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拉威爾(1875-1937):波麗露舞曲

拉威爾(1875-1937):波麗露舞曲
Maurice Ravel:Bolero(1928

“波麗露”是1928年拉威爾應俄國著名女芭蕾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Ida Rubinstein)邀請,所作單樂章西班牙芭蕾舞曲。原來伊達是請求拉威爾將西班牙作曲家伊沙克‧阿爾班尼士的一套鋼琴組曲Iberia(1905-1909)(by Issac Albéniz)改編成管弦樂曲。結果,拉威爾決定另創新曲。有一天好友Gustave Samazeuih造訪,他用手指彈了一段旋律問Gustave:“你不認為這段旋律有重複彈奏的特質嗎?我想保留不作發展,重複演奏幾次,並盡力逐漸增加樂器”。譜寫完成後,起先的曲名是“Fandango”(具有西班牙佛朗明哥與民謠風格的音樂與舞蹈)。隨後改名為“Bolero”。

芭蕾舞劇於1928年11月22日在巴黎劇院首演,創作設計是Benois,舞蹈設計是Bronislava Nijinska,音樂指揮是Walther Straram。節目上的說明,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在西班牙旅店內,人們在長長的吊燈下翩翩起舞。參加的人越來越多,氣氛逐漸熱烈亢奮。女舞者跳到長桌上跳舞。她的舞步也越來越狂野。”

拉威爾的想法不同,他原希望跳舞的場景是在工廠的戶外,以配合他的音樂所賦與的機械式本質。

首演非常成功。從此Bolero也成為拉威爾最著名的作品。大出他的意料之外,他原預測,樂團可能會拒絕演出。結果,到現代,Bolero反而單獨成為熱門曲目,而鮮少與芭蕾舞合併演出。

首演不但成功更造成轟動。由於組織與配樂很奇特,衝擊力很大,超越傳統格式,連觀眾也狂熱不已。有一位女性甚至跑到後台,興奮的大叫:“太妙了,作曲家一定是瘋了!”拉威爾正接受朋友的道賀,聽到後說:“只有這個人真正瞭解這首曲子!”

拉威爾1875年誕生於法國南部近西班牙邊境庇里牛斯的西伯瑞(Ciboure)。母親名叫Marie Delouart,是法國與巴斯克混血後裔,生長於馬德里。父親Joseph Ravel是法國的工業家和發明家。兩人都是天主教徒。從小就培養拉威爾對音樂的嗜好和感受度。拉威爾七歲開始學鋼琴、和聲和對位。並向Charles René學作曲。1889年十四歲就發表第一次鋼琴獨奏會。
隨後拉威爾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主修鋼琴。1891年贏得學生比賽首獎,此後就再沒有得過任何獎。他被稱作“有天分但精神不集中”的小孩。

拉威爾成年以後,身材短小,精瘦骨感,相當自負,孤僻,好惡作劇,喜歡穿華服,有如騎師,頭大大的與他的智慧匹配,一生煙不離手。

第一次世界大戰,拉威爾認為他身材瘦小,適合作飛行員,於是請纓加入空軍,由於體弱多病,被改派為貨車駕駛員,進駐韋登(Verdun)前線,1917年他唯一剩下的至親母親病逝,他陷入極度失望,用感情寫下Le Tombeau de Couperin獻給逝去的親友們。

1928年三月拉威爾造訪美國,遇到當時年青的作曲家蓋希文(George Gershwen),Gershwen請求拉威爾指導他,拉威爾告訴蓋希文不需模仿他,只要發揮他自己及美國音樂的特色即可成就一家之“言”。Gershwen後來的發展,果然成為富美國特色有自我風格的音樂家。

拉威爾的曲風深受李斯特及德布西的影響。但他的管弦樂法,既精湛又燦爛,展現自己是技巧圓熟又有創造力的作曲家,他特別喜愛探索每一件作品中特有的音樂性格,例如西班牙情調的、天真無邪的、民族風的、巴洛克的等等。

拉威爾控制樂團就像控制一部機器一樣精準。他把各部“零件”拼裝起來,分毫不差。因此,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稱他為“瑞士鐘表匠”(是褒是貶由你決定。)但是,關於Bolero的拍節速度,理應對樂團的控制、音樂的表現有決定性的影響,卻發生很大的風波。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1929年11月14日著名的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指揮紐約愛樂,在美國首演Bolero,結果造成極大轟動,聽眾瘋狂叫囂,依照當時“紐約時報”的報導,造成一種評論說:“托斯卡尼尼使Bolero活化”,另一種說法是“托斯卡尼尼把拉威爾幾乎塑造成一位美國英雄”。次年五月四日托斯卡尼尼帶紐約愛樂到歐洲,途經巴黎歌劇院演出,拉威爾到場旁聽。托斯卡尼尼的速度比拉威爾的指定速度,明顯快得多,當曲終喝采時,拉威爾刻意拒絕對指揮的邀請示意回應,以表示他的不爽。兩人後來相遇後台,根據目擊者的說法,拉威爾說:“速度太快”,托斯卡尼尼回說:“只有如此才能救治這個作品。”另一報告又提到,拉威爾說:“這不是我的拍速(tempo)”,托斯卡尼尼說:“我用過你的速度,效果不好。”拉威爾反唇相譏說:“那就不要演奏。”四個月以後,拉威爾試圖修補關係,寫了一封信給Toscanini說:“作曲者如未參與演奏,實不宜接受喝采。”並且,十天以後,邀請托斯卡尼尼指揮他的“左手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首演。

