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神舒暢、快樂又振奮的音樂
莫扎特: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A大調K219(1775)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major
(Turkish concerto)
音樂是一件奇妙的東西,它可以從多方面觸動人心。有的音樂令人憂傷,有的音樂使人心情凝重,有的音樂不容易理解,你必須再三聆聽,反覆思維,慢慢回味才能了解他的含意與故事。所有音樂家中,我認為莫扎特的音樂最真誠、富於感情、直接訴諸心靈。尤其是他青年期及以前的作品,總是令人舒暢與快樂,毫無做作、賣弄,所以聽起來自然流露、純淨無比,心情自然振奮不已。巴哈說音樂的終極目標是榮耀上帝,相對的,莫扎特的音樂,其終極目標就是要使人快樂,而他真的做到了。
這並不是說莫扎特的音樂就是比較膚淺,深奧複雜的音樂或者賣弄技巧的音樂並不等同有內涵。莫扎特的音樂就如同白居易的詩,簡潔易懂、老少咸宜,照樣富含哲理感動人心。
莫扎特1775年創作K219號小提琴協奏時,年僅19歲。首次表演是在他的故鄉薩爾茲堡(Salzburg)。作曲的格式是典型的快-慢-快的曲式。
莫扎特的主要弦樂協奏曲都是在1773年至79年間完成的。到今天,我們仍然不清楚,它們是為何種場合及為何人而作。因為手稿的標記不清楚,而寫作日期也一再更動。
樂團的結構不是很龐大,除了弦樂器外就只有兩支雙簧管(oboes)及兩支法國號。曲式分三樂章:
第一樂章:開朗的快板-慢板-開朗快板(Allegro Aperto-Adagio-Allegro Aperto)
第二樂章:慢板(Adagio)
第三樂章:輪迴曲-小步舞曲速度(Rondo-Tempodi Minuetto)
莫扎特難得在器樂上使用“開朗的”Aperto標記(歌劇用很多)。所以應用於此曲,意在使音樂更寬廣、更華麗。首樂章開始時,是典型莫扎特的風格,管絃樂團先奏出主題,接著小提琴短小柔和而甜美的慢板用A-大調與之對應合奏。然後,由小提琴領銜以不同的旋律,快速、活潑而華麗的與樂團或互相合作或呼應合奏,把主題襯托,帶領到極致高潮。全樂章用時約10分鐘。
終樂章輪迴曲主題也是典型的莫扎特風格。在顯著的對比段落中加入有點狂野又奔放的土耳其音樂,成為本章的特色,因此,這首協奏曲也被後世稱為『土耳其(風)協奏曲』。(Turkish Concerto)
第二樂章用的是E大調,旋律優美。主題非常明亮又朝氣蓬勃。
莫扎特在日後又寫了一首K261小提琴獨奏輿管弦樂曲,其慢板也是用這首adagio的樂章。
莫札特小傳
莫扎特的全名其實是Johann Chrysostom 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古典音樂時代中,最多產及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一生作曲超過600首,其中許多作品時至今日仍是交響樂、協奏樂、室內樂、鋼琴曲、歌劇及合唱音樂的巔峰。
從薩爾茲堡的童年期開始,就顯露其天賦異稟,無論是鍵盤樂器或小提琴都演奏自如。從五歲開始,就遊走歐洲在王室貴族之前表演作曲及樂器。十七歲擔任薩爾茲堡宮廷音樂家,但也從事無休止的旅行表演及大量寫作。1781年訪問維也納時,被解除薩爾茲堡的職位,此後十年,只好停留在首都發展,在維也納,他的聲名遠播,可惜收入失去保障,自己及夫人都不善理財,以致困頓難伸,終致貧病交迫,抑鬱以逝。
莫扎特生前幾年,創作許多最著名的交響曲、協奏曲及歌劇。安魂曲(Requiem K626)是最後嘔心泣血之作,可惜未能完成就去逝了,據說是他的學生蘇斯麥爾(Franze Xavier Sussmayr)續貂完成。到底莫扎特寫了多少部份,事後由誰完成,因為時代久遠,至今仍是歷史懸案。
莫扎特身後留下夫人康斯坦采(Constanze)及兩個兒子。
大師的風格
