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滴出憂鬱的美--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第二號

拉赫曼尼諾夫: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C小調作品第18號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1901)
by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

塞吉‧拉赫曼尼諾夫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蘇俄末期浪漫派最偉大的鋼琴家、作曲家及指揮家。1873年誕生於蘇俄西北部,介於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的歷史名城諾夫哥羅德(Veliky Novgorod-該地有一首民謠,曾被柴可夫斯基採用於1812序曲中)附近的謝米諾瓦城(Semyonovo)。父親瓦西里‧亞卡迪維科(Vasily Arkadyevich)是軍人也是政府官員,母親Lyubov Petrovna Butakova是富有的千金,兩人都是業餘鋼琴家。

Sergei四歲起,由母親啟蒙教授鋼琴。1882年(9歲)祖父從聖彼得堡引介一位鋼琴家安娜‧歐娜茨卡雅(Anna Ornatskaya)到這個家庭,教導孫子女音樂,前後約三年,直到全家搬遷至聖彼得堡。由於安娜的安排,拉赫曼尼諾夫於十歲時進入聖彼得堡音樂院就讀。此時父親離開家庭遠赴莫斯科,妹妹Sofia因白喉去逝,外祖母(Butakova)介入,協助照顧五名孫子女和他們的母親。外祖母尤其關心小孩的宗教生活,定期把Sergei帶到蘇俄正教(Russian Orthodox)教會禮拜,讓Sergei體驗儀式聖歌及教堂鐘聲(教堂鐘聲在當時代,通常是在禮拜、婚禮、喪禮或特殊場合時敲響,以召喚市民前往)。兩者常常根植在他往後的許多作品中。另一件影響他一生的事件是姊姊葉蓮娜的病故,她當時18歲,正要加入波爾蕭劇院(Bolshoi Theater)卻被惡性貧血症奪去生命,祖母於是將他帶到伏爾科夫河畔(Volkhov River)鄉下休養,在那裡他學會,也喜歡了划船,但是也荒廢了課業,變成一個懶散的學生。正如尼可萊‧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所說的“一段充滿幻想與頹廢”的時期。1885年塞吉(Sergei)雖然回到學院,卻未能通過春季學科考試,母親不得已,將他帶到尼可萊‧茨維瑞夫(Niklai Zverev)的門下,請求他嚴加督導和教授鋼琴。拉赫曼尼諾夫,經此變革,有如塞翁失馬,反而因著老師,而得以涉獵歌劇、協奏曲及表演藝術,並在茨維瑞夫家,當著柴可夫斯基及安東‧魯賓斯坦的面前表演。稍後並受到柴可夫斯基的推介,進入譚尼葉夫(Alexander Taneyev也是當代蘇俄作曲家。)的高級班學習對位法與作曲。

1891年塞吉以優異成績通過最後一次鋼琴測驗,不久也完成了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及“青年交響曲(Youth Symphony)”,“羅堤斯拉夫王子(Prince Rotislav)”交響詩及“盤石(The Rock)”交響幻想曲(op.7)。在學中,最後一件作品是以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的詩篇“吉布賽人”為本所作的單幕劇“亞雷科(Aleko)”,首演極為成功。隨後所作的“吝嗇的武士(The Miserly Knight,o p.24)”及“雷米尼的法蘭西斯卡(Francesca da Rimini,op.25,1905-劇本是Modest I. Tchaikovsky依據但丁Dante神曲第五篇,“地獄”,所作的兩幕劇)”。兩齣歌劇為他贏得“偉大金質獎(The Great Gold Medal)”。此時塞吉年紀輕輕崛起蘇俄樂壇,可以說是少年得志,意氣風發。