對於自己的作品的看法,拉威爾曾告訴姚阿幸(Joaquin Nin,1879-1949,古巴鋼琴家及作曲家):這部作品“正確的說,並沒有具體形式,沒有發展部,並且幾乎沒有轉調。”

社會批評家亞倫‧布路姆(Allan Bloom)在“封鎖的美國心靈”(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中批評Bolero說,它之所以賣座,純粹是因為它的旋律有如作愛一樣。他對搖滾樂一再重複的旋律也作相同的批判。

後來,拉威爾總結以前的看法說:“我最滿意的作品是Bolero,但它根本不是一首音樂。”

音樂析賞

拉威爾的指定速度,奏完全曲大約費時18分。(曲譜上註明的是tempo of a bolero, very moderate。)當代指揮家大都模仿托斯卡尼尼,在15-16分鐘內奏完。因為旋律重複18次,只是樂器不同(前段是改變樂器,故音色變化大,音量改變較小,後段逐漸加入不同的樂器,音色及音量同時有變化)。所以大約每53秒就重複一次旋律,只是樂器、強度(音量)不同。

開始的時候是一支橫笛主奏,聲音很小,(可能會以為音響未啟動!)接著加入小鼓邊緣敲擊,再加入一支橫笛-有如清晨,大地裡小蟲惺忪睡醒。
然後加入豎笛(Clarinet)再加另一支,加入大提琴撥奏。有時由一支豎笛主奏。然後Oboe(雙簧管)主奏-小鼓聲有如小鳥在旁跳躍伴舞。
然後是減音的小號、橫笛(奏鳴曲式),然後加入高音薩克斯風,接著是低音薩克斯風與Oboe奏鳴。
7:10以後法國號,加上短笛+風琴+提琴撥奏。
8:10所有木管都加入。
9:10長號加入。
9:40以後木管逐漸激昂,鼓及弦樂漸突顯,豎琴加入。
13:00大部份的樂器齊奏,節奏強烈。
14:00樂器全部出籠,強度達到頂點,有橫掃千軍之勢。
然後嘎然而止,空留回味!

音樂的元素有節奏(節拍與速度)、旋律、調、和聲、對位(複音)、音色及力度。Bolero在節奏、旋律、調、和聲及對位上都幾乎保持不變,只在音色(由不同樂器呈現)及力度上變化。將53秒鐘的小旋律,製成千變萬化,淋漓盡致的樂曲,大概也只有Ravel想得到與做得到。記得Canon組曲嗎?它重複28次之多!

聆聽的時候,不妨注意每件樂器個別的魔力,合奏、互相奏鳴及協奏的魔力,再聽出管弦樂團的特質。

拉威爾極擅長將樂曲交響化,最有名的是將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展覽會上的圖畫”(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鋼琴獨奏曲,改寫為交響曲(1922,省略了第五節的步行。)有人很喜歡他的改編甚至駕凌原著。

張 思 忠 作
Written and prepared by
Abraham (Abe) S. C. Chang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史麥塔納:伏爾塔瓦河(莫爾道河)(E小調,1874)
Bedrich Smetana(1824-1884):Vltava(die Moldau)from Ma Vlast in E minor