莫扎特善於學習他人長處,並迅速吸收轉化成自己精鍊及成熟的風格。晚年的作品,更是歷經人文、藝術、自然、苦難、寬恕、光明及黑暗的陶冶,已臻化境。(想像莫扎特在當時代旅行工具仍非常原始時,從孩童直到晚年,所遊歷的時間、地方及旅程實鮮有出其右者!)他對整體西方藝術與音樂的影響是深層的。貝多芬說他早年的作曲都在莫扎特的影響之下。海頓(Joseph Haydn)也說:「後世一百年內,將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
1767年12月父親李奧波德帶著11歲的莫扎特前往義大利旅行演奏,與以前的旅行一樣,目的只有一個¬---表現少年莫扎特演奏與作曲的才華,唯一不同的是這次母親與姊姊留在薩爾茲堡看家。莫扎特在波隆那(Bologna)遇到大師馬蒂尼(G.B. Martini)並被授予當代歐洲最崇高的波隆那音樂院院士(Accademia Filamonica)。在羅馬的時候他只聽到一次葛果里˙阿利葛里(Gregorio Allegri)「天主恩典(The Miserere-舊約詩篇第50篇的頌歌)」在西斯丁教堂演出,即將這首梵蒂岡嚴禁攜出的歌譜,憑記憶,毫無錯誤的記錄下來。在米蘭,莫扎特創作歌劇Mitridate Re’di Ponto(Ponto國王,1770)並演出,獲得相當的成功。稍後父子兩人又造訪米蘭兩次演出兩齣歌劇及清唱曲Exsultate, jubilate(K165)。
1773年三月,李奧波往與莫扎特終於返回故鄉並出任宮廷音樂師。至1775年間,莫扎特熱衷於小提琴協奏曲創作。1775年4月至12月創作了第三、四、五首(K216, 218, 219)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到今天,仍是演奏會上熱門的曲目。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Wieniawsky:Violin Concerto No.2 in D minor, Op20
韋尼奧斯基: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1862)
Henryk Wieniawsky Violin Concerto No.2. in D minor, Op.20 生於帝俄統治下的波蘭路布林(Lublin位於波蘭東南部,也是波蘭詩人Wincenty Pol 1807-1872的故鄉)的猶太家庭。父親托比亞茲˙比次茲卡(Tobiasz Pietruszka)後來皈依天主教。
韋尼奧斯基(1835-1880)從小展現音樂天份,先由母親啟蒙鋼琴教育,八歲進入巴黎音樂院,專攻小提琴。畢業後,如莫扎特一樣,就到處旅行,由哥哥Jozef伴奏鋼琴,以演奏為業。12歲出版他的第一首小提琴作品-「一首大幻想隨想曲(a Grand Caprice Fantastique)」。他的一生主要創作,都編入24首有編號的小提琴作品集。(另有二十餘首未編入)。
1859年,當他24歲時,愛上伊莎貝拉(Isabella Hampton)小姐,卻被女方家長極力反對。於是亨利就創作一首「傳奇曲(Legende, Op17)」的小提琴與管弦樂團(現今都用鋼琴代替)伴奏的小提琴獨奏曲獻給准岳父母大人全家,終於贏得准岳家的歡心,於次年結婚。
婚後,亨利受安東˙魯賓斯坦的邀請,來到聖彼得堡音樂院教授音樂。共住了十二年,教授許多的學生,組織並帶領了蘇俄音樂協會(Russian Musical Society)的管絃樂及四重奏樂團。1872年與魯賓斯坦共同訪問美國兩年,巡迴演奏,受到熱烈歡迎。1875年取代亨利˙威烏斯坦伯斯(Henri Vieuxtemps)擔任比利時皇家音樂院小提琴教授。此時他的健康迅速惡化。1879年於敖得薩(Odessa)舉行告別演奏會後,便一病不起,次年因心臟病逝世於莫斯科。遺體歸葬於華沙波瓦次基墓園(Powazki Cementery in Warsaw)。
韋尼奧斯基創作兩首小提琴史上最美麗又最艱深的協奏曲。D小調的第二首尤其較升F小調的第一首(1853)更為世人喜愛。他的十首隨想練習曲小提琴獨奏曲(Op.10)是小提琴家必修的曲目。Op第十六首的塔朗提拉詼諧曲(Scherzo-Tarantelle)與Op第十七首的傳奇曲也是常常被演奏。他的兩首「馬祖卡」小提琴獨奏曲(第二首有鋼琴伴奏),使用左手撥奏、泛音撥奏、大跳奏及許多雙按弦等高難度技巧。D大調Op.4的波蘭舞曲非常精緻美妙又有趣,令人百聽不厭。
