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拉威爾(1875-1937):波麗露舞曲

拉威爾(1875-1937):波麗露舞曲
Maurice Ravel:Bolero(1928

“波麗露”是1928年拉威爾應俄國著名女芭蕾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Ida Rubinstein)邀請,所作單樂章西班牙芭蕾舞曲。原來伊達是請求拉威爾將西班牙作曲家伊沙克‧阿爾班尼士的一套鋼琴組曲Iberia(1905-1909)(by Issac Albéniz)改編成管弦樂曲。結果,拉威爾決定另創新曲。有一天好友Gustave Samazeuih造訪,他用手指彈了一段旋律問Gustave:“你不認為這段旋律有重複彈奏的特質嗎?我想保留不作發展,重複演奏幾次,並盡力逐漸增加樂器”。譜寫完成後,起先的曲名是“Fandango”(具有西班牙佛朗明哥與民謠風格的音樂與舞蹈)。隨後改名為“Bolero”。

芭蕾舞劇於1928年11月22日在巴黎劇院首演,創作設計是Benois,舞蹈設計是Bronislava Nijinska,音樂指揮是Walther Straram。節目上的說明,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在西班牙旅店內,人們在長長的吊燈下翩翩起舞。參加的人越來越多,氣氛逐漸熱烈亢奮。女舞者跳到長桌上跳舞。她的舞步也越來越狂野。”

拉威爾的想法不同,他原希望跳舞的場景是在工廠的戶外,以配合他的音樂所賦與的機械式本質。

首演非常成功。從此Bolero也成為拉威爾最著名的作品。大出他的意料之外,他原預測,樂團可能會拒絕演出。結果,到現代,Bolero反而單獨成為熱門曲目,而鮮少與芭蕾舞合併演出。

首演不但成功更造成轟動。由於組織與配樂很奇特,衝擊力很大,超越傳統格式,連觀眾也狂熱不已。有一位女性甚至跑到後台,興奮的大叫:“太妙了,作曲家一定是瘋了!”拉威爾正接受朋友的道賀,聽到後說:“只有這個人真正瞭解這首曲子!”

拉威爾1875年誕生於法國南部近西班牙邊境庇里牛斯的西伯瑞(Ciboure)。母親名叫Marie Delouart,是法國與巴斯克混血後裔,生長於馬德里。父親Joseph Ravel是法國的工業家和發明家。兩人都是天主教徒。從小就培養拉威爾對音樂的嗜好和感受度。拉威爾七歲開始學鋼琴、和聲和對位。並向Charles René學作曲。1889年十四歲就發表第一次鋼琴獨奏會。
隨後拉威爾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主修鋼琴。1891年贏得學生比賽首獎,此後就再沒有得過任何獎。他被稱作“有天分但精神不集中”的小孩。

拉威爾成年以後,身材短小,精瘦骨感,相當自負,孤僻,好惡作劇,喜歡穿華服,有如騎師,頭大大的與他的智慧匹配,一生煙不離手。

第一次世界大戰,拉威爾認為他身材瘦小,適合作飛行員,於是請纓加入空軍,由於體弱多病,被改派為貨車駕駛員,進駐韋登(Verdun)前線,1917年他唯一剩下的至親母親病逝,他陷入極度失望,用感情寫下Le Tombeau de Couperin獻給逝去的親友們。

1928年三月拉威爾造訪美國,遇到當時年青的作曲家蓋希文(George Gershwen),Gershwen請求拉威爾指導他,拉威爾告訴蓋希文不需模仿他,只要發揮他自己及美國音樂的特色即可成就一家之“言”。Gershwen後來的發展,果然成為富美國特色有自我風格的音樂家。

拉威爾的曲風深受李斯特及德布西的影響。但他的管弦樂法,既精湛又燦爛,展現自己是技巧圓熟又有創造力的作曲家,他特別喜愛探索每一件作品中特有的音樂性格,例如西班牙情調的、天真無邪的、民族風的、巴洛克的等等。

