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莫札特: 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

令人心神舒暢、快樂又振奮的音樂
莫扎特: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A大調K219(1775)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major
(Turkish concerto)
音樂是一件奇妙的東西,它可以從多方面觸動人心。有的音樂令人憂傷,有的音樂使人心情凝重,有的音樂不容易理解,你必須再三聆聽,反覆思維,慢慢回味才能了解他的含意與故事。所有音樂家中,我認為莫扎特的音樂最真誠、富於感情、直接訴諸心靈。尤其是他青年期及以前的作品,總是令人舒暢與快樂,毫無做作、賣弄,所以聽起來自然流露、純淨無比,心情自然振奮不已。巴哈說音樂的終極目標是榮耀上帝,相對的,莫扎特的音樂,其終極目標就是要使人快樂,而他真的做到了。
這並不是說莫扎特的音樂就是比較膚淺,深奧複雜的音樂或者賣弄技巧的音樂並不等同有內涵。莫扎特的音樂就如同白居易的詩,簡潔易懂、老少咸宜,照樣富含哲理感動人心。
莫扎特1775年創作K219號小提琴協奏時,年僅19歲。首次表演是在他的故鄉薩爾茲堡(Salzburg)。作曲的格式是典型的快-慢-快的曲式。
莫扎特的主要弦樂協奏曲都是在1773年至79年間完成的。到今天,我們仍然不清楚,它們是為何種場合及為何人而作。因為手稿的標記不清楚,而寫作日期也一再更動。
樂團的結構不是很龐大,除了弦樂器外就只有兩支雙簧管(oboes)及兩支法國號。曲式分三樂章:
第一樂章:開朗的快板-慢板-開朗快板(Allegro Aperto-Adagio-Allegro Aperto)
第二樂章:慢板(Adagio)
第三樂章:輪迴曲-小步舞曲速度(Rondo-Tempodi Minuetto)
莫扎特難得在器樂上使用“開朗的”Aperto標記(歌劇用很多)。所以應用於此曲,意在使音樂更寬廣、更華麗。首樂章開始時,是典型莫扎特的風格,管絃樂團先奏出主題,接著小提琴短小柔和而甜美的慢板用A-大調與之對應合奏。然後,由小提琴領銜以不同的旋律,快速、活潑而華麗的與樂團或互相合作或呼應合奏,把主題襯托,帶領到極致高潮。全樂章用時約10分鐘。





終樂章輪迴曲主題也是典型的莫扎特風格。在顯著的對比段落中加入有點狂野又奔放的土耳其音樂,成為本章的特色,因此,這首協奏曲也被後世稱為『土耳其(風)協奏曲』。(Turkish Concerto)
第二樂章用的是E大調,旋律優美。主題非常明亮又朝氣蓬勃。
莫扎特在日後又寫了一首K261小提琴獨奏輿管弦樂曲,其慢板也是用這首adagio的樂章。

莫札特小傳
莫扎特的全名其實是Johann Chrysostom 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古典音樂時代中,最多產及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一生作曲超過600首,其中許多作品時至今日仍是交響樂、協奏樂、室內樂、鋼琴曲、歌劇及合唱音樂的巔峰。
從薩爾茲堡的童年期開始,就顯露其天賦異稟,無論是鍵盤樂器或小提琴都演奏自如。從五歲開始,就遊走歐洲在王室貴族之前表演作曲及樂器。十七歲擔任薩爾茲堡宮廷音樂家,但也從事無休止的旅行表演及大量寫作。1781年訪問維也納時,被解除薩爾茲堡的職位,此後十年,只好停留在首都發展,在維也納,他的聲名遠播,可惜收入失去保障,自己及夫人都不善理財,以致困頓難伸,終致貧病交迫,抑鬱以逝。
莫扎特生前幾年,創作許多最著名的交響曲、協奏曲及歌劇。安魂曲(Requiem K626)是最後嘔心泣血之作,可惜未能完成就去逝了,據說是他的學生蘇斯麥爾(Franze Xavier Sussmayr)續貂完成。到底莫扎特寫了多少部份,事後由誰完成,因為時代久遠,至今仍是歷史懸案。
莫扎特身後留下夫人康斯坦采(Constanze)及兩個兒子。
大師的風格
莫扎特善於學習他人長處,並迅速吸收轉化成自己精鍊及成熟的風格。晚年的作品,更是歷經人文、藝術、自然、苦難、寬恕、光明及黑暗的陶冶,已臻化境。(想像莫扎特在當時代旅行工具仍非常原始時,從孩童直到晚年,所遊歷的時間、地方及旅程實鮮有出其右者!)他對整體西方藝術與音樂的影響是深層的。貝多芬說他早年的作曲都在莫扎特的影響之下。海頓(Joseph Haydn)也說:「後世一百年內,將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天才。」
1767年12月父親李奧波德帶著11歲的莫扎特前往義大利旅行演奏,與以前的旅行一樣,目的只有一個¬---表現少年莫扎特演奏與作曲的才華,唯一不同的是這次母親與姊姊留在薩爾茲堡看家。莫扎特在波隆那(Bologna)遇到大師馬蒂尼(G.B. Martini)並被授予當代歐洲最崇高的波隆那音樂院院士(Accademia Filamonica)。在羅馬的時候他只聽到一次葛果里˙阿利葛里(Gregorio Allegri)「天主恩典(The Miserere-舊約詩篇第50篇的頌歌)」在西斯丁教堂演出,即將這首梵蒂岡嚴禁攜出的歌譜,憑記憶,毫無錯誤的記錄下來。在米蘭,莫扎特創作歌劇Mitridate Re’di Ponto(Ponto國王,1770)並演出,獲得相當的成功。稍後父子兩人又造訪米蘭兩次演出兩齣歌劇及清唱曲Exsultate, jubilate(K165)。
1773年三月,李奧波往與莫扎特終於返回故鄉並出任宮廷音樂師。至1775年間,莫扎特熱衷於小提琴協奏曲創作。1775年4月至12月創作了第三、四、五首(K216, 218, 219)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到今天,仍是演奏會上熱門的曲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