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1770-1827):第九號合唱交響曲,D小調,作品125號
Beethoven:Symphony No.9 in D minor,op.125“Choral”(1824)
每天聽古典音樂,上、下班在車上聽,吃早、午、晚飯向例以音樂佐餐,工作的時候,古典名曲更是不可或缺的背景音樂。什麼人的音樂都聽,例如蕭邦的練習曲、葛利格的皮爾金組曲、海頓的四重奏、莫札特的小夜曲、韋瓦第的四季、威爾第的歌劇、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德弗札克的新世界,甚至巴哈的聖歌與韓德爾的彌賽亞,都輕鬆自在。就是不大“敢”聽貝多芬的交響曲。總覺得貝多芬的音樂(即使是非宗教音樂)太神聖,不適合在休閒狀態隨便聽一聽。必須抽出足夠的時間,摒除雜念,好整以暇,專心一意才能聽。因為它需要你的全部大腦來接受洗禮與沖擊。在聽他的音樂時,你無暇顧及其他事物,而且不專心聽他的音樂,也顯得太不敬了。總之,貝多芬的音樂,會衝撞人心,讓人不得不與莊重、嚴肅、強烈、壓力、爆發、反抗、苦難與衝擊連想。
有人說:聽古典音樂時的愉悅,發生在每雙自由的耳朵與心靈一起參與演出時。如果音樂而能使心靈(耳朵以外)參與,那音樂就是一首成功的音樂,而你也成為成功的聆賞者。對貝多芬的音樂可以如是觀,尤其是他的第九號交響曲。
不知何故,在十二月裡演奏貝多芬最後,也是最偉大的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作品125號“合唱”)已經成為全日本音樂界的習俗。估計日本的專業團體及非專業團體每年十二月間演出第九號交響曲或僅其第四樂章(合唱)至少200場,加上電視、無線電、唱片及DVD欣賞,每年日本人聆賞“合唱”交響曲的比例恐怕是世界之冠。難怪古典音樂CD片除了美國以外,日本是世界銷售最多的國家。事實上,“合唱交響曲”在維也納的康藍納托劇院(Karntnertor Theater)首演的時間是1824年(貝多芬已53歲)的5月7日。當場,雖然貝多芬得到破紀錄的五次起立喝采(當時的習俗,皇帝皇后同時入場,僅接受三次喝采。)但是,最後的酬勞只有470荷蘭盾,為此,貝多芬還跟樂團生了不少悶氣。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除了規模龐大,分量奇重(演奏時間長達70分鐘)以外,破紀錄的創舉是:在結尾第四樂章中加入女高音、男高音和男中音獨唱及合唱團四部混聲合唱。尤其是歌詞採用德國詩人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寫於1778年的詩篇“歡樂頌”(An die Freude-英譯“Ode to Joy”)更是畫龍點睛,讓高潮沸騰到無以復加。
日耳曼(德國)詩人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是貝多芬的前輩,年長貝多芬11歲。當世代的德國文壇與藝術界除席勒、貝多芬以外,還有歌德、海頓、莫札特及舒伯特,真是欹歟盛哉。
貝多芬曾說,偉大的詩篇比好的詩篇更難譜成音樂。因為作曲家已無法再提升詩的意境。所以他說,席勒的詩比歌德的詩更偉大。也許正因為如此,席勒的詩鮮少譜成樂曲,除了兩首例外;即合唱交響曲的歡樂頌及布拉姆斯(Brahms)的Nanie合唱曲。其他的只有幾首被舒伯特譜成歌曲或鋼琴曲。
1785年席勒26歲,參加友人凱爾納的家庭招待會,賓主盡歡,為了感謝主人的盛情,並記念所有參加朋友的友誼,席勒做了一篇頌詞,共分八段96行,即Ode to Joy。整個詩篇都是在頌讚造物者創造人與自然的偉大,並歌頌愛情、友情及同胞之愛。充滿熱情與喜悅。當時貝多芬只有十五歲,與其他受教育的青年一樣同受感動。1793年,貝多芬曾寫信給朋友,透露他的雄心,要把這首詩寫入他的作品,醞釀31年後,他的美夢終於成真!
貝多芬並沒照章使用席勒的詩,開頭的部分就是貝多芬自己所作,正面使用的是第一至第四段,但四段的疊句和第四段的片斷都採用不同的形式,可見貝多芬不是“詩呆子”,他把席勒的精華化成自己的風格,並出色的完成了對交響曲的嘗試。合唱部分的第四樂章,曾被查爾斯·羅森(Charles Rosen)稱之為“交響曲中的交響曲”,因為它也有一氣呵成的四個樂章。
首樂章:緩慢的主題與變奏。以大提琴及低音提琴首先出現的主題後來“重新降服”於歌聲中。
第二樂章:6/8以軍樂(土耳其風)型態出現的詼諧曲。包括6/8主題變奏及合唱。
第三樂章:緩慢的冥想。以歌詞(Seid umschlungen,Millionen!)帶出新主題-莊嚴的慢板。
第四樂章:賦格風的結尾,第一及第二樂章主題再現(以有力的快板開始)
整個第四大樂章的主題很統一,每一小樂章都以 Seid umschlungen的主題為基礎。
1971年歐盟議會(Parliamentary Assembly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建議採用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歡樂頌之前奏曲為歐盟 (European Union)及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之“國歌”(Anthem)。1972年元月19日在斯特拉斯堡的歐盟理事會正式決議通過。
卡拉揚稍後將之改編成三種演奏曲:即1.鋼琴獨奏2.銅管樂曲3.交響曲,並將原曲速度80改為120拍/分。
1985年歐盟元首會議正式採用(當時是European Community-1993改為European Union ),用意不在取代各國國歌,而在慶祝歐洲各國合作、分享與多元統一的精神,並彰顯其自由、和平與團結的理想
張思忠 作
(Written & prepared by Abraham S.C.Chang, December 1,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