韋尼奧斯基出道以前,歐洲樂壇的演奏巨星是蕭邦與李斯特。小提琴則是帕格尼尼(Paganini Niccolo1782-1840)。任何後近,只要受到他們的提攜與推薦,即可躍登龍門,成為樂壇新秀。亨利出生時,帕格尼尼已近晚年,但是他的風範與技法都深深影響後代。帕格尼尼是亨利幼年的偶像。他的音樂、作曲及演奏風格也深受其影響。蕭邦是亨利的同胞先輩,當時波蘭為帝俄侵佔,所以他流亡巴黎。對這位同鄉神童當然是提攜有加,甚至引介他到聖彼得堡演出。
雖然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非常優美動人,但是因為技巧艱深,所以一般音樂會並不常演出。本曲分三個樂章,呈ABA的格式,除第二樂章浪漫曲,特別呈現小提琴的獨奏技巧(整章常被單獨取出,改用鋼琴伴奏演出)以外,第一、三兩樂章都用顯著的對比主題展現。首樂章先是憂鬱的第一主題,對上其後較輕快歡愉的主題。第三樂章則是吉普賽風格首先出場,豪放奔騰,然後歌唱風的副主題,加上波羅奈思(Polonaise,即波蘭舞曲)舞曲風的複音。
社友鋼琴家Rtn. PP. Keys, 說這是他最喜愛的協奏曲之一。他從小聆賞,到如今每次都深受感動,因而特別推薦社友欣賞。
Henryk Wieniawsky Violin Concerto No.2. in D minor, Op.20 生於帝俄統治下的波蘭路布林(Lublin位於波蘭東南部,也是波蘭詩人Wincenty Pol 1807-1872的故鄉)的猶太家庭。父親托比亞茲˙比次茲卡(Tobiasz Pietruszka)後來皈依天主教。
韋尼奧斯基(1835-1880)從小展現音樂天份,先由母親啟蒙鋼琴教育,八歲進入巴黎音樂院,專攻小提琴。畢業後,如莫扎特一樣,就到處旅行,由哥哥Jozef伴奏鋼琴,以演奏為業。12歲出版他的第一首小提琴作品-「一首大幻想隨想曲(a Grand Caprice Fantastique)」。他的一生主要創作,都編入24首有編號的小提琴作品集。(另有二十餘首未編入)。
1859年,當他24歲時,愛上伊莎貝拉(Isabella Hampton)小姐,卻被女方家長極力反對。於是亨利就創作一首「傳奇曲(Legende, Op17)」的小提琴與管弦樂團(現今都用鋼琴代替)伴奏的小提琴獨奏曲獻給准岳父母大人全家,終於贏得准岳家的歡心,於次年結婚。
婚後,亨利受安東˙魯賓斯坦的邀請,來到聖彼得堡音樂院教授音樂。共住了十二年,教授許多的學生,組織並帶領了蘇俄音樂協會(Russian Musical Society)的管絃樂及四重奏樂團。1872年與魯賓斯坦共同訪問美國兩年,巡迴演奏,受到熱烈歡迎。1875年取代亨利˙威烏斯坦伯斯(Henri Vieuxtemps)擔任比利時皇家音樂院小提琴教授。此時他的健康迅速惡化。1879年於敖得薩(Odessa)舉行告別演奏會後,便一病不起,次年因心臟病逝世於莫斯科。遺體歸葬於華沙波瓦次基墓園(Powazki Cementery in Warsaw)。
韋尼奧斯基創作兩首小提琴史上最美麗又最艱深的協奏曲。D小調的第二首尤其較升F小調的第一首(1853)更為世人喜愛。他的十首隨想練習曲小提琴獨奏曲(Op.10)是小提琴家必修的曲目。Op第十六首的塔朗提拉詼諧曲(Scherzo-Tarantelle)與Op第十七首的傳奇曲也是常常被演奏。他的兩首「馬祖卡」小提琴獨奏曲(第二首有鋼琴伴奏),使用左手撥奏、泛音撥奏、大跳奏及許多雙按弦等高難度技巧。D大調Op.4的波蘭舞曲非常精緻美妙又有趣,令人百聽不厭。
韋尼奧斯基出道以前,歐洲樂壇的演奏巨星是蕭邦與李斯特。小提琴則是帕格尼尼(Paganini Niccolo1782-1840)。任何後近,只要受到他們的提攜與推薦,即可躍登龍門,成為樂壇新秀。亨利出生時,帕格尼尼已近晚年,但是他的風範與技法都深深影響後代。帕格尼尼是亨利幼年的偶像。他的音樂、作曲及演奏風格也深受其影響。蕭邦是亨利的同胞先輩,當時波蘭為帝俄侵佔,所以他流亡巴黎。對這位同鄉神童當然是提攜有加,甚至引介他到聖彼得堡演出。
