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流士(1865-1957):芬蘭頌(作品26號,1899-1900 )
Finlandia: by Jean Sibelius
“芬蘭頌”為芬蘭作曲家簡‧西貝流士所作交響詩(Symphonic poem)。原版完成於1899年,次年改編。原曲特為1899年芬蘭報業慶祝大會(Press Celebrations)而作,隱含抗議當時的統治者-俄羅斯帝國逐漸增強的新聞箝制。全部共有七首,有如史詩,每首都是描繪芬蘭的歷史史實,其終結曲名為“芬蘭覺醒”( Finland Awakes),由於樂曲造成意想不到的衝擊,同年稍後,其中四首,包括“芬蘭覺醒”在某次音樂會中單獨演出,大家都希望Finland Awakes能再抽離單獨演出。於是西貝流士將之稍作改編,並重新命名為“芬蘭頌(Finlandia)”。
芬蘭現在是一個非常先進已開發的北歐國家,人口五百三十三萬,面積三十三萬八千平方公里,國民所得每人每年美金三萬五千三百五十元(世界排名第十二位)。但是,追溯她的歷史,卻是充滿苦難與悲傷。
芬蘭地理位置介於瑞典與蘇俄兩大強勢民族之間,自古以來即為瑞典所統治(即瑞典的“故有領土”)。1249年,瑞典國王正式併吞芬蘭,瑞典語成為政府、司法與教育的主宰語言。芬蘭語(即芬蘭烏格里克語系之一,與南邊隣居愛沙尼亞語相近。)僅在鄉村農民及一般芬蘭人社區使用。宗教改革後,芬蘭人漸皈依路德宗基督教,十六世紀時,麥可‧阿葛里可拉(Mikael Agricola)出版有史以來第一本芬蘭文書籍。第一間大學-The Royal Academy of Turku建立於1640年。1696-1697年間,芬人被瘟疫所苦,死亡人數達三分之一人口。十八世紀,瑞典與帝俄發生戰爭,芬蘭稱之為“大北方戰爭”( Great Wrath,1714-1721)及“小北方戰爭”( Lesser Wrath,1742-1743),當時芬蘭兩度被俄軍佔領。
1809年三月二十九日,芬蘭為俄帝亞歷山大一世所征服(Finnish War),成為帝俄版圖中的大公國(Grand Duchy)直至1917年二月革命。在帝俄統治期間,芬蘭語才開始被當局承認。1860年起,強烈的芬蘭民族運動(稱為Fennoman movement)風起雲湧。1835年芬蘭的敘事史詩Kalevala完成,1892年芬蘭語才首度與瑞典語並獲認同為官方語言。
1866-1868年芬蘭又發生猛烈的霍亂,導致15%的人民死亡,當時西貝流士年僅二歲,他的父親則不幸感染病故。瘟疫也迫使帝俄的高壓統治稍微鬆懈,瘟疫復原以後,芬蘭在政治與經濟發展上均突飛猛進。1906年芬蘭大公國實施全民選舉。但國會通過的法案,俄帝並不必然同意,於是獨立的意願,民主的呼求逐漸獲得人民的認同。
1917年二月帝俄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February Revolution),由於大公國的元首已不復存在,社民黨國會遂通過“權利法”( Power Law)宣布國會據有最高政權,但為蘇俄臨時政府及芬蘭內部右翼政黨所反對,臨時政府隨即強制解散國會,但社民黨認為依據“權利法”蘇俄臨時政府已無權解散芬蘭國會。
國會隨後重新改選,右翼政黨險勝,社民黨則拒絕接受。稍後俄羅斯發生“十月革命”( October Revolution)由激進社會主義共黨得勢,芬蘭右翼政黨,反而越過“權利法”,直接宣佈芬蘭獨立。
1918年,十月革命數月之後,社會民主左翼政黨發動政變,成功佔領南部地區及首都赫爾辛基,但右翼政府則出走華沙。於是短暫而血腥的內戰爆發。日耳曼帝國支持的白黨(The Whites)戰勝蘇俄布爾雪維克支持的紅黨(The Reds)。戰後,數萬名紅黨及其支持者被關入集中營,餓死及被處死者成千上萬。紅、白兩方人民的鴻溝加距,而與蘇聯的關係也日益緊張。1919年芬蘭正式成為總統制共和國。芬、蘇兩國終於在次年簽訂Treaty of Tartu,劃清兩國疆界。1943年二戰期間,蘇軍入侵芬蘭。未得聯軍聲援,芬軍單獨勇敢抵抗,蘇軍終未得逞。戰後芬蘭甚至拒絕“馬歇爾計劃”的援助。(1947年及1948年,芬蘭被迫與蘇俄重訂邊界條約,割讓北方及東方精華工業區,約十分之一領土與蘇俄-即Karelia, Salla及Pechenga,並撤退40萬居民。)
西貝流士有一位偉大的母親(Maria Charlotta Sibelius)。雖然是出生於俄羅斯帝國統治之下,主流社會都說瑞典語,她不但獨立撫養西貝流士長大成年,還把他送到說芬蘭語的學校,在當時,極不尋常,因為歷經瑞典與蘇俄數百年統治下,主要學校都以瑞典語教學。西貝流士十歲就開始作曲,寫下一首小提琴與大提琴合奏作品“水滴”( Water Drops)充滿活力與朝氣,到現在仍常被演奏。少年西貝流士的願望是成為小提琴演奏大師,可惜事與願違,1885年他進入赫爾辛基大學學法律,次年就轉行跟隨Martin Wegelius學作曲,1889-1891年遊學柏林與維也納。他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以Kalevala史詩,寫出了合唱交響曲“庫列我”( Kullevo),1892年在赫爾辛基首演,受到極大的歡迎。