1897年三月二十七日他的第一號交響曲(D小調,op.13)參與“蘇俄交響曲演奏”系列首演,由於種種原因(主要有兩個原因:一、當天指揮亞歷山大‧葛拉祖諾夫(Alexsander Glazunov)練習不足,又據說酗酒,將樂曲表演得支離破碎;二、不合當時聖彼得堡民族樂派的胃口)。被樂評批得體無完膚。當代五人樂派(The Five)的大將凱薩‧庫宜(César Cui)說,如同天降十個災難到埃及(典出舊約聖經出埃及記,上帝為懲罰法老拒絕摩西要求,帶其子民回迦南地,而降災于法老及埃及。)一樣可怕,只有在地獄的音樂學院的學生會喜歡它。終塞吉一生,本曲都沒再被演奏。

1900年(27歲)元月塞吉與好友,歌手費歐德‧車里亞賓(Feodor Chaliapin)應邀到大文豪李奧‧托爾斯泰(Leo Tolstoy)家作客。塞吉對托爾斯泰十分尊敬。席間免不了塞吉的演奏及與Chaliapin的合奏。演奏後,托翁把塞吉拉到旁邊,對塞吉說“告訴我,這種音樂真有人要嗎?坦白說,我就不喜歡。貝多芬(當場演唱的曲目是塞吉依據貝多芬第五交響曲衍申作品)毫無價值,普希金和樂莫托夫(Lermontov1814-1841,蘇俄高加索浪漫派詩人及作家。)也是一樣”。當他們兩人要離去時,托翁又說:“請原諒我,如果我的意見傷害到你。”塞吉回答說:“我怎麼會因為自己的原因受傷害,如同不會因貝多芬受傷害?”

這些事件,加上教會拒絕他與表妹娜塔麗‧桑媞娜(Natalia Santina)的結婚申請,一連串的打擊,使得塞吉一時陷入情緒低潮,終至患了憂鬱症,甚至無法寫作。直到他接受一位精神科醫師(也是業餘大提琴家)達爾(Nikolai Dahl,1860-1939)的催眠及自我提示(Auto suggestive therapy)治療,終於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恢復創作。1900-01年間,創作了這一首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18)並把它獻給達爾醫師,公演時,大受歡迎,歷久不衰,直到今天。

1902年教會也終於同意,並為他與Natalia主持婚禮,各方面都步入圓滿階段,而他也進入作曲與事業的旺盛期。

1909年塞吉訪問美國,並創作第三號鋼琴協奏曲(D小調,op.30,1909)作為見面禮,受到美國人的熱烈歡迎,並從此愛上美國。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是當世代最艱深的作品之一。獻給大師Jozef Hofmann。然而終大師一生,都未曾公開演奏。

1917年十月蘇俄共產黨革命,塞吉因家族的背景,被抄家。十二月他只得帶著妻子及兩名女兒離開聖彼得堡,亡命芬蘭赫爾辛基,身上一無所有,只帶了一些創作的稿件。然後他們在斯德哥爾摩(瑞典)停留,最後定居丹麥,在斯堪的那維亞(Scandinavia)地區到處演奏。從此,再未回“祖國”。(而祖國的共產黨政權也將他的音樂列入黑名單,禁演)。

1918年塞吉舉家移居紐約,從此定居美國,並到處旅行演奏。此時他演奏家的身份多過作曲家。他是當代繼蕭邦及李斯特以後,最傑出的鋼琴家。這段時期,部份由於他的貢獻,被稱為“鋼琴演奏的黃金時期(Golden Age of Piano Playing)”。對音樂界而言,比較可惜的是,他因此作曲的時間及作品都相對減少了。

談到拉赫曼尼諾夫,常與蕭邦及李斯特相提並論,都是當代傑出的作曲家及鋼琴家,並各自發展自我風格。一般而言,蕭邦的“詩氣”沉重,李斯特以表演及技巧見長,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則顯得灑脫,不為名利及情感牽絆。尤其是這一首第二號協奏曲,呈現高度的和諧,人人均可感受到它的情感張力。與1934年在瑞士的作曲:帕卡尼尼主題狂想曲,同為世人最喜愛的鋼琴曲。