  捷克的國寶,音樂家史麥塔納(Bedrich Smetana 1824-1884),如果還活在世上,一定希望用伏爾塔瓦河(Vltava)取代莫爾道河(die Moldau)來介紹他一系列Má Vlast六首交響詩(Symphonic poems)中的第二首E小調作品。因為Vltava是捷克語,而後者是日耳曼語(波西米亞當時的統治者,奧地利所使用的語言)。沒有人會責怪他在三十二歲以前,所有的作品都用德文(日耳曼文German)書寫。因為他從小就被當作說德語的人教養長大的,當時捷克的民族主義意識則尚待啟蒙。(德弗札克的處境類似)。
l 史麥塔納對捷克文化的貢獻,無與倫比。有如西貝流士之於芬蘭。捷克人民對史麥塔納非常尊崇。他不但創建捷克音樂學院,他的歌劇“李布塞”(Lebusa or Lebuse)及“交易新娘”(The Bartered Bride)及交響詩“我的祖國” Ma Vlast (My Fatherland)每年在“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國家音樂節是必備的曲目。
史麥塔納,1824年出生於奧地利帝國之波西米亞之利托米什爾城(Litomyšl-在現今捷克東北部的小城),父親是啤酒釀造商,會拉小提琴,家裡常有音樂聚會。史麥塔納從小學習小提琴及鋼琴,常與家人湊成業餘四重奏表演。16歲到布拉格西邊90公里大城普利任(Plzen)讀高中,畢業後在布拉格(Prague)學習音樂,雖然遭到父親反對,還是在首都一位高貴的家庭謀得一個固定的音樂教師之職,還作了一些淺顯的作品。除此之外,史麥塔納從未接受過任何正統的音樂教育,他的音樂知識及技巧完全是自學成功。
  1855年(31歲),摯愛的女兒,4歲的Bedriska病故,9個月後,更小的孩子也病亡,他的心情深受打擊,為此作了一首G小調鋼琴三重奏以為紀念。全曲充滿悲傷與失望。1856年他搬到瑞典哥騰堡(Gothenburg)在那裏演出室內樂,教授音樂並指揮樂團。很可能在這一段時間,他受到民族主義的洗禮,發展出捷克的民族意識。此後他的作品,都用捷克語文,1861年他回到布拉格,用他自己祖國的歷史題材與語文,寫下第一齣歌劇:“波西米亞的布蘭登堡人”(The Branden- burgers in Bohemia)。受到熱烈的歡迎。隨後,打鐵趁熱,又作了一部生氣蓬勃,關於波西米亞農人生活的喜歌劇“交易新娘” (The Bartered Bride)。鞏固了他世界級音樂家的地位。同時間,他受到李斯特(Franz Liszt)的影響與援助,創建了以發揚捷克音樂為宗旨的音樂學院。(李斯特是交響詩的創始者,在作曲與音樂事業上都對史麥塔納有相當的幫助)。
  1874年他幾乎完全耳聾,但他仍百折不撓地創作。“我的祖國” (Má Vlast-My country-or My Fatherland)即是這時期的作品。聽不到外來聲音不打緊,他還患了耳鳴(tinnitus)的毛病,使他經常為一種持續的、令人瘋狂的高頻率聲響所苦。
  Má Vlast(由六首描繪波西米亞的鄉村、歷史、傳說與河流的交響詩組成)。其中最著名,旋律最優美,最為世人喜愛的是第二首伏爾塔瓦河(Vltava)。其他五首為The high Castle、Sarka、From Bohemian Meadows and Forest、Tabor及Blanik。
  伏爾塔瓦河是捷克境內,最長(430公里)也是最重要的河流,灌溉面積約涵蓋捷克全境1/3。它發源於高800-1400米,介於捷克、德國(巴伐利亞)與奧地利間的波西米亞森林名叫Šumava的地方。流經布拉格(Praha or Prague)以後,急轉彎注入易北河(Labe或Elbe),經過Ustinad Labem後到達德國的德勒斯登(Dresden),再貫穿德意志心臟地帶,向西北而行,越過漢堡(Hamburg)於Brünsbuttel注入北海(易北河全長1091公里)。不但是捷、德兩國重要的河流,也是孕育雙方文化的重要元素。史麥塔納自從在Plzen讀高中以後,住在捷克的生涯都脫離不了Vltava河。

  要如何詮釋這首音樂呢?史麥塔納曾為這首交響詩作了說明。當然,他的詮釋
最能精確的表達作曲者與音樂的意涵:

  首先,林中的小溪(由長笛表現,潺潺細流,汨汨作響)。
  然後,小溪匯成巨流(寬廣的小提琴奏出主題-是來自民間的音樂)。
  接著流過叢林,樹林中不時傳來打獵的聲音(管樂器表現)流過的村莊內,正在舉行結婚慶典(由進行曲與波卡polka舞曲混合的新舞曲)。
  接著,是月光下的大河(輕柔的弦樂與木管),水中的仙女翩翩起舞。
  最後,大河向前湧流,波濤澎湃地穿越岩岸、險灘,並洶湧壯闊的奔向布拉格(一段壯麗堂皇的樂團全體奏。音樂由小調轉入大調)。

  Vltava中最著名的曲調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的民謠La Mantovana相似。該曲之架構亦使用於以色列國歌“Hatikvah”中。也有人說它是借用瑞典歌Ack,Värmeland或羅馬尼亞有關牛車的民謠“Oi Scha”。
                         張思忠 作
(Abraham S.C.Chang, December 14,2008)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西貝流士:芬蘭頌

西貝流士(1865-1957):芬蘭頌(作品26號,1899-1900 )
Finlandia: by Jean Sibelius

“芬蘭頌”為芬蘭作曲家簡‧西貝流士所作交響詩(Symphonic poem)。原版完成於1899年,次年改編。原曲特為1899年芬蘭報業慶祝大會(Press Celebrations)而作,隱含抗議當時的統治者-俄羅斯帝國逐漸增強的新聞箝制。全部共有七首,有如史詩,每首都是描繪芬蘭的歷史史實,其終結曲名為“芬蘭覺醒”( Finland Awakes),由於樂曲造成意想不到的衝擊,同年稍後,其中四首,包括“芬蘭覺醒”在某次音樂會中單獨演出,大家都希望Finland Awakes能再抽離單獨演出。於是西貝流士將之稍作改編,並重新命名為“芬蘭頌(Finlandia)”。

芬蘭現在是一個非常先進已開發的北歐國家,人口五百三十三萬,面積三十三萬八千平方公里,國民所得每人每年美金三萬五千三百五十元(世界排名第十二位)。但是,追溯她的歷史,卻是充滿苦難與悲傷。