雖然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非常優美動人,但是因為技巧艱深,所以一般音樂會並不常演出。本曲分三個樂章,呈ABA的格式,除第二樂章浪漫曲,特別呈現小提琴的獨奏技巧(整章常被單獨取出,改用鋼琴伴奏演出)以外,第一、三兩樂章都用顯著的對比主題展現。首樂章先是憂鬱的第一主題,對上其後較輕快歡愉的主題。第三樂章則是吉普賽風格首先出場,豪放奔騰,然後歌唱風的副主題,加上波羅奈思(Polonaise,即波蘭舞曲)舞曲風的複音。
社友鋼琴家Rtn. PP. Keys, 說這是他最喜愛的協奏曲之一。他從小聆賞,到如今每次都深受感動,因而特別推薦社友欣賞。
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John Calvin Biography
信仰的巨人、宗教改革家、加爾文〔長老〕宗的創始人
約翰‧加爾文傳 張思忠
使徒保羅、奧古斯丁與加爾文所傳的古老真理,正是今天我必須傳講的真理。其它的,對上帝、對我的良心而言,都是假的。我無法塑造真理;我知道真理不需削邊修篩。約翰諾克斯〔John Knox〕所講福音書就是我的福音書,而這個福音震動蘇格蘭全境,也必再震動英格蘭。 ─C.H.司布真(1834-92)─
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仍然是屹立不搖又勇敢的信心巨人。
剛剛好五百年前的7月10日,在法國北部一個小鎮─諾以翁(Noyon)誕生一位改變人類歷史與信仰的巨人,那 就是約翰‧加爾文(法文:簡‧加文Jean Cauvin),父親叫吉拉德‧加文是一位律師兼教會的公證人。母親叫珍妮‧法蘭珂,在約翰孩童期就去逝了。吉拉德希望三個兒子:查爾斯、約翰和安東尼都能獻身做神父。簡(即約翰‧加爾文)尤其早熟出色,十二歲即被主教聘為書記並受戒。受到一個有力的家族─蒙摩斯(Mantmors)的贊助,赴巴黎大學就讀神學,先受教於當代最權威的拉丁文教師馬修‧柯迪(Mathurin Cordier)的門下,然後進入蒙太古學院(College de Montaigu)修讀哲學。十六歲時奉父命轉學奧爾良大學(University of Oleans)讀法律。1529年他聽說人道主義律師安德烈‧阿西堤(Andrew Alciati)執教於布爾契斯大學(University of Beurges;位於巴黎附近),他便轉學該大學。人道主義是當代人文思想的顯學。
加爾文在布爾契斯大學十八個月,學會希臘文,讓他直接攻取新約原文,對他日後對新舊神學研究有決定性影響。
在這段期間,加爾文經歷了信仰的改變。事情的原因不太清楚,但在他所寫的「詩篇評論」之序言中,他說:「上帝突然感召,使我早期剛硬的心,成為一顆受教的心。」這段話的解讀,各家容或不同,但他受感召的心,和他後來與羅馬天主教會決裂,應該息息相關。
1533年,好友同時也是改革家尼古拉‧珂柏(Nicolas Cop)發表就任皇家學院演說,敦促天主教會更新與改革,觸怒當道,不得不亡命巴塞爾(Basel),加爾文因為極力為他辯護(有人說講稿是他擬的),也被追捕,不得已,四處藏匿,先是躲在朋友Louis du Tiller在安哥雷米(Anquileme)的家,後來跑回老家諾以翁及奧爾良,最後因為1534年十月的「大字報事件」(匿名的改革者在各城市張貼大字報攻擊天主教會),終至不得不出走法蘭西。次年加爾文來到巴塞爾參與柯柏的團隊。巴塞爾當時由改革家約翰‧奧柯蘭帕迪斯(Johannes Oecolampadius)所控制。
1536年三月加爾文發表他著名的著作「基督教要義」,為自己的信仰辯護,並闡明改革者的基要教義。有意為有志於基督教信仰者提供基要真理。這本書也揭露了他的神學。
用加爾文自己的話來說明,再清楚不過:「我的目的不過是想規範一些基本的原則,使一切(所有的人,著者註)研究宗教問題的人,能在真實虔敬中受教。」
八月他經過菲拉拉(Ferrara在意大利)及巴黎,來到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一個神聖羅馬帝國轄下,流亡者與改革者聚集的城市。九月輾轉來到日內瓦。由於許多改革者的努力,日內瓦市政當局及議會在五月已經投票決議要按照「復原派」的教義行事。九月一日27歲的加爾文應改革領袖法惹勒(William Farel 1489-1565)的熱情邀約,在聖彼得堂向一群神職人員及市民演講,為日內瓦及法語區瑞士的改革運動,點燃第一把火。
