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be Chang
One of the most famous nomadic tribe in Arab and North Africa is Bedouim. If you are entertained in their black tent and serving with a small cup of coffee, don’t worry, that means you are absolutely most welcomed. On the contrary, if you are serving with a big cup of coffee, that means, get drink quickly and get away!
No Scars, No Stars
You have to believe it. Unless there is nobody except you want to be a star, you have to believe it. Think about the quarter-back, holding the ball, wants to make assault upon thousands of opponents to touch-down. And the numbers of your scars will be direct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s of people who have the same dreams with you. Fortunately, there is a saying: There is no regret, there is no life. Look up what you have achieved rather then look back what you have lost.
Today is made –up by whole life
Alexandre Dumas pere was asked why he was so easy and enjoying his old age. He refute without agreeableness,” I have spent all the time of my life to live for today!”
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G弦之歌
張思忠 作
by Abraham S.C. Chang
J.S.Bach(1685-1750) G弦之歌(Air on the G string) BWV1068(1730-1731)
以下是個有趣的假設命題:
如果人類的所有音樂必須毀棄,只能留下一個人的作品,重新開始,你認為什麼人的音樂應該被留下來?
大提琴家馬友友說,應該留下莫札特的音樂。我們大同扶輪社社友鋼琴家Keys則認為是J.S.巴哈的音樂。我想,大部分的鋼琴家與學習鋼琴的人以及一半的音樂愛好者都支持Keys的選擇。
十六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約三百年間,在德國至少有八十位音樂家姓巴哈,而且可共同追溯至一位名叫維特.巴哈(Viet Bach)的先祖。他於1540年代左右從波西米亞(現今的捷克之中部或東部)遷居德國的中部。他的職業是麵包師傅,但擅長演奏一種類似魯特琴的樂器。
1685年3月21日維特的第四代曾孫,時任埃森納赫(Eisenach)聖喬治教堂管風琴師的約翰.安布羅修.巴哈(Johann Ambrosius Bach)的妻子Maria Elisabetha Lammerhirt Bach生了一個最小的男丁,取名叫做約翰.賽巴斯欽.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他是人類音樂世界裡最閃亮的晨星,指引並啟蒙後世的音樂家,奠定了音樂發展的基石的J.S.Bach。
1685年世界誕生了三位音樂曠世奇才。除了J.S.Bach以外 ,在義大利誕生了一位歌劇作家D.史卡拉第(D.Scarlatti),而在日耳曼的哈勒,則誕生一位日後在倫敦揚名立萬的神劇音樂家韓德爾(G.F.Handel)。而小提琴組曲“四季”的作曲家韋瓦第(Vivaldi),則剛好七歲,而歌劇及清唱劇作曲家泰雷曼則只有四歲。
這個時期的日耳曼,比起“光榮革命”的英國與民權思想的法蘭西,仍然是草莽無文的社會,由許多的專制王侯割據,以高壓的方法統治各自的領地。任何理性、民主與革新的市民主義思潮,都被嚴厲的打壓。唯一完成的啟蒙運動就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德文的聖經已經藉由印刷術普遍流行日耳曼語系人民。自由、理性與理想主義的種子已經撒下,不久歌德、萊布尼茲、康德,就開始發芽。
巴哈的音樂是由父親與叔叔啟蒙,父親教導他拉小提琴及演奏大提琴,叔叔則教他彈風琴。1735年巴哈起草其家譜,標題是:「音樂世家巴哈家族之起源」。巴哈母親1694年去世,九個月以後父親也病故。這個十歲的小孤兒於是被帶到大他14歲,時任歐都芙(Ohrdruf)馬可教堂風琴師的大哥家。他學習抄寫、研究及表演音樂,顯然從他的大哥接受了相當多有價值的教導。巴哈的大哥正是約翰.巴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的入門弟子。經由大哥J.C巴哈,他可能接觸了不少的義大利及南德的音樂。