拉威爾控制樂團就像控制一部機器一樣精準。他把各部“零件”拼裝起來,分毫不差。因此,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稱他為“瑞士鐘表匠”(是褒是貶由你決定。)但是,關於Bolero的拍節速度,理應對樂團的控制、音樂的表現有決定性的影響,卻發生很大的風波。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1929年11月14日著名的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指揮紐約愛樂,在美國首演Bolero,結果造成極大轟動,聽眾瘋狂叫囂,依照當時“紐約時報”的報導,造成一種評論說:“托斯卡尼尼使Bolero活化”,另一種說法是“托斯卡尼尼把拉威爾幾乎塑造成一位美國英雄”。次年五月四日托斯卡尼尼帶紐約愛樂到歐洲,途經巴黎歌劇院演出,拉威爾到場旁聽。托斯卡尼尼的速度比拉威爾的指定速度,明顯快得多,當曲終喝采時,拉威爾刻意拒絕對指揮的邀請示意回應,以表示他的不爽。兩人後來相遇後台,根據目擊者的說法,拉威爾說:“速度太快”,托斯卡尼尼回說:“只有如此才能救治這個作品。”另一報告又提到,拉威爾說:“這不是我的拍速(tempo)”,托斯卡尼尼說:“我用過你的速度,效果不好。”拉威爾反唇相譏說:“那就不要演奏。”四個月以後,拉威爾試圖修補關係,寫了一封信給Toscanini說:“作曲者如未參與演奏,實不宜接受喝采。”並且,十天以後,邀請托斯卡尼尼指揮他的“左手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首演。

對於自己的作品的看法,拉威爾曾告訴姚阿幸(Joaquin Nin,1879-1949,古巴鋼琴家及作曲家):這部作品“正確的說,並沒有具體形式,沒有發展部,並且幾乎沒有轉調。”

社會批評家亞倫‧布路姆(Allan Bloom)在“封鎖的美國心靈”(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中批評Bolero說,它之所以賣座,純粹是因為它的旋律有如作愛一樣。他對搖滾樂一再重複的旋律也作相同的批判。

後來,拉威爾總結以前的看法說:“我最滿意的作品是Bolero,但它根本不是一首音樂。”

音樂析賞

拉威爾的指定速度,奏完全曲大約費時18分。(曲譜上註明的是tempo of a bolero, very moderate。)當代指揮家大都模仿托斯卡尼尼,在15-16分鐘內奏完。因為旋律重複18次,只是樂器不同(前段是改變樂器,故音色變化大,音量改變較小,後段逐漸加入不同的樂器,音色及音量同時有變化)。所以大約每53秒就重複一次旋律,只是樂器、強度(音量)不同。

開始的時候是一支橫笛主奏,聲音很小,(可能會以為音響未啟動!)接著加入小鼓邊緣敲擊,再加入一支橫笛-有如清晨,大地裡小蟲惺忪睡醒。
然後加入豎笛(Clarinet)再加另一支,加入大提琴撥奏。有時由一支豎笛主奏。然後Oboe(雙簧管)主奏-小鼓聲有如小鳥在旁跳躍伴舞。
然後是減音的小號、橫笛(奏鳴曲式),然後加入高音薩克斯風,接著是低音薩克斯風與Oboe奏鳴。
7:10以後法國號,加上短笛+風琴+提琴撥奏。
8:10所有木管都加入。
9:10長號加入。
9:40以後木管逐漸激昂,鼓及弦樂漸突顯,豎琴加入。
13:00大部份的樂器齊奏,節奏強烈。
14:00樂器全部出籠,強度達到頂點,有橫掃千軍之勢。
然後嘎然而止,空留回味!

音樂的元素有節奏(節拍與速度)、旋律、調、和聲、對位(複音)、音色及力度。Bolero在節奏、旋律、調、和聲及對位上都幾乎保持不變,只在音色(由不同樂器呈現)及力度上變化。將53秒鐘的小旋律,製成千變萬化,淋漓盡致的樂曲,大概也只有Ravel想得到與做得到。記得Canon組曲嗎?它重複28次之多!

聆聽的時候,不妨注意每件樂器個別的魔力,合奏、互相奏鳴及協奏的魔力,再聽出管弦樂團的特質。

拉威爾極擅長將樂曲交響化,最有名的是將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展覽會上的圖畫”(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鋼琴獨奏曲,改寫為交響曲(1922,省略了第五節的步行。)有人很喜歡他的改編甚至駕凌原著。

張 思 忠 作
Written and prepared by
Abraham (Abe) S. C. Chan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