芬蘭地理位置介於瑞典與蘇俄兩大強勢民族之間,自古以來即為瑞典所統治(即瑞典的“故有領土”)。1249年,瑞典國王正式併吞芬蘭,瑞典語成為政府、司法與教育的主宰語言。芬蘭語(即芬蘭烏格里克語系之一,與南邊隣居愛沙尼亞語相近。)僅在鄉村農民及一般芬蘭人社區使用。宗教改革後,芬蘭人漸皈依路德宗基督教,十六世紀時,麥可‧阿葛里可拉(Mikael Agricola)出版有史以來第一本芬蘭文書籍。第一間大學-The Royal Academy of Turku建立於1640年。1696-1697年間,芬人被瘟疫所苦,死亡人數達三分之一人口。十八世紀,瑞典與帝俄發生戰爭,芬蘭稱之為“大北方戰爭”( Great Wrath,1714-1721)及“小北方戰爭”( Lesser Wrath,1742-1743),當時芬蘭兩度被俄軍佔領。

1809年三月二十九日,芬蘭為俄帝亞歷山大一世所征服(Finnish War),成為帝俄版圖中的大公國(Grand Duchy)直至1917年二月革命。在帝俄統治期間,芬蘭語才開始被當局承認。1860年起,強烈的芬蘭民族運動(稱為Fennoman movement)風起雲湧。1835年芬蘭的敘事史詩Kalevala完成,1892年芬蘭語才首度與瑞典語並獲認同為官方語言。

1866-1868年芬蘭又發生猛烈的霍亂,導致15%的人民死亡,當時西貝流士年僅二歲,他的父親則不幸感染病故。瘟疫也迫使帝俄的高壓統治稍微鬆懈,瘟疫復原以後,芬蘭在政治與經濟發展上均突飛猛進。1906年芬蘭大公國實施全民選舉。但國會通過的法案,俄帝並不必然同意,於是獨立的意願,民主的呼求逐漸獲得人民的認同。
1917年二月帝俄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February Revolution),由於大公國的元首已不復存在,社民黨國會遂通過“權利法”( Power Law)宣布國會據有最高政權,但為蘇俄臨時政府及芬蘭內部右翼政黨所反對,臨時政府隨即強制解散國會,但社民黨認為依據“權利法”蘇俄臨時政府已無權解散芬蘭國會。

國會隨後重新改選,右翼政黨險勝,社民黨則拒絕接受。稍後俄羅斯發生“十月革命”( October Revolution)由激進社會主義共黨得勢,芬蘭右翼政黨,反而越過“權利法”,直接宣佈芬蘭獨立。

1918年,十月革命數月之後,社會民主左翼政黨發動政變,成功佔領南部地區及首都赫爾辛基,但右翼政府則出走華沙。於是短暫而血腥的內戰爆發。日耳曼帝國支持的白黨(The Whites)戰勝蘇俄布爾雪維克支持的紅黨(The Reds)。戰後,數萬名紅黨及其支持者被關入集中營,餓死及被處死者成千上萬。紅、白兩方人民的鴻溝加距,而與蘇聯的關係也日益緊張。1919年芬蘭正式成為總統制共和國。芬、蘇兩國終於在次年簽訂Treaty of Tartu,劃清兩國疆界。1943年二戰期間,蘇軍入侵芬蘭。未得聯軍聲援,芬軍單獨勇敢抵抗,蘇軍終未得逞。戰後芬蘭甚至拒絕“馬歇爾計劃”的援助。(1947年及1948年,芬蘭被迫與蘇俄重訂邊界條約,割讓北方及東方精華工業區,約十分之一領土與蘇俄-即Karelia, Salla及Pechenga,並撤退40萬居民。)

西貝流士有一位偉大的母親(Maria Charlotta Sibelius)。雖然是出生於俄羅斯帝國統治之下,主流社會都說瑞典語,她不但獨立撫養西貝流士長大成年,還把他送到說芬蘭語的學校,在當時,極不尋常,因為歷經瑞典與蘇俄數百年統治下,主要學校都以瑞典語教學。西貝流士十歲就開始作曲,寫下一首小提琴與大提琴合奏作品“水滴”( Water Drops)充滿活力與朝氣,到現在仍常被演奏。少年西貝流士的願望是成為小提琴演奏大師,可惜事與願違,1885年他進入赫爾辛基大學學法律,次年就轉行跟隨Martin Wegelius學作曲,1889-1891年遊學柏林與維也納。他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以Kalevala史詩,寫出了合唱交響曲“庫列我”( Kullevo),1892年在赫爾辛基首演,受到極大的歡迎。

由於“Finlandia”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與獨立色彩,為了避免帝俄當局的審查(Censorship),當時的音樂會每次演奏這一首樂曲,總是改變曲名,大家心照不宣,與統治當局捉迷藏。最有名的曲名叫“甦醒中的芬蘭春天的快感”( Happy Feelings at the Awakening of Finnish Spring)

西貝流士極擅長利用不同的樂器營造不同的氣氛,Finlandia所有的主題,均以銅管樂器先導,再配合弦樂加強,非常震撼。全曲開始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一樣,立即挑起強烈的民族感情。但結尾,不同於1812序曲之用民謠、進行曲、大鼓、鈸、所有加強音的樂器、鐘聲、軍樂及大砲製造歡樂喜感。反而用他創作的一首緩慢動人心弦的聖歌(Hymn),許多人誤以為是芬蘭民謠,其實是西貝流士的創作(即今日之Sakari Kuosmanen,英語聖歌Be Still, My Soul.)這與他所訴求的“悲情的動機”相呼應,營造出令人眼淚奪眶而出的情緒。最後以銅管吹出凱歌,再以有力的弦樂應和,達到完美的高潮。