次年元月,法惹勒與法律兼神學家加爾文共同發佈「日內瓦教會組織與敬拜規範」(Article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hurch and its Worship at Geneva)巨細糜遺規定了教會如何及何時舉行聖餐,為何及如何除籍及禁領聖餐,為信仰告白捐獻的條件,聖典中會眾如何吟頌聖歌及修訂婚姻法等。
由於對捐獻的規定及法國可能攻取日內瓦,而兩人都是法國人,引起日內瓦居民的疑慮,以及日內瓦與伯恩(Bern)結盟,兩市使用統一的儀式─包括無酵餅的使用,不為兩人贊同,終致兩人被迫離開日內瓦。加爾文應斯特拉斯堡的馬丁‧布捨(Martin Bucer)及沃夫岡‧卡畢圖(Wolfgang Capito)的邀請,擔任當地法裔難民教會的堂牧。在這裡,他結識了許多新朋友,成為正式的市民,並與一位容貌動人有兩個孩子的寡婦波蕾(Idelette de Bure)結婚。
加爾文的教會會眾有4、5百人,每主日有兩堂禮拜,由他親自主持,聖餐每月一堂,他鼓勵會眾,吟唱聖歌。此時期,他又修訂擴篇及再版「基督教要義」,使之更系統化、更專業。原版文筆因針對年青人,故較簡約,新版將原來的六章擴充為七章。同時,他又動筆寫作「羅馬書詳論」(Commentary of Romans),並於1540年出版。
同年九月日內瓦重新考慮召回加爾文,這是因為:一、教會人數萎縮;二、政治氣氛改變;三、與伯恩的同盟破裂。同時,大主教薩多雷托(Jacopo Sadoleto)致函日內瓦,要求回歸羅馬教會信仰與統治。他們需要一件強而有力的回函反擊,也需要一位強而有力的領導。歷史性的文件:致「薩多雷托」(Responsio ad Sadoletum)強而有力的闡明日內瓦教會改革的立場與決心,就是在這個時空背景下產生的。九月廿一日市政委員會選派委員培林(Ami Perrin)差派特使,到歐姆斯(Worms)面見加爾文,其時他正在辯論會場發表見解。他的反應是:「我寧願死一百次,也比每天被釘十字架毀滅一百次好。」
雖然他很躊躇,還是回函,願意預備接受主的呼召。不同於首次以難民身份,逃亡至日內瓦。1541年9月13日,受到市政當局及市民的擁戴,他與家人終於又回到日內瓦。
十一月,市政府接受他的提議,通過「教會典章」(Ecclesiastical Ordinances),為改革宗眾教會奠定組織架構:一、牧者傳佈福音,並職司聖典。二、教師負責教導信徒信仰。三、長老主持訓戒。四、執事施行照顧孤寡及賙濟。在這個制度下,平信徒的代表─長老,肩負重責大任。典章中另行設立「教會法庭」(Consistoire),由長老與神職人員共同組成,規定對那些生活腐敗,怠惰放蕩,干犯戒律的人,要以愛心相勸誡,必要時才加以除籍。教會法庭僅及於教會,刑罰由政府施行。
1542年,加爾文採用斯特拉斯堡的敬拜手冊,頒佈「教會詩歌與祈禱範本」(The Form of Prayers and Church Hymns)。加爾文承認詩歌的力量,認為與讀經可以相輔相成。由於瑪若(Clement Marot)及布爾吉歐(Louis Bourgeois)兩位詩歌音樂家的加入,著名的詩歌「舊詩一百首」(the Old Hundredth)就是這時完成的。
同年,加爾文又頒佈「日內瓦教會教義問答」,內容涵蓋信仰及律法(法律)和祈禱。
自1541年至1553年逝世止,加爾文在日內瓦牧會十三年,共講道超過二千次。起初是每禮拜日兩次加週間三次,後來市政府改為每主日一次,稍後又改為主日兩次加隔週每天一次。他講道從不用講稿,每次約一小時,遺留下來的記錄不多。
加爾文在日內瓦牧會期間,反對他、教會及教會法庭的勢力,此起彼落,從未歇止。1552年二月,培林(Ami Perri曾是負責邀請他回日內瓦的委員)當選首席委員,他是反對派的領袖,加爾文以為自己已被打敗,1553年七月向市政當局請辭,政府還是婉留了他,顯示他的地位仍相當穩固。