巴哈的為人與個性,可以從他少年時著名的事蹟得到印證。1703年起巴哈在安城(Arnstadt)的新教堂任管風琴師,1705年他聽說在北德呂貝克聖瑪麗亞大教堂的首席管風琴師,丹麥籍的前輩大師巴克斯烏德(Dietrich Buxtehude,約1637-1707),定期開放教堂舉行公開音樂會(Abendmusic)。巴克斯泰烏德寫作不少清唱劇和詠嘆調及一些神劇,極為出名,當時已經68 歲,正在尋找繼承人,聽說其中之一的條件就是要娶他的女兒。於是巴哈請了三週的假,徒步走了兩百五十英里(超過400公里)前往聆聽他的演奏。結果巴哈在呂貝克停留三個月,巴克斯泰烏德的職位沒接成,他的女兒也沒娶到。畢竟,飯可以任意吃,而老婆是不能隨便娶的。(巴克斯泰烏德的女兒是出名的醜女。)回到安城,被雇主嚴厲的訓誡一番當然是免不了的。
1708年巴哈輾轉來到了威瑪(Weimar)任恩斯特公爵的宮廷管風琴師。令人欣喜的是,公爵非常欣賞他的演奏,並鼓勵他作曲。巴哈夫婦在威瑪九年,並生下六個孩子,其中兩人W.F.巴哈(1710年生)與C.P.E.巴哈(1714年生)成為作曲家。1720年夫人驟然去世,次年巴哈再婚,新娘是他的新雇主柯登的李奧波德親王宮廷女歌手安娜.瑪格達蕾娜(Anna Magdalena)。兩人生活美滿幸福共生了十三個子女,其中六名長大成年。其中兩名J.C.F.巴哈與J.C.巴哈以作曲家成名。
巴哈一生勤奮作曲,又活得夠長(65歲,在當時代而言,算相當長壽。)所以作品可說汗牛充棟。由於巴哈並未熱衷出版自己的作品,所以有一部分已佚散,幸虧老婆賢慧,將大部分的作品保存儲藏。巴哈的受難曲據推測應有五部,目前留下三部;彌撒曲五首、神劇三首、六首奏鳴曲、六首前奏曲與賦格曲。此外兩冊平均律鋼琴曲集,六首英國組曲、六首法國組曲、及鋼琴練習曲、二聲部與三聲部創意曲、半音幻想曲與賦格曲;外加“郭德寶變奏曲”。管弦樂的作品有四首組曲,“布蘭登堡協奏曲”六首外加其他協奏曲。
G弦之歌(Air on the G string)原出於巴哈第BWV 1068號作品Orchestral Suite No.3 in D major,特為巴哈的贊助人(雇主)李奧波德親王而作。十九世紀末期,小提琴家August Wilhelmj為之重新安排成小提琴與鋼琴合奏,並將調性由D大調降為C大調,如此Wilhelmj便能由一條最富音樂性的G弦上演奏此曲,從此這段作品便被改名為G弦之歌。
經過改調之後,通常這一擁有非常柔和優美又恬靜特質的樂段都被特別挑出單獨演奏,因為組曲其他部分是快速而精力充沛的舞曲,夾雜聆賞,就顯得有些扦格了。
由於這一首作品,曲調優美,許多電視影集及電影如007中“The Spy who loves me”等不下二十部都取用這首樂曲。多年前台灣省立交響樂團,即以此樂曲為該團團歌,每逢演出,必奏此曲。改為國立台交後不知是否仍沿舊慣,則不得而知。
J.S.巴哈的偉大,不可勝數,僅以音樂家Chris Craker的讚詞以為總結:
今日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推崇巴哈為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並稱其音樂為“絕對音樂”(pure music)。他的作品神聖莊嚴而不失學術基礎,具有獨特的特質及精神。...他寫作鍵盤樂及合唱曲的技巧更是對其後的作曲家影響至鉅,今日復然。他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改革者及天才。
by Abraham S.C. Chang
J.S.Bach(1685-1750) G弦之歌(Air on the G string) BWV1068(1730-1731)
以下是個有趣的假設命題:
如果人類的所有音樂必須毀棄,只能留下一個人的作品,重新開始,你認為什麼人的音樂應該被留下來?
大提琴家馬友友說,應該留下莫札特的音樂。我們大同扶輪社社友鋼琴家Keys則認為是J.S.巴哈的音樂。我想,大部分的鋼琴家與學習鋼琴的人以及一半的音樂愛好者都支持Keys的選擇。
十六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約三百年間,在德國至少有八十位音樂家姓巴哈,而且可共同追溯至一位名叫維特.巴哈(Viet Bach)的先祖。他於1540年代左右從波西米亞(現今的捷克之中部或東部)遷居德國的中部。他的職業是麵包師傅,但擅長演奏一種類似魯特琴的樂器。
1685年3月21日維特的第四代曾孫,時任埃森納赫(Eisenach)聖喬治教堂管風琴師的約翰.安布羅修.巴哈(Johann Ambrosius Bach)的妻子Maria Elisabetha Lammerhirt Bach生了一個最小的男丁,取名叫做約翰.賽巴斯欽.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他是人類音樂世界裡最閃亮的晨星,指引並啟蒙後世的音樂家,奠定了音樂發展的基石的J.S.Bach。
1685年世界誕生了三位音樂曠世奇才。除了J.S.Bach以外 ,在義大利誕生了一位歌劇作家D.史卡拉第(D.Scarlatti),而在日耳曼的哈勒,則誕生一位日後在倫敦揚名立萬的神劇音樂家韓德爾(G.F.Handel)。而小提琴組曲“四季”的作曲家韋瓦第(Vivaldi),則剛好七歲,而歌劇及清唱劇作曲家泰雷曼則只有四歲。