註:終曲的Hymn,由Veikko Antero Koskenniemi於1941年改譜成歌曲,是芬蘭國家重要的National song,(雖然Maamme即Our Lord,才是"國歌"National anthem)短命的非洲國家比亞法拉(Biafra)曾用之為“國歌”。

據體內流有四分之一芬蘭血統的日本指揮家渡邊曉雄說,他在芬蘭旅行時,經常看到芬蘭人民聽到廣播或收音機播放“芬蘭頌”,一定立即放下手邊工作,停止說話,肅靜地聆聽音樂,直到播完。

張思忠作
by Abraham(Abe)S.C. Chang
Rotary Club of Taichung Tatung
December 9, 2008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貝多芬第九號合唱交響曲

貝多芬(1770-1827):第九號合唱交響曲,D小調,作品125號
Beethoven:Symphony No.9 in D minor,op.125“Choral”(1824)

  每天聽古典音樂,上、下班在車上聽,吃早、午、晚飯向例以音樂佐餐,工作的時候,古典名曲更是不可或缺的背景音樂。什麼人的音樂都聽,例如蕭邦的練習曲、葛利格的皮爾金組曲、海頓的四重奏、莫札特的小夜曲、韋瓦第的四季、威爾第的歌劇、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德弗札克的新世界,甚至巴哈的聖歌與韓德爾的彌賽亞,都輕鬆自在。就是不大“敢”聽貝多芬的交響曲。總覺得貝多芬的音樂(即使是非宗教音樂)太神聖,不適合在休閒狀態隨便聽一聽。必須抽出足夠的時間,摒除雜念,好整以暇,專心一意才能聽。因為它需要你的全部大腦來接受洗禮與沖擊。在聽他的音樂時,你無暇顧及其他事物,而且不專心聽他的音樂,也顯得太不敬了。總之,貝多芬的音樂,會衝撞人心,讓人不得不與莊重、嚴肅、強烈、壓力、爆發、反抗、苦難與衝擊連想。

  有人說:聽古典音樂時的愉悅,發生在每雙自由的耳朵與心靈一起參與演出時。如果音樂而能使心靈(耳朵以外)參與,那音樂就是一首成功的音樂,而你也成為成功的聆賞者。對貝多芬的音樂可以如是觀,尤其是他的第九號交響曲。

不知何故,在十二月裡演奏貝多芬最後,也是最偉大的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作品125號“合唱”)已經成為全日本音樂界的習俗。估計日本的專業團體及非專業團體每年十二月間演出第九號交響曲或僅其第四樂章(合唱)至少200場,加上電視、無線電、唱片及DVD欣賞,每年日本人聆賞“合唱”交響曲的比例恐怕是世界之冠。難怪古典音樂CD片除了美國以外,日本是世界銷售最多的國家。事實上,“合唱交響曲”在維也納的康藍納托劇院(Karntnertor Theater)首演的時間是1824年(貝多芬已53歲)的5月7日。當場,雖然貝多芬得到破紀錄的五次起立喝采(當時的習俗,皇帝皇后同時入場,僅接受三次喝采。)但是,最後的酬勞只有470荷蘭盾,為此,貝多芬還跟樂團生了不少悶氣。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除了規模龐大,分量奇重(演奏時間長達70分鐘)以外,破紀錄的創舉是:在結尾第四樂章中加入女高音、男高音和男中音獨唱及合唱團四部混聲合唱。尤其是歌詞採用德國詩人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寫於1778年的詩篇“歡樂頌”(An die Freude-英譯“Ode to Joy”)更是畫龍點睛,讓高潮沸騰到無以復加。

  日耳曼(德國)詩人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是貝多芬的前輩,年長貝多芬11歲。當世代的德國文壇與藝術界除席勒、貝多芬以外,還有歌德、海頓、莫札特及舒伯特,真是欹歟盛哉。
  貝多芬曾說,偉大的詩篇比好的詩篇更難譜成音樂。因為作曲家已無法再提升詩的意境。所以他說,席勒的詩比歌德的詩更偉大。也許正因為如此,席勒的詩鮮少譜成樂曲,除了兩首例外;即合唱交響曲的歡樂頌及布拉姆斯(Brahms)的Nanie合唱曲。其他的只有幾首被舒伯特譜成歌曲或鋼琴曲。

  1785年席勒26歲,參加友人凱爾納的家庭招待會,賓主盡歡,為了感謝主人的盛情,並記念所有參加朋友的友誼,席勒做了一篇頌詞,共分八段96行,即Ode to Joy。整個詩篇都是在頌讚造物者創造人與自然的偉大,並歌頌愛情、友情及同胞之愛。充滿熱情與喜悅。當時貝多芬只有十五歲,與其他受教育的青年一樣同受感動。1793年,貝多芬曾寫信給朋友,透露他的雄心,要把這首詩寫入他的作品,醞釀31年後,他的美夢終於成真!

