、 須走口線(Subashiri Trail,在靜岡縣境,由山之東麓進出):

上山約5小時,下山約3小時。

a. 從新宿搭列車或巴士到御殿場,再轉巴士到須走口五合目。

b. 新五合目登山口標高1,980m。

c. 比較冷門。出發時附近樹林較多。(在富士山的向陽面樹林較多)。

d. 在八合目與吉田河口湖線會合。



裝備

要安全愉快享受登山樂趣,當然需要適當的裝置,以下簡單列舉:

登山鞋:光滑的岩石、陡坡、滾動的鵝卵大碎石,加上突發的強烈側風及雨

勢,再再需要抓地較好又防水的登山鞋,以保護腳踝。配上保暖較厚的襪子,

更加舒適安全。

服 裝:攀登中,身體大量燃燒,發生熱量,穿著以排汗衣及輕便裝為宜,但休息時立刻會感受到低溫的侵襲,加上起風會迅速帶走體溫,所以一方面要避免帶過多的衣物增加負擔,卻又要預備充足的保溫禦寒及防水的外套。

雨 具:永遠牢記在心,即「天有不測風雲」,遇到強風遽雨的機會非常高,此時簡便罩頭式的雨衣是非常不夠的,一旦褲管頭頸打濕,會迅速失溫。因此,良好的上下兩件式雨衣是強力推薦的。

手 套:七、八合目以上多處必須手腳並用攀爬,防滑的手套可以禦寒又可以減輕雙手負擔。

頭 燈:要捕捉山頂的日出(御來光),必須在漆黑登山道爬行四小時,如果預備好頭燈及備用電池就可萬無一失,騰出雙手安全攀爬(用手電筒較差一點)。

飲用水:隨時補充水分,才可保持正常新陳代謝。依個人需要準備500-1000c.c.的水。七、八合目山屋也有賣水,愈高愈貴!

口 罩:砂礫段的登山道,尤其回程路上人潮眾多,塵土飛揚,因此帶一個口罩會倍感舒服。

其 他:食物、甜點及氧氣筒也都有幫助,可以酌量攜帶;但氧氣筒不要從台灣帶去,因為不能帶上飛機,建議在東京購買。登山手杖是不可或缺的。



登頂

好不容易登上富士山頂,實現了朝思暮想的美夢,可要好好的享受這一刻。

除了親眼目睹富士山上的日出—御來光(Goraiko),捕捉它的美感與悸動的鏡頭外,當然也要體會一下大自然神祕的力量-由於屢次噴發所造成的巨大火山口。

火山口直徑680米、周長1,523米、深250米,周邊是比較平坦的台地,登山客巡禮一周約90分鐘,河口湖山道入口有一座鳥居,在富士山道上則有一小淺間神社。

整個平台標高3,720米,叫做十合目,在南端矗立著富士最高峰,也是全日本的最高標—劍峰(旁邊是氣象站)。

有一座郵局設在山頂的南端,投下預備好的明信片,心中祝禱,遙寄無限

思念,總算在人生旅程中畫下美好的一頁。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牙醫生涯半世紀

牙醫生涯半世紀

前奏曲

首先聲明,我的「半世紀牙醫生涯」
是廣義的說法。大家都同意,人的生命應
該從受精卵發展成胚胎那一刻開始計算。
這麼說,我的牙醫生涯從聯考放榜,進入
牙醫系養成教育開始算,應該合情合理。

爬山與牙醫師

二二八國定假日,我為了慶祝自己
牙醫生涯剛剛滿半世紀,給自己放了一天
假。一大早,自己來到大坑,挑戰最困
難的第四步道,並從第三步道下山。回
程開著越野車,雖然有點疲憊,但把車窗
打開,讓沁涼又清新的空氣吹襲一身的亢
奮,音響則流出佛瑞的大提琴奏鳴曲,想
起陳雅慧醫師的交代,回想起自己的一
生,絕大部分的時間,有幸從事牙醫的工
作,心中充滿了滿足、欣慰、感恩與謙
卑。

登山者或大眾,常說他們「征服」了
某座山。事實上,這是非常可笑的說法。
大山、大海、北極、南極、冰川及絕壁並
不會因我們的光臨而被「降服」或絲毫改
變。時間可以證明一切。希拉瑞與天信.
諾幹(E. Hillary & Tenzing Norgay - 第一
對登頂聖母峰者)、庫克船長與哥倫布而
今安在哉?但是聖母峰、大西洋、美洲與
極地等依舊傲然存在,令人敬畏。

我希望以攀登玉山作為我今年的紀
念。即使我爬成功了,也不全是我的功
勞。當然我需要體力、意志與智慧,但我
也需要前人的經驗,路徑的探勘與修築、
嚮導的指導與住屋及設施的建設。山的存
在是永續的,我的登臨不過是瞬間,所以
我是懷著「朝聖」的心情爬每一座山。

我的牙醫生涯也類似如此,職場上、
物質上及生理上,我已經登上我的人生高
峰;在家庭、經濟與社會上,我了無遺
憾,雖然算不上什麼偉大的成就,但總算
盡心盡力盡意,為社會貢獻過一己之力。
所以能如此,我的努力當然很重要,但一
路上,所有在社會上、專業上、精神上和
教育上養成與協助過我的人都是我的貴
人,他們使今天的我,成為可能。

文‧ 張思忠醫師

■ 全美牙醫診所



回顧過往‧展望未來

本期專欄

41

幸運的牙醫

好像登頂一樣,我要感謝的人很多。
舉例說,我常常告訴我的朋友說,我小的
時候,有父母師長教導,我長大了,又有
兒子來教我電腦。我這一代真正棒極了。

當然,牙醫同儕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
的貴人,他們常給我許多寶貴的學習和快
樂。我相信,世界上恐怕沒有任何行業,
能像牙醫公會與同儕的友誼帶來這麼可貴
的鼓勵、互相幫助和專業協助。