這個時期的日耳曼,比起“光榮革命”的英國與民權思想的法蘭西,仍然是草莽無文的社會,由許多的專制王侯割據,以高壓的方法統治各自的領地。任何理性、民主與革新的市民主義思潮,都被嚴厲的打壓。唯一完成的啟蒙運動就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德文的聖經已經藉由印刷術普遍流行日耳曼語系人民。自由、理性與理想主義的種子已經撒下,不久歌德、萊布尼茲、康德,就開始發芽。
巴哈的音樂是由父親與叔叔啟蒙,父親教導他拉小提琴及演奏大提琴,叔叔則教他彈風琴。1735年巴哈起草其家譜,標題是:「音樂世家巴哈家族之起源」。巴哈母親1694年去世,九個月以後父親也病故。這個十歲的小孤兒於是被帶到大他14歲,時任歐都芙(Ohrdruf)馬可教堂風琴師的大哥家。他學習抄寫、研究及表演音樂,顯然從他的大哥接受了相當多有價值的教導。巴哈的大哥正是約翰.巴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的入門弟子。經由大哥J.C巴哈,他可能接觸了不少的義大利及南德的音樂。
巴哈的為人與個性,可以從他少年時著名的事蹟得到印證。1703年起巴哈在安城(Arnstadt)的新教堂任管風琴師,1705年他聽說在北德呂貝克聖瑪麗亞大教堂的首席管風琴師,丹麥籍的前輩大師巴克斯烏德(Dietrich Buxtehude,約1637-1707),定期開放教堂舉行公開音樂會(Abendmusic)。巴克斯泰烏德寫作不少清唱劇和詠嘆調及一些神劇,極為出名,當時已經68 歲,正在尋找繼承人,聽說其中之一的條件就是要娶他的女兒。於是巴哈請了三週的假,徒步走了兩百五十英里(超過400公里)前往聆聽他的演奏。結果巴哈在呂貝克停留三個月,巴克斯泰烏德的職位沒接成,他的女兒也沒娶到。畢竟,飯可以任意吃,而老婆是不能隨便娶的。(巴克斯泰烏德的女兒是出名的醜女。)回到安城,被雇主嚴厲的訓誡一番當然是免不了的。
1708年巴哈輾轉來到了威瑪(Weimar)任恩斯特公爵的宮廷管風琴師。令人欣喜的是,公爵非常欣賞他的演奏,並鼓勵他作曲。巴哈夫婦在威瑪九年,並生下六個孩子,其中兩人W.F.巴哈(1710年生)與C.P.E.巴哈(1714年生)成為作曲家。1720年夫人驟然去世,次年巴哈再婚,新娘是他的新雇主柯登的李奧波德親王宮廷女歌手安娜.瑪格達蕾娜(Anna Magdalena)。兩人生活美滿幸福共生了十三個子女,其中六名長大成年。其中兩名J.C.F.巴哈與J.C.巴哈以作曲家成名。
巴哈一生勤奮作曲,又活得夠長(65歲,在當時代而言,算相當長壽。)所以作品可說汗牛充棟。由於巴哈並未熱衷出版自己的作品,所以有一部分已佚散,幸虧老婆賢慧,將大部分的作品保存儲藏。巴哈的受難曲據推測應有五部,目前留下三部;彌撒曲五首、神劇三首、六首奏鳴曲、六首前奏曲與賦格曲。此外兩冊平均律鋼琴曲集,六首英國組曲、六首法國組曲、及鋼琴練習曲、二聲部與三聲部創意曲、半音幻想曲與賦格曲;外加“郭德寶變奏曲”。管弦樂的作品有四首組曲,“布蘭登堡協奏曲”六首外加其他協奏曲。
G弦之歌(Air on the G string)原出於巴哈第BWV 1068號作品Orchestral Suite No.3 in D major,特為巴哈的贊助人(雇主)李奧波德親王而作。十九世紀末期,小提琴家August Wilhelmj為之重新安排成小提琴與鋼琴合奏,並將調性由D大調降為C大調,如此Wilhelmj便能由一條最富音樂性的G弦上演奏此曲,從此這段作品便被改名為G弦之歌。
經過改調之後,通常這一擁有非常柔和優美又恬靜特質的樂段都被特別挑出單獨演奏,因為組曲其他部分是快速而精力充沛的舞曲,夾雜聆賞,就顯得有些扦格了。
由於這一首作品,曲調優美,許多電視影集及電影如007中“The Spy who loves me”等不下二十部都取用這首樂曲。多年前台灣省立交響樂團,即以此樂曲為該團團歌,每逢演出,必奏此曲。改為國立台交後不知是否仍沿舊慣,則不得而知。
J.S.巴哈的偉大,不可勝數,僅以音樂家Chris Craker的讚詞以為總結:
今日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推崇巴哈為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並稱其音樂為“絕對音樂”(pure music)。他的作品神聖莊嚴而不失學術基礎,具有獨特的特質及精神。...他寫作鍵盤樂及合唱曲的技巧更是對其後的作曲家影響至鉅,今日復然。他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改革者及天才。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第五號—皇帝
by Abe Chang
Piano Concerto No.5 in E flat, Op.73
公元1809年,拿破崙大軍入侵奧地利,兵臨維也納。作為一名愛國的音樂家,貝多芬極其焦慮與忿怒。當時維也納城裏城外均陷入砲火之中,不知應該說是大幸或不幸,其時,貝多芬的耳疾已極嚴重,無法聽到戶外的隆隆砲聲。他的靈感卻排山倒海而來,樂思如泉湧,絲毫不受戰事干擾,創作了「英雄」、「命運」及這首「皇帝」鋼琴協奏曲。
如果你經歷一天的辛勤工作,回到家裡,極其疲累,不妨聽聽這首協奏曲,一定可以立刻滌淨身心,使心靈與身體得到復甦。因為它是如此的鏗鏘有力,鼓勵你、振奮你!