由於“Finlandia”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與獨立色彩,為了避免帝俄當局的審查(Censorship),當時的音樂會每次演奏這一首樂曲,總是改變曲名,大家心照不宣,與統治當局捉迷藏。最有名的曲名叫“甦醒中的芬蘭春天的快感”( Happy Feelings at the Awakening of Finnish Spring)
西貝流士極擅長利用不同的樂器營造不同的氣氛,Finlandia所有的主題,均以銅管樂器先導,再配合弦樂加強,非常震撼。全曲開始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一樣,立即挑起強烈的民族感情。但結尾,不同於1812序曲之用民謠、進行曲、大鼓、鈸、所有加強音的樂器、鐘聲、軍樂及大砲製造歡樂喜感。反而用他創作的一首緩慢動人心弦的聖歌(Hymn),許多人誤以為是芬蘭民謠,其實是西貝流士的創作(即今日之Sakari Kuosmanen,英語聖歌Be Still, My Soul.)這與他所訴求的“悲情的動機”相呼應,營造出令人眼淚奪眶而出的情緒。最後以銅管吹出凱歌,再以有力的弦樂應和,達到完美的高潮。
註:終曲的Hymn,由Veikko Antero Koskenniemi於1941年改譜成歌曲,是芬蘭國家重要的National song,(雖然Maamme即Our Lord,才是"國歌"National anthem)短命的非洲國家比亞法拉(Biafra)曾用之為“國歌”。
據體內流有四分之一芬蘭血統的日本指揮家渡邊曉雄說,他在芬蘭旅行時,經常看到芬蘭人民聽到廣播或收音機播放“芬蘭頌”,一定立即放下手邊工作,停止說話,肅靜地聆聽音樂,直到播完。
張思忠作
by Abraham(Abe)S.C. Chang
Rotary Club of Taichung Tatung
December 9, 2008
Finlandia: by Jean Sibelius
“芬蘭頌”為芬蘭作曲家簡‧西貝流士所作交響詩(Symphonic poem)。原版完成於1899年,次年改編。原曲特為1899年芬蘭報業慶祝大會(Press Celebrations)而作,隱含抗議當時的統治者-俄羅斯帝國逐漸增強的新聞箝制。全部共有七首,有如史詩,每首都是描繪芬蘭的歷史史實,其終結曲名為“芬蘭覺醒”( Finland Awakes),由於樂曲造成意想不到的衝擊,同年稍後,其中四首,包括“芬蘭覺醒”在某次音樂會中單獨演出,大家都希望Finland Awakes能再抽離單獨演出。於是西貝流士將之稍作改編,並重新命名為“芬蘭頌(Finlandia)”。
芬蘭現在是一個非常先進已開發的北歐國家,人口五百三十三萬,面積三十三萬八千平方公里,國民所得每人每年美金三萬五千三百五十元(世界排名第十二位)。但是,追溯她的歷史,卻是充滿苦難與悲傷。
芬蘭地理位置介於瑞典與蘇俄兩大強勢民族之間,自古以來即為瑞典所統治(即瑞典的“故有領土”)。1249年,瑞典國王正式併吞芬蘭,瑞典語成為政府、司法與教育的主宰語言。芬蘭語(即芬蘭烏格里克語系之一,與南邊隣居愛沙尼亞語相近。)僅在鄉村農民及一般芬蘭人社區使用。宗教改革後,芬蘭人漸皈依路德宗基督教,十六世紀時,麥可‧阿葛里可拉(Mikael Agricola)出版有史以來第一本芬蘭文書籍。第一間大學-The Royal Academy of Turku建立於1640年。1696-1697年間,芬人被瘟疫所苦,死亡人數達三分之一人口。十八世紀,瑞典與帝俄發生戰爭,芬蘭稱之為“大北方戰爭”( Great Wrath,1714-1721)及“小北方戰爭”( Lesser Wrath,1742-1743),當時芬蘭兩度被俄軍佔領。
1809年三月二十九日,芬蘭為俄帝亞歷山大一世所征服(Finnish War),成為帝俄版圖中的大公國(Grand Duchy)直至1917年二月革命。在帝俄統治期間,芬蘭語才開始被當局承認。1860年起,強烈的芬蘭民族運動(稱為Fennoman movement)風起雲湧。1835年芬蘭的敘事史詩Kalevala完成,1892年芬蘭語才首度與瑞典語並獲認同為官方語言。
1866-1868年芬蘭又發生猛烈的霍亂,導致15%的人民死亡,當時西貝流士年僅二歲,他的父親則不幸感染病故。瘟疫也迫使帝俄的高壓統治稍微鬆懈,瘟疫復原以後,芬蘭在政治與經濟發展上均突飛猛進。1906年芬蘭大公國實施全民選舉。但國會通過的法案,俄帝並不必然同意,於是獨立的意願,民主的呼求逐漸獲得人民的認同。