  貝多芬並沒照章使用席勒的詩,開頭的部分就是貝多芬自己所作,正面使用的是第一至第四段,但四段的疊句和第四段的片斷都採用不同的形式,可見貝多芬不是“詩呆子”,他把席勒的精華化成自己的風格,並出色的完成了對交響曲的嘗試。合唱部分的第四樂章,曾被查爾斯·羅森(Charles Rosen)稱之為“交響曲中的交響曲”,因為它也有一氣呵成的四個樂章。
   首樂章:緩慢的主題與變奏。以大提琴及低音提琴首先出現的主題後來“重新降服”於歌聲中。
  第二樂章:6/8以軍樂(土耳其風)型態出現的詼諧曲。包括6/8主題變奏及合唱。
  第三樂章:緩慢的冥想。以歌詞(Seid umschlungen,Millionen!)帶出新主題-莊嚴的慢板。
  第四樂章:賦格風的結尾,第一及第二樂章主題再現(以有力的快板開始)
整個第四大樂章的主題很統一,每一小樂章都以 Seid umschlungen的主題為基礎。

  1971年歐盟議會(Parliamentary Assembly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建議採用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歡樂頌之前奏曲為歐盟 (European Union)及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之“國歌”(Anthem)。1972年元月19日在斯特拉斯堡的歐盟理事會正式決議通過。

  卡拉揚稍後將之改編成三種演奏曲:即1.鋼琴獨奏2.銅管樂曲3.交響曲,並將原曲速度80改為120拍/分。
  1985年歐盟元首會議正式採用(當時是European Community-1993改為European Union ),用意不在取代各國國歌,而在慶祝歐洲各國合作、分享與多元統一的精神,並彰顯其自由、和平與團結的理想
                         張思忠  作
(Written & prepared by Abraham S.C.Chang, December 1,2008)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大黃蜂飛翔-電影SHINE主題曲(1996)

歌劇一千零一夜“蘇丹皇帝的故事”第三幕間奏曲。
林姆斯基‧柯沙可夫作曲

Shine! 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1899-1900)
from the tale of Tsar Saltan-by Nikolai Rimsky-Ko rsakov (1844-1908)

Shine! Shine! Shine!

著名電影“Shine!”男主角Geoffrey Rush於1997年得到演藝學院奧斯卡金像獎(Academic Oscar Award of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影片同時獲得六項奧斯卡提名。其他電影獎38項。)是一部相當動人心弦的有關音樂的神秘與愛的奇蹟(mystery of music and the miracle of love)的人文、藝術電影。

它是描繪波蘭猶太裔澳洲鋼琴音樂家約翰‧海夫哥特(David Helfgott,1947-)一生充滿了戲劇性曲折變化的傳記。在他的童年他與父親在家庭、生命與音樂中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A father whose life was his family. A son whose music was his life.”

電影開始出現一位正在接受精神病治療的衣衫略顯不整的人,正顛顛簸簸的要尋找回到旅館的門戶而不可得。他的名字叫大衛‧海夫哥特(由Geoffrey Rush主演),鏡頭於是轉回他的童年,描繪他正在一個音樂比賽中表演,海夫哥特的父親-彼得(Armin Mueller-Stahl飾)在旁觀看他比賽失敗。大衛的父親看起來似乎相當嚴厲而無情。電影繼續描述大衛童年(由Noah Taylor飾),贏得州際音樂賽冠軍,被邀請到美國深造,但為父親所禁止,因為他認為為了家庭,大衛應該犧牲。但是他的天分繼續成長,十九歲時獲得了一份遠赴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就讀的獎學金。雖然大衛的父親再一次禁止他去,但大衛還是動身出發,父子兩人從此決裂。

在倫敦,大衛進會場參加協奏曲比賽時,逐漸顯露出妄想的症狀。他選了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ff)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比賽中,突然發作,被送到精神科醫院作電擊治療。後來,大衛被送回澳洲Perth老家,但父親依舊不願接納他回家。只好繼續住院治療,一住十多年。最後,電影鏡頭出現時,David已屆中年,由療養院一位了解他背景的社工帶他出來,因為社工認為療養院再也不能提供有益的治療給他。於是鏡頭回到本片開始,大衛在尋覓自己的旅舍。進入旅館的酒吧間。直走入鋼琴座位,就彈起這首蘇俄民族音樂家林姆斯基‧柯沙可夫於1899-1900年間所作歌劇“蘇丹皇帝的故事”第三幕的間奏曲“大黃蜂飛翔”。音樂是如此清脆、有趣,而技巧如此流暢,尤其他的樣子,簡直像個流浪漢,當下全場驚艷,全部起立鼓掌,也帶給他肯定與信心。旅館的東家當時也在場,就決定照顧他,而為了回報,大衛長期在旅館駐演,並獲得一位美麗的少女名為吉麗安(Gellian,由Lynne Redgrave飾)的青睞,兩人墜入愛河並結婚。由於愛情的力量,也由於吉麗安的支持與奔走,大衛終於重回舞台,並獲得觀眾起立鼓掌。