其實與“月光奏鳴曲"一樣,這首作品是絕對音樂,貝多芬原來並未附加標題。“皇帝"一詞不知從何開始,變成它的標題,而且大大流行於英語系的世界裡。
這一首的特色,會讓人很明顯的感覺到鋼琴與管弦樂團是既合作又競爭,雙方都有很多獨奏的機會,它們時而低鳴細語,時而高亢興奮,互相競逐,互相角力又互相提攜,好像在梳耙你的心靈,讓耳朵得前所未有的享受和滿足。
公元2007年十月澳洲廣播公司主持公開票選史上最受歡迎100首古典協奏曲。“皇帝"協奏曲榮膺第一名。
貝多芬創作本曲時,年三十九歲,正是他創作與生命的巔峰。題獻給他的贊助人也是他的學生魯道夫公爵。1811年十一月在萊比錫布商大廈首演。全曲分三樂章,即第一樂章快板;第二樂章B大調慢板稍快一點;第三樂章迴旋曲,快板但不應太急。難得的是,三個樂章都很精彩。貝多芬獨特的作曲風格與曲式已經成熟的表現在這首作品。
There are so many good pianists ever played this beautiful music. We are going to present you the performance of one of the best Beethoven specialists and the greatest musician of the 20th century. He is a Canadian pianist-Glenn Gould (1932-1982).
最甜蜜的結婚禮物-卡農組曲
by Abe Chang
Johann Pachelbel(1653-1706) Canon in D Major(1680-1690)
假設有一天,地球已經統一成為一個聯合國,而你被選為聯合國的總統,並且要代表地球上的人類,向外星系的生物或外星人(Aliens)發射太空梭,並介紹人類的文明中,有音樂這個奇妙的東西,你準備以哪一首音樂作為代表呢?巴哈的音樂?莫札特的音樂?貝多芬的音樂?或是貓王艾維普里斯萊的音樂呢?
1977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重721.9公斤,人類第一枚無人宇宙太空船-航海家一號(Voyager I),飛往外太空探索其他星球的生物。截至2008年五月Voyager I已飛離太陽160億公里,超越太陽系,直奔浩瀚無垠的銀河系裡面。船內搭載各種可以代表人類文明的產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達文西的人體分解圖及約翰.帕海貝爾的卡農組曲。
約翰.帕海貝爾是巴洛克時代後期的管風琴家兼作曲家。1653年生於紐倫堡(Nuremberg)一個酒商Johann Hans Pachelbel的家裡。早年(1669年)曾就讀於阿特朵芙大學(University of Altdorf)並兼任St. Lorenz教堂風琴師。一年後轉往瑞根堡(Regensburg)的Gymnasium Poeticum就讀,並受教於當地音樂名家Kaspar Prentz, 帕海貝爾的音樂因此深受當時義大利及天主教音樂之影響。
1677年帕海貝爾擔任薩克遜.艾森納赫(Saxe-Eisennach)公爵約翰喬治一世的宮廷管風琴師。期間結識了當地的音樂家-巴哈家族中的約翰.安布勞修斯.巴哈及約翰.克里斯多.巴哈孿生兄弟俩人(1645-1693)。前者正是當時尚未出生,但後來被尊稱為音樂之父的J.S巴哈的父親,後者是他的叔叔。1678年的帕海貝爾並擔任安布勞修斯大女兒Johanna Juditha 的教父並成了其長子也叫克里斯多(1671-1721)的音樂老師。帕海貝爾居住在艾福特(Erfurt)12年之久。“頌讚前奏曲”(Chorale Prelude)為其後期代表作,並奠定了他的日耳曼風琴作曲家的崇高地位。
相傳,1694年10月23日,前帕海貝爾的鍵盤音樂學生,即安布羅修斯(Johann Ambrosius Bach)長子,也就是J.S.巴哈的大哥(J.S.巴哈九歲喪父後 ,既投靠其養育及教導音樂。)時任歐都芙(Ohrdruf)聖米蓋教堂風琴師的克里斯多即將結婚,帕海貝爾於是帶著幾位音樂家前往祝福,當場演奏,並將卡農組曲與吉格舞曲(Gigue)贈送克里斯多和他的新娘。據信,這也是一場古典音樂盛會,因為這可能就是當時年近九歲的約翰.賽巴斯欽.巴哈與帕海貝爾的第一次接觸。
D大調卡農組曲,通常都配合同調的吉格(Gigue)舞曲組成一套室內樂。由3支小提琴及一支低音提琴(Basso Continuo)輪流合奏。(Canon卡農一詞不是樂曲名字,而是輪奏(唱)的意思。)首先由低音提琴奏出do-so-la-me-fa-do-fa-so和弦,(然後繼續一成不變的重複演奏27次)。接著由三把小提琴以每把相差2小節輪流奏出相同的七小節的旋律進行。由於旋律只有兩種,並以波浪狀的秩序進行。因為和弦是如此和諧優美,旋律悅耳動聽,所以,雖然沒有洶湧的浪濤,整曲卻是飽含能量,不斷前進。