1553年8月,在加爾文的反對下,一個著名的科學家兼流亡的宗教異議者瑟維特(Michael Sevetus極力反對三位一體論,曾被天主教異端裁判所Inquisition判罪流亡),不顧反對,潛至日內瓦。他參加了加爾文聖皮耶(St. Pierre)教堂的禮拜,當場被加爾文命人加以逮捕,並羅列各種罪狀移送法庭。幾經審問,瑟維特終於在當年10月被處以火刑。雖然加爾文提議以斬首處死。1903年加爾文派的人士在瑟維特受難的地方,建立紀念碑,以回復瑟維特的名譽並對加爾文的行為表示懺悔,說加爾文「犯了當代所通有的錯誤」。
加爾文耿耿於懷又未能實現的是教會改革者的合一團結。他曾與蘇黎世教會的布齡格(Bullinger)達成協議,(Consensus Tigurinus)。英格蘭坎特柏瑞大主教克朗姆(Thomas Cranmer)曾呼籲所有福音派教會舉行合一的大會(ecumenical synod),加爾文讚賞這個主張,告訴克朗姆他希望參加,最後是克朗姆未能付諸實施。
加爾文對英語社區最大的貢獻,是收留及庇護因瑪麗女王逼迫而逃亡歐陸的福音派信徒,他們中,最著名的領袖諾克斯(John knox)及惠汀漢(William Whittingham)所建立的改革宗教會,最後終於回傳並興盛於蘇格蘭及英格蘭,開花結果。
由於歷史的背景,加爾文在日內瓦及後來在部份瑞士所建立的教會與政府,算得上是民主代議制的政教合一的神治政治。基本上,加爾文是學院式的學者,沒有馬丁路德的公眾魅力,日內瓦可能是歐洲知識水準最高的都會,所以他承認平信徒在教會中的重要地位,而他的主張也因此得到市民的認同。他也建立社會服務的傳統,設立濟貧所,照顧弱勢的族群,到今天加爾文主義各宗派都還奉行不渝。
加爾文又建立了學校,其一是文法學校或私立學校(Grammar school or College or Schola privata),其二是高級學校叫Academie或schola publica.五年以內初級學校就有1200名學生,而高級學校有300名。前者最後改名為加爾文學院(College Calvin),後者變成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
1558年秋天,加爾文仍盡全力修編擴充基督教要義,由21章變成80章。1564年2月6日,他在聖皮耶講完最後一篇證道,就一病不起,4月24 日立完遺囑,將部份財產留給家人,其他捐贈學院。幾天以後,教會的牧師來看他,他向牧師道別並回憶他在日內瓦的生活,5月27日加爾文逝世,遺體放置於國家建物中,由於許多人前來瞻仰,這些改革者因恐被指責鼓勵對聖者的個人崇拜,次日就將他安葬在一個普通的墓園,而且並未立墓碑。
約翰‧加爾文傳 張思忠
使徒保羅、奧古斯丁與加爾文所傳的古老真理,正是今天我必須傳講的真理。其它的,對上帝、對我的良心而言,都是假的。我無法塑造真理;我知道真理不需削邊修篩。約翰諾克斯〔John Knox〕所講福音書就是我的福音書,而這個福音震動蘇格蘭全境,也必再震動英格蘭。 ─C.H.司布真(1834-92)─
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仍然是屹立不搖又勇敢的信心巨人。
剛剛好五百年前的7月10日,在法國北部一個小鎮─諾以翁(Noyon)誕生一位改變人類歷史與信仰的巨人,那 就是約翰‧加爾文(法文:簡‧加文Jean Cauvin),父親叫吉拉德‧加文是一位律師兼教會的公證人。母親叫珍妮‧法蘭珂,在約翰孩童期就去逝了。吉拉德希望三個兒子:查爾斯、約翰和安東尼都能獻身做神父。簡(即約翰‧加爾文)尤其早熟出色,十二歲即被主教聘為書記並受戒。受到一個有力的家族─蒙摩斯(Mantmors)的贊助,赴巴黎大學就讀神學,先受教於當代最權威的拉丁文教師馬修‧柯迪(Mathurin Cordier)的門下,然後進入蒙太古學院(College de Montaigu)修讀哲學。十六歲時奉父命轉學奧爾良大學(University of Oleans)讀法律。1529年他聽說人道主義律師安德烈‧阿西堤(Andrew Alciati)執教於布爾契斯大學(University of Beurges;位於巴黎附近),他便轉學該大學。人道主義是當代人文思想的顯學。
加爾文在布爾契斯大學十八個月,學會希臘文,讓他直接攻取新約原文,對他日後對新舊神學研究有決定性影響。