第一部採用本曲為主題曲的電影,是英國電影“似曾相識(Brief Encounter 1945,大衛連執導,Celia Johnson及Trevor Howard主演)”描繪一位英國鄉間主婦(Laura)向丈夫告白,她如何在車站邂逅一位中年醫師(Alec),並與他發生戀情,經過數次約會以後,兩人內心產生掙扎,意識到戀情必須終結,而醫師也要搬遷南非。告別的約會又是在火車站,因為遇見熟人,兩人的離別是內心的煎熬與如醉如痴的渴望。電影內設定的時間點,電影完全沒有提示,但從Laura與Alec相約觀賞的電影“熱情如火(Flames of Passion)”是在1938年初次發行。可以知道應該是在’40年代的某年聖誕節前後。

全曲共有三樂章:大致如下。

首樂章:中板(Moderato),C小調,以雄壯,有如鐘聲般的鋼琴彈奏開始,立 刻產生張力,並引出管弦樂的主題,再伴隨鋼琴奏出極富蘇俄特色的旋律¬¬-鋼琴以和弦各音,由下而上快速奏出的琶音(Arpeggio)彈奏。長主題之後,是如歌又詩情畫意的降E大調的第二主題。

第二樂章:持續慢板(Adagio sostenuto):C小調轉E大調。由緩慢的弦樂接續 首樂章用C小調開始,轉E大調,接著鋼琴以如第一樂章的琶音進 場。橫笛引領主題。在以鋼琴為主的高潮顯現前,動機(樂旨)經由 鋼琴與其他獨奏樂器流動其間。最後,原主題重複出現,以E大調 獨奏逐漸萎縮結束。

第三樂章:詼諧的快板(Allegro scherzando):E大調轉C小調轉C大調。短暫的管弦樂開始,鋼琴獨奏彈出第一主題前,首樂章的E調轉成C調。原快板結束後,如歌的主題,由雙簧管及低音提琴帶出。第二主題仍然保留首樂章的第二主題的動機。接著持續、長期的發展,造成相當的張力。最後第二主題以管弦樂提高音量和強度奏出,再以快速、狂喜的樂曲用C大調結束。整樂章雄渾燦爛,非比尋常的壯麗。

塞吉‧拉赫曼尼諾夫,晚年罹患憂鬱症(Melancholia),鬱鬱寡歡,然而他的好友,指揮家奧曼第宣稱:“作為親密友人,我認為他(塞吉)有豐富的幽默感,精神良好”。塞吉在1943年三月二十八日,70大壽前四天,因黑色素瘤病逝加州比佛利山。

後記:拉赫曼尼諾夫1897年流亡時,並未帶走第一號交響曲原稿,而是遺留在莫斯科公寓裡,從此佚失不知所蹤。第二號交響曲成功演出後三個月,1908年四月拉赫曼尼諾夫曾寫信給他在音樂院的同僚,尼基塔‧莫洛佐夫(Nikita Morozov)說該交響曲是他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希望能加以修正使形式更合適。1910年他寫給樂評家Grigory Prokovief說“就音樂而言,此交響曲包含許多成功的章節,但管弦樂失之軟弱,以致在聖彼得堡演出失敗。”

1944年,塞吉去逝不久,在偶然的機會,從列寧格勒音樂院圖書館的貝亞耶夫檔案中,發現了器樂部分的曲譜,利用這些曲譜,加上雙鋼琴,當時蘇聯傑出的指揮家阿歷山德‧高克(Aleksander Gauk)聯合一些學者,重建了完整的樂曲。1945年在莫斯科音樂院,由高克指揮再次演出,獲得極大的成功,這也導致在蘇俄重新評估塞吉的音樂。

在美國的首演是1948年三月十九日,由費城音樂學院(Philadelphia Academy of Music)演出,尤金‧奧曼第(Eugene Ormandy)指揮,並同時由電視現場播出。次日重演,同時由無線電廣播。今天本曲已成為管弦樂團標準曲目。

張思忠著 2009年元月二十五日
Written by Abraham S.C. Chan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