巴洛克音樂家與他們的音樂到了18世紀,古典樂派興起後,很快式微,並被世人遺忘。卡農組曲與吉格舞曲也遭逢相同命運,直到1970年代,由法國知名指揮家Jean Francois Paillard以自己的樂團演奏並予錄音發行於世,始大大喚起世人的注意。
今天許多音樂家將卡農組曲改編或變奏,甚至譜成流行音樂。南韓Funtwo流行樂團使用電吉他在youtube上演奏台灣人Jerry編曲的搖滾版D大調卡農,曾吸引二千萬次以上點閱。電影凡夫俗子採用為配樂。而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鋼琴獨奏,則採用George-Wiston的變奏曲版本,曾風靡一時。
Johann Pachelbel(1653-1706) Canon in D Major(1680-1690)
假設有一天,地球已經統一成為一個聯合國,而你被選為聯合國的總統,並且要代表地球上的人類,向外星系的生物或外星人(Aliens)發射太空梭,並介紹人類的文明中,有音樂這個奇妙的東西,你準備以哪一首音樂作為代表呢?巴哈的音樂?莫札特的音樂?貝多芬的音樂?或是貓王艾維普里斯萊的音樂呢?
1977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重721.9公斤,人類第一枚無人宇宙太空船-航海家一號(Voyager I),飛往外太空探索其他星球的生物。截至2008年五月Voyager I已飛離太陽160億公里,超越太陽系,直奔浩瀚無垠的銀河系裡面。船內搭載各種可以代表人類文明的產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達文西的人體分解圖及約翰.帕海貝爾的卡農組曲。
約翰.帕海貝爾是巴洛克時代後期的管風琴家兼作曲家。1653年生於紐倫堡(Nuremberg)一個酒商Johann Hans Pachelbel的家裡。早年(1669年)曾就讀於阿特朵芙大學(University of Altdorf)並兼任St. Lorenz教堂風琴師。一年後轉往瑞根堡(Regensburg)的Gymnasium Poeticum就讀,並受教於當地音樂名家Kaspar Prentz, 帕海貝爾的音樂因此深受當時義大利及天主教音樂之影響。
1677年帕海貝爾擔任薩克遜.艾森納赫(Saxe-Eisennach)公爵約翰喬治一世的宮廷管風琴師。期間結識了當地的音樂家-巴哈家族中的約翰.安布勞修斯.巴哈及約翰.克里斯多.巴哈孿生兄弟俩人(1645-1693)。前者正是當時尚未出生,但後來被尊稱為音樂之父的J.S巴哈的父親,後者是他的叔叔。1678年的帕海貝爾並擔任安布勞修斯大女兒Johanna Juditha 的教父並成了其長子也叫克里斯多(1671-1721)的音樂老師。帕海貝爾居住在艾福特(Erfurt)12年之久。“頌讚前奏曲”(Chorale Prelude)為其後期代表作,並奠定了他的日耳曼風琴作曲家的崇高地位。
相傳,1694年10月23日,前帕海貝爾的鍵盤音樂學生,即安布羅修斯(Johann Ambrosius Bach)長子,也就是J.S.巴哈的大哥(J.S.巴哈九歲喪父後 ,既投靠其養育及教導音樂。)時任歐都芙(Ohrdruf)聖米蓋教堂風琴師的克里斯多即將結婚,帕海貝爾於是帶著幾位音樂家前往祝福,當場演奏,並將卡農組曲與吉格舞曲(Gigue)贈送克里斯多和他的新娘。據信,這也是一場古典音樂盛會,因為這可能就是當時年近九歲的約翰.賽巴斯欽.巴哈與帕海貝爾的第一次接觸。
D大調卡農組曲,通常都配合同調的吉格(Gigue)舞曲組成一套室內樂。由3支小提琴及一支低音提琴(Basso Continuo)輪流合奏。(Canon卡農一詞不是樂曲名字,而是輪奏(唱)的意思。)首先由低音提琴奏出do-so-la-me-fa-do-fa-so和弦,(然後繼續一成不變的重複演奏27次)。接著由三把小提琴以每把相差2小節輪流奏出相同的七小節的旋律進行。由於旋律只有兩種,並以波浪狀的秩序進行。因為和弦是如此和諧優美,旋律悅耳動聽,所以,雖然沒有洶湧的浪濤,整曲卻是飽含能量,不斷前進。
巴洛克音樂家與他們的音樂到了18世紀,古典樂派興起後,很快式微,並被世人遺忘。卡農組曲與吉格舞曲也遭逢相同命運,直到1970年代,由法國知名指揮家Jean Francois Paillard以自己的樂團演奏並予錄音發行於世,始大大喚起世人的注意。