歌劇“蘇丹皇帝的故事”,取材自1001夜。“大黃蜂飛翔”是劇中具魔力的天鵝幫助王子prince Gvidon Saltanovich,教他如何把自己變成一隻昆蟲,飛去尋找並拯救自己的父王(沙皇以為王子已經死亡。)這時,從海上飛來一隻大黃蜂,盤旋在天鵝的四周。後來大黃蜂就飛到兩個邪惡的姐妹頭上去盯螫她們,並使巴巴瑞嘉瞎眼。簡單的說,大黃蜂是魔力天鵝所派遣的天兵,要協助王子復國。

林姆斯基‧柯沙可夫

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民族主義如海嘯浪潮,衝擊所有歐洲國家,在政治、社會、繪畫與音樂各個層面,無不被其襲捲。1830年比利時與荷蘭獨立成為王國,1861年義大利從法奧手中成立制憲王國。日耳曼人則於1871年統一成德意志帝國。仍在外邦統治下的民族,也對自己的文化與傳統有了新的意識。例如捷克人和匈牙利人,從新定位他們的民歌和文學。儘管音樂的結構與工具大多是義大利與德國的產物,但是波蘭、波西米亞與俄羅斯的音樂家們開始為這些優雅的音樂注入本土民眾的語言與歌謠,他們認為音樂應該根植於本土,融入民族的精神與特點。

在俄羅斯,有五位作曲家,以巴拉基列夫(Mily Balakirev,1837-1910)為首,加上穆索斯基(M. Musorgsky,1839-1881),林姆斯基‧柯沙可夫(1844-1908),鮑羅定(Alexander Borodin,1833-1887)及庫宜(César Cui,1835-1918)組成俄羅斯民族音樂學派,被稱為“五人幫”(The Five)。這些人都沒有受過高等的音樂教育。

林姆斯基‧柯沙可夫1844年3月18日生於聖彼得堡以東200公里的一個名叫第克文(Tickvin)的鄉鎮,父親是官僚(公務員)雖然從小就顯露對音樂的天分,但是他的父親堅持他必須進入聖彼得堡,“數學與航海科學學校”讀書。畢業後進入俄羅斯帝國海軍。在校中,師事烏利克(Ulikh)及Feodor A, Kanille學習鋼琴並培養對交響樂的熱情。1861年Kanille介紹他認識巴拉基列夫。

林姆斯基‧柯沙可夫的作品,在西方為人所熟識的有西班牙狂想曲(Capriccio espagnol)、俄羅斯復活節序曲(Russian Easter Festival Overture)及交響組曲莎赫拉莎(Scheherazade)(即1001夜)。

張思忠 著
Abraham Szu-Chung Chang
November 11, 2008, R.C. Tatong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威爾第(1813-1901)“飛呀,思緒,乘著黃金的翅膀”

  • 威爾第-歌劇納布果
    Giuseppe Verdi: 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Fly, thought, on wings of gold)-Chorus of the Hebrew Slaves from Nabucco(1842)

    “Va', pensiero”是威爾第的歌劇“納布果”第三幕中的一首歌,歌詞是索雷拉(Temistocle Solera)依據舊約詩篇第137篇寫成,極其悲傷,觸動靈魂深處。英譯歌詞如下:

    Fly, thought, on wings of gold; go settle upon the slopes and the hills, where, soft and mild, the sweet airs of our native land smell fragrant! Greet the banks of the Jordan and Zion's toppled towers... Oh, my country so lovely and lost! Oh, remembrance so dear and so fraught with despair! Golden harp of the prophetic seers, why dost thou hang mute upon the willow? Rekindle our bosom's memories, and speak of times gone by! Mindful of the fate of Jerusalem, either give forth an air of sad lamentation, or else let the Lord imbue us with fortitude to bear our sufferings!

    公元前589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進攻他的附庸國猶大,因為他所立的猶大王西底家背叛了他。經過二年的抵抗,B.C.587年夏,耶路撒冷終於被攻破。巴比倫的復仇毫不留情,極盡殘酷,猶大全地被燒殺擄掠,最令猶大先知痛心的是聖殿完全被毀,猶大的菁英被流放巴比倫者數萬人,這應該算是以色列人非自願流亡(亡國)的第一遭。(入埃及應算自願性。)
    先知坐在巴比倫河畔,想起錫安、神的託付和自己的妻兒,不禁悲從中來,唱起亡國的哀歌。

    1840至60年代,是歐洲民主精神與民族主義風起雲湧的時代,當時義大利大部份的地區,都是被法國或奧地利兩個強權輪流高壓統治,其餘地區則是專制無能的郡王所統領。當時義大利的有志之士,首推青年義大利黨的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與同為熱內亞出身的加里波的(Giuseppe Caribaldi)(熱內亞本有共和政治的傳統,受法國革命思想影響最鉅。)由於1840年代愛國文學運動興起,'44年在波隆那(Bologna)'45年在里米尼(Rimini)革命運動此起彼落。義大利人民亡國的悲憤,建國的心志是何等的深沉何等的強烈,當他們在Verdi的歌劇中聽到猶太人在巴比倫唱出亡國又思念祖國的傷痛,尤其唱到:

    O mia patria sì bella e perduta! (Oh, my country so lovely and lost! )
    啊,我的祖國如此美麗,卻已失去!