1917年二月帝俄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February Revolution),由於大公國的元首已不復存在,社民黨國會遂通過“權利法”( Power Law)宣布國會據有最高政權,但為蘇俄臨時政府及芬蘭內部右翼政黨所反對,臨時政府隨即強制解散國會,但社民黨認為依據“權利法”蘇俄臨時政府已無權解散芬蘭國會。
國會隨後重新改選,右翼政黨險勝,社民黨則拒絕接受。稍後俄羅斯發生“十月革命”( October Revolution)由激進社會主義共黨得勢,芬蘭右翼政黨,反而越過“權利法”,直接宣佈芬蘭獨立。
1918年,十月革命數月之後,社會民主左翼政黨發動政變,成功佔領南部地區及首都赫爾辛基,但右翼政府則出走華沙。於是短暫而血腥的內戰爆發。日耳曼帝國支持的白黨(The Whites)戰勝蘇俄布爾雪維克支持的紅黨(The Reds)。戰後,數萬名紅黨及其支持者被關入集中營,餓死及被處死者成千上萬。紅、白兩方人民的鴻溝加距,而與蘇聯的關係也日益緊張。1919年芬蘭正式成為總統制共和國。芬、蘇兩國終於在次年簽訂Treaty of Tartu,劃清兩國疆界。1943年二戰期間,蘇軍入侵芬蘭。未得聯軍聲援,芬軍單獨勇敢抵抗,蘇軍終未得逞。戰後芬蘭甚至拒絕“馬歇爾計劃”的援助。(1947年及1948年,芬蘭被迫與蘇俄重訂邊界條約,割讓北方及東方精華工業區,約十分之一領土與蘇俄-即Karelia, Salla及Pechenga,並撤退40萬居民。)
西貝流士有一位偉大的母親(Maria Charlotta Sibelius)。雖然是出生於俄羅斯帝國統治之下,主流社會都說瑞典語,她不但獨立撫養西貝流士長大成年,還把他送到說芬蘭語的學校,在當時,極不尋常,因為歷經瑞典與蘇俄數百年統治下,主要學校都以瑞典語教學。西貝流士十歲就開始作曲,寫下一首小提琴與大提琴合奏作品“水滴”( Water Drops)充滿活力與朝氣,到現在仍常被演奏。少年西貝流士的願望是成為小提琴演奏大師,可惜事與願違,1885年他進入赫爾辛基大學學法律,次年就轉行跟隨Martin Wegelius學作曲,1889-1891年遊學柏林與維也納。他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以Kalevala史詩,寫出了合唱交響曲“庫列我”( Kullevo),1892年在赫爾辛基首演,受到極大的歡迎。
由於“Finlandia”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與獨立色彩,為了避免帝俄當局的審查(Censorship),當時的音樂會每次演奏這一首樂曲,總是改變曲名,大家心照不宣,與統治當局捉迷藏。最有名的曲名叫“甦醒中的芬蘭春天的快感”( Happy Feelings at the Awakening of Finnish Spring)
西貝流士極擅長利用不同的樂器營造不同的氣氛,Finlandia所有的主題,均以銅管樂器先導,再配合弦樂加強,非常震撼。全曲開始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一樣,立即挑起強烈的民族感情。但結尾,不同於1812序曲之用民謠、進行曲、大鼓、鈸、所有加強音的樂器、鐘聲、軍樂及大砲製造歡樂喜感。反而用他創作的一首緩慢動人心弦的聖歌(Hymn),許多人誤以為是芬蘭民謠,其實是西貝流士的創作(即今日之Sakari Kuosmanen,英語聖歌Be Still, My Soul.)這與他所訴求的“悲情的動機”相呼應,營造出令人眼淚奪眶而出的情緒。最後以銅管吹出凱歌,再以有力的弦樂應和,達到完美的高潮。
註:終曲的Hymn,由Veikko Antero Koskenniemi於1941年改譜成歌曲,是芬蘭國家重要的National song,(雖然Maamme即Our Lord,才是"國歌"National anthem)短命的非洲國家比亞法拉(Biafra)曾用之為“國歌”。
據體內流有四分之一芬蘭血統的日本指揮家渡邊曉雄說,他在芬蘭旅行時,經常看到芬蘭人民聽到廣播或收音機播放“芬蘭頌”,一定立即放下手邊工作,停止說話,肅靜地聆聽音樂,直到播完。
張思忠作
by Abraham(Abe)S.C. Chang
Rotary Club of Taichung Tatung
December 9, 2008
1 則留言:
Hi Abe,
Can you explain to me why Finland rejected the Marshall plan after WW2?
Thanks.
Paul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