在這段期間,加爾文經歷了信仰的改變。事情的原因不太清楚,但在他所寫的「詩篇評論」之序言中,他說:「上帝突然感召,使我早期剛硬的心,成為一顆受教的心。」這段話的解讀,各家容或不同,但他受感召的心,和他後來與羅馬天主教會決裂,應該息息相關。
1533年,好友同時也是改革家尼古拉‧珂柏(Nicolas Cop)發表就任皇家學院演說,敦促天主教會更新與改革,觸怒當道,不得不亡命巴塞爾(Basel),加爾文因為極力為他辯護(有人說講稿是他擬的),也被追捕,不得已,四處藏匿,先是躲在朋友Louis du Tiller在安哥雷米(Anquileme)的家,後來跑回老家諾以翁及奧爾良,最後因為1534年十月的「大字報事件」(匿名的改革者在各城市張貼大字報攻擊天主教會),終至不得不出走法蘭西。次年加爾文來到巴塞爾參與柯柏的團隊。巴塞爾當時由改革家約翰‧奧柯蘭帕迪斯(Johannes Oecolampadius)所控制。
1536年三月加爾文發表他著名的著作「基督教要義」,為自己的信仰辯護,並闡明改革者的基要教義。有意為有志於基督教信仰者提供基要真理。這本書也揭露了他的神學。
用加爾文自己的話來說明,再清楚不過:「我的目的不過是想規範一些基本的原則,使一切(所有的人,著者註)研究宗教問題的人,能在真實虔敬中受教。」
八月他經過菲拉拉(Ferrara在意大利)及巴黎,來到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一個神聖羅馬帝國轄下,流亡者與改革者聚集的城市。九月輾轉來到日內瓦。由於許多改革者的努力,日內瓦市政當局及議會在五月已經投票決議要按照「復原派」的教義行事。九月一日27歲的加爾文應改革領袖法惹勒(William Farel 1489-1565)的熱情邀約,在聖彼得堂向一群神職人員及市民演講,為日內瓦及法語區瑞士的改革運動,點燃第一把火。
次年元月,法惹勒與法律兼神學家加爾文共同發佈「日內瓦教會組織與敬拜規範」(Article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hurch and its Worship at Geneva)巨細糜遺規定了教會如何及何時舉行聖餐,為何及如何除籍及禁領聖餐,為信仰告白捐獻的條件,聖典中會眾如何吟頌聖歌及修訂婚姻法等。
由於對捐獻的規定及法國可能攻取日內瓦,而兩人都是法國人,引起日內瓦居民的疑慮,以及日內瓦與伯恩(Bern)結盟,兩市使用統一的儀式─包括無酵餅的使用,不為兩人贊同,終致兩人被迫離開日內瓦。加爾文應斯特拉斯堡的馬丁‧布捨(Martin Bucer)及沃夫岡‧卡畢圖(Wolfgang Capito)的邀請,擔任當地法裔難民教會的堂牧。在這裡,他結識了許多新朋友,成為正式的市民,並與一位容貌動人有兩個孩子的寡婦波蕾(Idelette de Bure)結婚。
加爾文的教會會眾有4、5百人,每主日有兩堂禮拜,由他親自主持,聖餐每月一堂,他鼓勵會眾,吟唱聖歌。此時期,他又修訂擴篇及再版「基督教要義」,使之更系統化、更專業。原版文筆因針對年青人,故較簡約,新版將原來的六章擴充為七章。同時,他又動筆寫作「羅馬書詳論」(Commentary of Romans),並於1540年出版。
同年九月日內瓦重新考慮召回加爾文,這是因為:一、教會人數萎縮;二、政治氣氛改變;三、與伯恩的同盟破裂。同時,大主教薩多雷托(Jacopo Sadoleto)致函日內瓦,要求回歸羅馬教會信仰與統治。他們需要一件強而有力的回函反擊,也需要一位強而有力的領導。歷史性的文件:致「薩多雷托」(Responsio ad Sadoletum)強而有力的闡明日內瓦教會改革的立場與決心,就是在這個時空背景下產生的。九月廿一日市政委員會選派委員培林(Ami Perrin)差派特使,到歐姆斯(Worms)面見加爾文,其時他正在辯論會場發表見解。他的反應是:「我寧願死一百次,也比每天被釘十字架毀滅一百次好。」
雖然他很躊躇,還是回函,願意預備接受主的呼召。不同於首次以難民身份,逃亡至日內瓦。1541年9月13日,受到市政當局及市民的擁戴,他與家人終於又回到日內瓦。