今天許多音樂家將卡農組曲改編或變奏,甚至譜成流行音樂。南韓Funtwo流行樂團使用電吉他在youtube上演奏台灣人Jerry編曲的搖滾版D大調卡農,曾吸引二千萬次以上點閱。電影凡夫俗子採用為配樂。而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鋼琴獨奏,則採用George-Wiston的變奏曲版本,曾風靡一時。
優美的小提琴協奏曲
by Abe Chan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dy (1809-1847)-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64(1844)
幾年前在舊金山有一項統計,在古典音樂電台所播放的音樂中,播出最多,同時也是聽眾最歡迎的音樂是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的作品。而他的所有作品中,就以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第64號)最為西方知識份子所喜愛。
許多的小提琴演奏家,都以演出此曲為榮,著名的海菲茲(Jascha Heifets)就是在七歲時首次公演這首作品。因此,它也是自古以來,小提琴演奏會裡重要的曲目之一。
孟德爾頌在1838年二十七歲時,就為他的天才好朋友,小提琴家斐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開始創作這首協奏曲。他極其慎重,費盡心思,仔細研究,並屢次徵詢大衛的意見,前前後後反覆推敲,共費時六年才完成。1845年三月十三日於萊比錫布商大廈由大衛執琴首演,可以稱之為浪漫時期首要小提琴協奏曲,影響後世許多的作曲家。儘管本曲保留傳統曲式(traditional form),分三個快-慢-快結構的樂章,其中卻涵蘊相當多的創舉。包括一出場小提琴立即切入;而三個樂章也美妙的連結,幾乎不分段落;樂曲的長度也非常適中。
孟德爾頌的作品,大都技巧艱深,格調高貴。唯獨這首協奏曲,卻是甜美柔潤,有如巧克力加奶油。甚至有些女性化般的旖旎多姿,纏綿悱惻,難怪許多女性樂迷特別鍾愛這首作品。
然而,如果你常常聆聽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可能也會感受到它另有一面悽惻的味道。有如莫札特的作品,常隱藏著陰暗的一面一樣,這首降E調小提琴協奏曲,也常常觸動我們內心哀惋悽美的感受。
鋼琴與指揮家畢羅(Hans von Biilow)稱孟德爾頌是莫札特之後,最完美的曲式大使。古典的傳統加上浪漫的熱情在他的作品中完美結合,賦予他的作品一種詩意的典雅。而這首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更是孟德爾頌的代表作,與貝多芬、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的協奏曲並稱為舉世最著名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匈牙利小提琴家及作曲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在1906年他的生日宴會上,告訴他的朋友說:日耳曼民族有四首小提琴協奏曲:最棒的當然是貝多芬的作品;就嚴肅而言,最接近前者的是布拉姆斯;而布魯赫(Max Bruch)的作品是四人中最豐富迷人的;但是,最貼心又真摯的,非孟德爾頌莫屬。
幾年前在舊金山有一項統計,在古典音樂電台所播放的音樂中,播出最多,同時也是聽眾最歡迎的音樂是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的作品。而他的所有作品中,就以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第64號)最為西方知識份子所喜愛。
許多的小提琴演奏家,都以演出此曲為榮,著名的海菲茲(Jascha Heifets)就是在七歲時首次公演這首作品。因此,它也是自古以來,小提琴演奏會裡重要的曲目之一。
孟德爾頌在1838年二十七歲時,就為他的天才好朋友,小提琴家斐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開始創作這首協奏曲。他極其慎重,費盡心思,仔細研究,並屢次徵詢大衛的意見,前前後後反覆推敲,共費時六年才完成。1845年三月十三日於萊比錫布商大廈由大衛執琴首演,可以稱之為浪漫時期首要小提琴協奏曲,影響後世許多的作曲家。儘管本曲保留傳統曲式(traditional form),分三個快-慢-快結構的樂章,其中卻涵蘊相當多的創舉。包括一出場小提琴立即切入;而三個樂章也美妙的連結,幾乎不分段落;樂曲的長度也非常適中。
