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新世界交響曲-德佛札克

Antonin Leopold Dvořák(1841-1904): Symphony No.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op 95 (1893)

1892年紐約“國民音樂學院”(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New York),創辦人,富商兼慈善家簡妮‧瑟柏夫人(Jeannette Thurber)邀請任職捷克布拉格音樂院院長的作曲家德佛札克赴美擔任該院院長,年薪一萬五千元,比他過去所賺的總額還多。打動德佛札克更重大的理由還有一個,就是這個學校還為窮困的黑人學生提供免費就讀機會。

當年12月德佛札克首次踏上新大陸,感到興奮莫名。他遇到了最早期的非裔美籍作曲家哈利‧布雷(Harry Burleigh),還向他請益黑人靈歌(Spirituals)。初抵美國三個月他就開始構思自己的第九號交響曲,並訂下副題,名叫“新世界”( From the New World),用以銘記,這個新興的國家帶給他的靈感。1893年5月24日終於完成最後一個樂章,並在手稿上寫下:
“讚美主”。

同年夏天,德佛札克舉家遊歷美國,來到愛荷華州,捷克移民社區史畢維爾(Spillville, Iowa),見到他的一些姪兒。停留期間,他創作了有名的十二號F大調弦樂四重奏(標題:美國)降E調弦樂五重奏及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德佛札克從印第安人、黑人與令人神馳的草原山河景觀得到啟發,當他來到尼加拉瀑布時,不禁脫口而出:“天啊,多麼美妙的一首交響曲。”

將相本無種,德佛札克於1841年9月8日出生於布拉格以北一個小村莊名叫尼拉哈基維(Nelahozeves)時,這個家庭與音樂沒有什麼大淵源,他的父親經營小旅館兼作屠夫,閒暇時,喜歡玩玩樂器。德佛札克小時被送到布拉格的管風琴學校就讀,(這不是訓練管風琴師的學校,像Grammer School一樣是正規的學校)。他的德文(他的祖國-捷克尚未誕生。此時波西米亞-Bohemia被奧地利統治。)不如他的琴技。無論小提琴、中提琴、風琴與鋼琴他都非常擅長。 1860年畢業,並且以在樂隊中演奏為生。1866年布拉格國家劇院成立,他成為團員(史麥塔納任指揮)。沒有一位正式的老師指導他作曲,他說:「我師法花卉、鳥雀、上帝和自己。」
1
1871年德佛札克愛上一位他的學生,並為她作了一首“香柏森林”獻給約瑟芬娜‧切烏科娃,可惜「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溝渠」,約瑟芬娜嫁了,但新郎不是他。1873年,德佛札克終於結婚,新娘是約瑟芬娜的妹妹安娜(Anna),他(她)們共生了七個子女。

1875年德佛札克創作第二號弦樂五重奏,引起布拉姆斯的注意與讚賞,並因此寫信給出版商Simrock說:「德佛札克才華出眾,但窮得要命,請你好好考慮。」1878年終於為他出版了有名的“斯拉夫舞曲”及“聖母悼歌”。1883年在倫敦公演,極為成功,次年他應邀赴英格蘭,第七號交響曲即為倫敦而作,並於1885年公演。1891年,劍橋大學送給他一個榮譽學位。同年,“安魂曲”(Requiem)在伯明罕首演,布拉姆斯曾經評論德佛札克的大提琴協奏曲說:「我竟沒有發覺大提琴協奏曲可以寫得這麼好!」

新世界交響曲析賞(New World Symphony)

有人批評德佛札克抄襲美國靈歌,他說:

“事實上我沒有採用任何一首美國旋律。我將印第安音樂的精神融入我創作的主題,再以這些主題為主幹,發展成為現代的旋律、和聲及管弦樂色彩”。又說“第二樂章就是我以後要以費朗羅的海華沙之歌(Longfellow’s The Song of Hiawatha)寫作清唱曲或歌劇的素描版”。”而第三樂章就是海華沙節慶中,印第安舞蹈的景象”。他後來又解釋說:「我發現黑人與印第安音樂有其相似之處,而這兩民族的音樂又與蘇格蘭音樂有奇妙的相通。」讀者在聆賞第二及第三樂章時可以明顯的聽到他富於彈性的運用五聲音階。而五聲音階正是黑人、印第安與蘇格蘭音樂的傳統。(所謂五聲音階,頗似鋼琴的上的黑鍵。)

全曲共有四樂章。

第一樂章慢板­-很快的快板 (Adagio-Allegro molto)。很明顯的主題。首先是輕快的雷格泰姆爵士樂(Ragtime)為主題,由木管主奏。其次是由法國號主奏,昂揚得意的切分音節奏。最後是黑人靈歌「搖呀,可愛的馬車」旋律。

第二樂章:很難得最慢板(Largo)的音樂可以這麼吸引人。旋律非常優美,好似描繪雄渾遼闊的大草原與西部景象。中段加速度,有點激昂。隨後木管在低音弦樂撥奏及小提琴顫奏伴奏下,呈現有力的旋律,最後好似告別又不捨得要送走舊世界似的憂鬱氣氛。

2
第三樂章極活潑的詼諧曲(Scherzo: Molto vivace-Poco sostenuto)以激動的
切分音開始。引入黑人雷格泰姆(Ragtime)靈歌,融合波西米亞音樂的韻味。

第四樂章熱情的快板(Allegro con fuoco):德佛札克創新的才華於此表現無遺。所有前三樂章的主題,在此整合,互相呼應融合。在新世界的號召下,遼闊的草原,快樂的人民、開拓的精神、民俗文化、紐約的喧囂、急促的步調、冒險的精神與刺激,結合為一體。

德佛札克其他推薦作品:第八號G大調交響曲(1889),斯拉夫舞曲(1878),第十二號F大調美國四重奏,鋼琴曲幽默曲(op101)(1894),大提琴協奏曲(1895)。

Written and prepared by
張思忠 Abraham(Abe)Szu-Cheng-Chang
Rotary Club of Taichung Tatung
September 30,200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