十一月,市政府接受他的提議,通過「教會典章」(Ecclesiastical Ordinances),為改革宗眾教會奠定組織架構:一、牧者傳佈福音,並職司聖典。二、教師負責教導信徒信仰。三、長老主持訓戒。四、執事施行照顧孤寡及賙濟。在這個制度下,平信徒的代表─長老,肩負重責大任。典章中另行設立「教會法庭」(Consistoire),由長老與神職人員共同組成,規定對那些生活腐敗,怠惰放蕩,干犯戒律的人,要以愛心相勸誡,必要時才加以除籍。教會法庭僅及於教會,刑罰由政府施行。
1542年,加爾文採用斯特拉斯堡的敬拜手冊,頒佈「教會詩歌與祈禱範本」(The Form of Prayers and Church Hymns)。加爾文承認詩歌的力量,認為與讀經可以相輔相成。由於瑪若(Clement Marot)及布爾吉歐(Louis Bourgeois)兩位詩歌音樂家的加入,著名的詩歌「舊詩一百首」(the Old Hundredth)就是這時完成的。
同年,加爾文又頒佈「日內瓦教會教義問答」,內容涵蓋信仰及律法(法律)和祈禱。
自1541年至1553年逝世止,加爾文在日內瓦牧會十三年,共講道超過二千次。起初是每禮拜日兩次加週間三次,後來市政府改為每主日一次,稍後又改為主日兩次加隔週每天一次。他講道從不用講稿,每次約一小時,遺留下來的記錄不多。
加爾文在日內瓦牧會期間,反對他、教會及教會法庭的勢力,此起彼落,從未歇止。1552年二月,培林(Ami Perri曾是負責邀請他回日內瓦的委員)當選首席委員,他是反對派的領袖,加爾文以為自己已被打敗,1553年七月向市政當局請辭,政府還是婉留了他,顯示他的地位仍相當穩固。
1553年8月,在加爾文的反對下,一個著名的科學家兼流亡的宗教異議者瑟維特(Michael Sevetus極力反對三位一體論,曾被天主教異端裁判所Inquisition判罪流亡),不顧反對,潛至日內瓦。他參加了加爾文聖皮耶(St. Pierre)教堂的禮拜,當場被加爾文命人加以逮捕,並羅列各種罪狀移送法庭。幾經審問,瑟維特終於在當年10月被處以火刑。雖然加爾文提議以斬首處死。1903年加爾文派的人士在瑟維特受難的地方,建立紀念碑,以回復瑟維特的名譽並對加爾文的行為表示懺悔,說加爾文「犯了當代所通有的錯誤」。
加爾文耿耿於懷又未能實現的是教會改革者的合一團結。他曾與蘇黎世教會的布齡格(Bullinger)達成協議,(Consensus Tigurinus)。英格蘭坎特柏瑞大主教克朗姆(Thomas Cranmer)曾呼籲所有福音派教會舉行合一的大會(ecumenical synod),加爾文讚賞這個主張,告訴克朗姆他希望參加,最後是克朗姆未能付諸實施。
加爾文對英語社區最大的貢獻,是收留及庇護因瑪麗女王逼迫而逃亡歐陸的福音派信徒,他們中,最著名的領袖諾克斯(John knox)及惠汀漢(William Whittingham)所建立的改革宗教會,最後終於回傳並興盛於蘇格蘭及英格蘭,開花結果。
由於歷史的背景,加爾文在日內瓦及後來在部份瑞士所建立的教會與政府,算得上是民主代議制的政教合一的神治政治。基本上,加爾文是學院式的學者,沒有馬丁路德的公眾魅力,日內瓦可能是歐洲知識水準最高的都會,所以他承認平信徒在教會中的重要地位,而他的主張也因此得到市民的認同。他也建立社會服務的傳統,設立濟貧所,照顧弱勢的族群,到今天加爾文主義各宗派都還奉行不渝。
加爾文又建立了學校,其一是文法學校或私立學校(Grammar school or College or Schola privata),其二是高級學校叫Academie或schola publica.五年以內初級學校就有1200名學生,而高級學校有300名。前者最後改名為加爾文學院(College Calvin),後者變成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
1558年秋天,加爾文仍盡全力修編擴充基督教要義,由21章變成80章。1564年2月6日,他在聖皮耶講完最後一篇證道,就一病不起,4月24 日立完遺囑,將部份財產留給家人,其他捐贈學院。幾天以後,教會的牧師來看他,他向牧師道別並回憶他在日內瓦的生活,5月27日加爾文逝世,遺體放置於國家建物中,由於許多人前來瞻仰,這些改革者因恐被指責鼓勵對聖者的個人崇拜,次日就將他安葬在一個普通的墓園,而且並未立墓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