孟德爾頌的作品,大都技巧艱深,格調高貴。唯獨這首協奏曲,卻是甜美柔潤,有如巧克力加奶油。甚至有些女性化般的旖旎多姿,纏綿悱惻,難怪許多女性樂迷特別鍾愛這首作品。
然而,如果你常常聆聽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可能也會感受到它另有一面悽惻的味道。有如莫札特的作品,常隱藏著陰暗的一面一樣,這首降E調小提琴協奏曲,也常常觸動我們內心哀惋悽美的感受。
鋼琴與指揮家畢羅(Hans von Biilow)稱孟德爾頌是莫札特之後,最完美的曲式大使。古典的傳統加上浪漫的熱情在他的作品中完美結合,賦予他的作品一種詩意的典雅。而這首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更是孟德爾頌的代表作,與貝多芬、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的協奏曲並稱為舉世最著名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匈牙利小提琴家及作曲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在1906年他的生日宴會上,告訴他的朋友說:日耳曼民族有四首小提琴協奏曲:最棒的當然是貝多芬的作品;就嚴肅而言,最接近前者的是布拉姆斯;而布魯赫(Max Bruch)的作品是四人中最豐富迷人的;但是,最貼心又真摯的,非孟德爾頌莫屬。
1947年音樂時代(倫敦)評論:“孟德爾頌神來之筆,深為世人所讚賞與欽佩,他是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和莫札特與拉威爾一樣,深知該用多少音符,及用在何處。”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by Abe Chang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1896)
Richard Strauss(1864-1949)交響詩作品30號
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曉得它的來龍去脈,卻都很熟悉這首樂曲—理查.史特勞斯作品30號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樂段的“黎明”。
這首交響詩(Tone poem)共分九個樂段,首樂段(引樂),史特勞斯稱為“黎明”(Sunrise),可是響徹寰宇的音樂。1968年大導演史坦利.庫布理克電影“2001年太空漫遊”推出,一出場,全場一片黑暗寧靜(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所有觀眾無不屏息等待,冷不防,突然響起如雷般轟然巨響,所有管弦樂齊聲演奏,整個電影院驚天動地響起“黎明”,銀幕上倏然明亮,出現從太空中看地球的黎明畫面。如此氣壯山河,如同全宇宙發出的音樂,連最煩躁焦慮的人,都被磅礡的音樂震懾而發出讚嘆之聲。(事實上,搖滾歌王艾維.普里斯萊及職業摔跤家理克.弗萊尔(Ric Flair)出場表演時都用這一段作為引樂。)
理查.史特勞斯1864年出生於音樂世家,父親是宮廷歌劇院法國號首席,也是他的啟蒙老師,從六歲開始作曲,終其一生(逝於1949年享年85歲),從未稍息。
交響詩的主角查拉圖斯特拉又名瑣羅亞斯德(Zoroaster),約在亞歷山大征服波斯之前(西元前628年-前551年)出生於波斯東北,他創立了一個多神教;中文名叫祅教,第六、七世紀時盛行於伊朗中東地區,甚至傳至中國。他的波斯名就叫Avestan Zarat-ustra。在他的詩與信仰中,提倡宇宙善、惡二元論。善即asa(真理),惡即druj(謊言)兩者互相交戰。其教理包括Ahura Mazda(何謂真理asa),創造(彼為asa),存在(此即asa)及自由意志(Free Will),其哲學影響深遠。在古希臘與羅馬的哲學思想中,都可以發現它的元素。
德國哲學家尼采是個無神論者,他寫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並不是歷史書,而是藉古諷今,完全是在發揮他的“超人”哲學。所以他的副標題是“勝者全拿之書”(A Book for All and None)。書中最有名的宣示是“God is dead”強調他“意志力量”的觀念。在書的結尾他宣示:
哦,人類你要當心
深淵的午夜宣示甚麼
我正好眠
從夢的深淵中我覺醒我宣誓
世界陷落深淵中
比任何白日經歷還要深沉
深淵是它的悲痛
歡樂吧,深淵未到痛苦已臨
悲痛哀求:行動!