一九六四年我醫預官入伍受訓,被
派到新竹空軍二聯隊醫務隊,與其他三位
預官一同服醫預官役。當年底,一架泰國
皇家空軍運輸機來台灣,在雪山山脈,尖
石鄉山區墜毀,由於我當天擔任值星官,
雖然官階最小號,還是被派去驗屍,攀爬
了兩天一夜,到現場發現飛機距離山頂只
差十多公尺就可以避免撞山,可能因為濃
霧、視線不佳,還是發生不幸。回程,請
山青揹回泰國空軍軍官(其中一位官拜上
校)的遺體遺物在附近國小集合,再由聯
隊派直升機把大家帶回來。四十多年前,
有生以來第一次搭乘直升機,令人終生難
忘。

公會驚人的改變

這幾十年來,台中市的牙醫公會與
牙醫社群都有重大的改變。偶而抬頭看到
診所牆上掛的牙醫證書是考試院第一四六
號,執業執照是衛生局一二一號;而公會
最新的資料,最新鮮的公會會員游惠捷醫
師的醫師證書是一萬三千五百九十六號;
同時也是公會第一千零十三名的會員。
七十四年次,比起我來,年輕四十多歲,
真是驚人。

不久的將來,大台中市牙醫師公會成
立,我將會有一千五百多名同儕了。

全國首創牙科醫療站

一九七五年台中市牙醫公會前理事長
林英世醫師,基於公會服務民眾,與消滅
牙科密醫的宗旨,在當時尚未有牙醫卻到
處充斥密醫的西屯區勇敢地設立牙科醫療
站,希望藉由正統訓練的牙醫提供品質優
異的牙醫服務給民眾,從而漸漸「良幣驅
逐劣幣」將密醫消滅。

當時我已離開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
會,在林理事長的診所學習,溫習開業技
巧,並伺機覓址開業。林理事長以我是西
屯人,回西屯服務名正言順,便二話不說
把我調去西屯衛生所的醫療站支援,他大
概也因此可以擺脫我這個手腳笨拙又麻煩
的學長牙醫。

老實說,我當時是非常戒慎恐懼的邊
做邊學,把每一位病人當成親人一樣的小
心醫治並且儘可能的詳細溝通說明。

這樣做了幾個月,可能許多西屯人從
未被正統的牙醫看診覺得稀奇,也可能是
正統的牙醫畢竟比密醫高品質,於是口碑



相傳,病人源源不絕,已經可以支持一個
獨立的診所。林理事長於是鼓勵我自行開
業,公會也可以把西屯牙科醫療站撤銷並
搬遷到其他需要的地方。

當時西屯還有一家電影院名叫「西南
戲院」。西屯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光明路西
屯市場,衛生所一直到西南戲院附近的西
屯路上。而自西屯市場到何厝附近卻還是
石子路。今天的河南路、至善路及福星路
都還沒開拓。我就在西南戲院右鄰租了一
間店面,開啟全西屯第一家牙醫診所。

這幾十年來,台中市以西屯區發展最
快。由於幅員最廣,潛力最足,又有僑光
及逢甲大學,帶動附近成為商圈,加上高
速公路、中彰快速道路及高鐵貫穿其間,
所以人口及市場迅速累積,西屯區反而成
為台中市主要市區,我的診所病人也是呈
倍數增加。我這個只此一家的牙醫診所,
不久也就被加入開業的醫師打破,如今在
西屯區開、執業牙醫數反而成為全市之
冠。

並不是我慧眼獨具或有先見之明。
我最幸運的時候是民國七十七年到八十四
年間,勞保開辦牙科醫療服務,全西屯區
只開放一家,就指定我這一家最老字號牙
醫診所。當時忙不過來,只好請四、五位
同儕協助。到八十四年間開放健保醫療服
務,就是以勞保銜接。

牙醫與古典音樂

我從小喜愛古典音樂,我從事牙醫工
作數十年樂此不疲最重要的原因是:牙醫
與古典音樂可以兼得。

牙醫是世上少數可以邊工作、邊聽音
樂的職業。只要時間許可、病人在接受痛
苦的治療時,如:打麻醉、車牙齒及拔除
牙齒,我都以專用的耳機戴在病人的雙耳
播放一些鎮定、祥和、優美和快樂的古典
名曲。絕大部分的反應是出乎意料的好。

因為每天聆聽七、八小時音樂,自嘲
比音樂家聽的多,雖然不能因此成為古典
音樂家,卻成為古典樂迷,有時候還在中
市牙醫、社團或電台分享心得,可以說一
舉數得。

分享牙醫診所小心得

除了病人戴耳機聽古典音樂(古典樂較
其他樂曲效果卓著)以外,牙醫最怕的毛病
是腰背疼痛。

學弟洪仲銘醫師,在美留學,專攻
老人膺復學,回來後,曾在診所同事,是
我的老師。自己開業後,因為病人太多,
他的身材又壯,每天趴著看病,竟得了腰
酸背痛的毛病,甚至必須定期針灸治療。
我建議他學學我的小撇步,將座椅到過來
坐,以牙醫椅背墊在前腰,支撐前傾的力
量,腰與背的壓力自然化解過半,加上定
期運動、充分睡眠,自然可以遠離腰酸背
痛之苦。

感謝之外還是感謝

最後感謝陳雅慧醫師的邀請,讓我有
機會開夜車整理自己的思緒,寫寫心得。
也感謝所有牙醫前輩的努力,同儕的扶持
與鼓勵。牙醫的尊嚴、社經地位與自我的
肯定,在這幾十年來已有長足的進步,卻
也是年輕牙醫們永不止息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