但,所有的歡樂需要永恆
需要深深的,需要深深的永恆
於是查拉圖斯特拉經過十年的山中修為,在輕輕的法國號中,象徵太陽即將升起,而他頓悟了人生哲理,必須轟轟烈烈的下山,向世人宣示他震驚寰宇的“超人哲學"(此時大鼓、銅管與弦樂起鳴太陽的光與熱全部爆發。這就是“日出”。
理查.史特勞斯解釋他的音樂說“我不是用音樂把尼采的文章翻譯出來,而是以音樂表達他的哲學思想”。
Richard Strass was not a relatives of the Johann Strass family. He was considered the last door- keeper of the Romantic Music. He was respected by many modern musicians, including Glenn Gould.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1896)
Richard Strauss(1864-1949)交響詩作品30號
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曉得它的來龍去脈,卻都很熟悉這首樂曲—理查.史特勞斯作品30號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樂段的“黎明”。
這首交響詩(Tone poem)共分九個樂段,首樂段(引樂),史特勞斯稱為“黎明”(Sunrise),可是響徹寰宇的音樂。1968年大導演史坦利.庫布理克電影“2001年太空漫遊”推出,一出場,全場一片黑暗寧靜(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所有觀眾無不屏息等待,冷不防,突然響起如雷般轟然巨響,所有管弦樂齊聲演奏,整個電影院驚天動地響起“黎明”,銀幕上倏然明亮,出現從太空中看地球的黎明畫面。如此氣壯山河,如同全宇宙發出的音樂,連最煩躁焦慮的人,都被磅礡的音樂震懾而發出讚嘆之聲。(事實上,搖滾歌王艾維.普里斯萊及職業摔跤家理克.弗萊尔(Ric Flair)出場表演時都用這一段作為引樂。)
理查.史特勞斯1864年出生於音樂世家,父親是宮廷歌劇院法國號首席,也是他的啟蒙老師,從六歲開始作曲,終其一生(逝於1949年享年85歲),從未稍息。
交響詩的主角查拉圖斯特拉又名瑣羅亞斯德(Zoroaster),約在亞歷山大征服波斯之前(西元前628年-前551年)出生於波斯東北,他創立了一個多神教;中文名叫祅教,第六、七世紀時盛行於伊朗中東地區,甚至傳至中國。他的波斯名就叫Avestan Zarat-ustra。在他的詩與信仰中,提倡宇宙善、惡二元論。善即asa(真理),惡即druj(謊言)兩者互相交戰。其教理包括Ahura Mazda(何謂真理asa),創造(彼為asa),存在(此即asa)及自由意志(Free Will),其哲學影響深遠。在古希臘與羅馬的哲學思想中,都可以發現它的元素。
德國哲學家尼采是個無神論者,他寫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並不是歷史書,而是藉古諷今,完全是在發揮他的“超人”哲學。所以他的副標題是“勝者全拿之書”(A Book for All and None)。書中最有名的宣示是“God is dead”強調他“意志力量”的觀念。在書的結尾他宣示:
哦,人類你要當心
深淵的午夜宣示甚麼
我正好眠
從夢的深淵中我覺醒我宣誓
世界陷落深淵中
比任何白日經歷還要深沉
深淵是它的悲痛
歡樂吧,深淵未到痛苦已臨
悲痛哀求:行動!
但,所有的歡樂需要永恆
需要深深的,需要深深的永恆
於是查拉圖斯特拉經過十年的山中修為,在輕輕的法國號中,象徵太陽即將升起,而他頓悟了人生哲理,必須轟轟烈烈的下山,向世人宣示他震驚寰宇的“超人哲學"(此時大鼓、銅管與弦樂起鳴太陽的光與熱全部爆發。這就是“日出”。
理查.史特勞斯解釋他的音樂說“我不是用音樂把尼采的文章翻譯出來,而是以音樂表達他的哲學思想”。
Richard Strass was not a relatives of the Johann Strass family. He was considered the last door- keeper of the Romantic Music. He was respected by many modern musicians, including Glenn Gould.
Brahms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Op 80
by Abraham S.C. Chang (Rtn.Abe)
This music is presented to the members of Rotary Club of Taichung Tatung for the celebration of the inauguration of President Control
and his team on the first regular meeting for bell-knocking out of the new era of 2008-09.
This particular music is chosen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s of the new president and to wish that the new pages of the history of this club will be full of academic and humanitarian spirit.
It is said that contemporary classic music are used to be the pop-music when they were composed. This is particular true to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which was composed by Johannes Brahms in 1880. Brahma was asked to compose a fine symphony to pay back the awarding of honorary doctorat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eslau (in Poland nowadays) the previous year. He was known to be a stingy joker, filled his quota by applying the ready-made campus songs into the symphony. Like wine making , Brahms blended four boisterous potpourri of student drinking songs in an intricately designed structure made to appear loose and episodic. However, through Brahms sophisticated mastery of counterpoint and carefully planned the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he created a ravishing euphoria and immortal music.
Brahms himself conducted the premiere at special convocation held by the University on January 4, 1881. Due to its easily-grasped structure, its lyrical warmth, as well as its excitement and humor, the work has remained a staple of today’s concert-hall repertoire. (July, 2008)
This music is presented to the members of Rotary Club of Taichung Tatung for the celebration of the inauguration of President Control
and his team on the first regular meeting for bell-knocking out of the new era of 2008-09.
This particular music is chosen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s of the new president and to wish that the new pages of the history of this club will be full of academic and humanitarian spirit.
It is said that contemporary classic music are used to be the pop-music when they were composed. This is particular true to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which was composed by Johannes Brahms in 1880. Brahma was asked to compose a fine symphony to pay back the awarding of honorary doctorat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eslau (in Poland nowadays) the previous year. He was known to be a stingy joker, filled his quota by applying the ready-made campus songs into the symphony. Like wine making , Brahms blended four boisterous potpourri of student drinking songs in an intricately designed structure made to appear loose and episodic. However, through Brahms sophisticated mastery of counterpoint and carefully planned the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he created a ravishing euphoria and immortal music.
Brahms himself conducted the premiere at special convocation held by the University on January 4, 1881. Due to its easily-grasped structure, its lyrical warmth, as well as its excitement and humor, the work has remained a staple of today’s concert-hall repertoire. (July, 2008)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