    無不淚流滿襟,甚至嚎啕痛哭。

    1859年,威爾第另一齣“假面舞會”( Un Ballo in Maschera)(A Masked Ball)在羅馬首演時,劇終,觀眾無不起立高唱“威爾第萬歲”( Viva Verdi!)威爾第成為義大利全民民主建國的民族英雄。

    兩年後,義大利終於贏得獨立戰爭,成立制憲王國,威爾第被選為參議員,代表故鄉布塞托出席國會。

    歌劇納布果(Nabucco是義大利文Nabucodonosor的簡稱。英文是Nebuchadnezzar。中文聖經翻做尼布甲尼撒)。是約瑟比‧威爾第,根據聖經記載的史料,由義大利作家索雷拉(Temistocle Solera)作詞,阿尼色‧波吉奧斯(Anicet Bourgeois)與法蘭西斯‧康奴伊(Francis Cornue)編劇,所創作而成的四幕歌劇。是威爾第生平第三齣,也是第一齣極為成功的歌劇。從此奠定他十九世紀偉大歌劇作曲家不朽的地位。

    1842年三月九日,本劇首演於米蘭史卡拉歌劇院(Teato alla Scala,Milan)。其中最重要的女主角,是飾演國王納布果長女的亞比該(Abigaille)(女高音演唱,由於音域偏高腳色獨特只有少數女高音曾經成功飾演這個角色,Elena Souliotis及Anita Cerguetti曾經公演,但嗓子也因此唱壞了。卡拉絲Maria Callas只唱三次,卻從來不錄音。Leontyne Price及Joan Sutherland甚至婉拒演出),是由女歌手吉斯比娜‧史翠波妮(Giuseppina Strepponi)飾演,不久變成威爾第自1840年喪失妻子和兩稚子之後的安慰與第二任妻子。

    公元1813年,(拿破崙進攻蘇俄的次年,此時義大利大部分地區,仍由法國佔領。)歐洲還是一個戰亂時代,然而在義大利與日耳曼卻同時誕生兩位世界歌劇界的天王巨星,兩人一生都未曾謀面,但各據一方,發展出兩種深具各自文化特色的歌劇。

    首先是威爾第。生於米蘭附近的布塞托(Busseto)鄉下,名為隆柯勒(Le Rencole)的小村莊。共活了八十七歲。一生勤勉作曲,創作了二十六齣歌劇及其他不在少數的世俗歌曲,弦樂四重奏(1873),四首聖樂小品(1889-97)及安魂曲(1874)。興德意志的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同屬浪漫派鼎盛時期的兩位處於支配地位的作曲家。他們兩人:

    “在風格、方法、人生、哲學、甚至所用的題材,幾乎在每一個可以想像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而且這些差異,都在最深的層次上代表了(兩人)民族文化的不同。……而他們的共同點-透過音樂尋求戲劇真實方面最深刻、最動人的表現-遠比他們互相區別的地方重要。”(Stanley Sadie)

    威爾第的父親(Carlo Giuseppe Verdi),母親(Luigia Uttini)在村子裡經營小旅館及食品店。威爾第從小就表現出對音樂的興趣,他在村莊的教堂一邊打雜一邊跟風琴師彼得‧巴斯特羅奇學習風琴及樂理。十八歲時,他去米蘭參加著名的米蘭音樂院入學考試,卻因他的鋼琴技術不及格未能錄取。不過他得到家鄉富商安東尼奧‧巴雷齊(Antonio Barezzi)的濟助,留在米蘭,跟隨史卡拉歌劇院的拉文納(Vincenzo Lavigna)學習對位法與歌劇作曲。同時讓他見識到劇場與歌劇的魅力。1836年威爾第回家鄉任教堂樂長,旋即返回米蘭完成並在史卡拉首演他的第一齣歌劇奧貝托(Oberto)相當成功。但是1840年第二齣歌劇“一日之王”( Un giorno di regno)在創作中,他的二名稚子及妻子相繼病故,隨後該劇演出,未如預期成功。讓他的心情盪到谷底,並決意退出歌劇創作。好在,此時,史卡拉歌劇院經理梅瑞里(Merelli)極力鼓勵,並給他一本猶太人被流放巴比倫,與尼布甲尼撒王的故事劇本給他看。由於劇本極其精采,吸引了威爾第的注意力。這就是將威爾第推向世界歌劇舞台的第三部歌劇“納布果”( Nabucco)。

    由於義大利人絕大多數是虔誠天主教徒,劇中另有一首讚美詩(hymn)“Immense Jehova”( 希伯來奴隸感謝耶和華拯救其人民的歌)也深深感動義大利人。

    今天,仍然有許多義大利人主張將“Va', pensiero”取代“Inno di Mameli”作為國歌。事實上,義大利北部獨立分離份子已經把這首“Va', pensiero”訂為“National Anthem of Padania”。

    聽這首歌,如果以義大利語唱出,其韻味天成。雖然,不能明白它的意義,但聽起來別有風味。佐以英譯,即可了解其涵意了。

    張思忠著
    -by Abraham Szu-Chung Chang
    October,2008 RC.Tatung

新世界交響曲-德佛札克

Antonin Leopold Dvořák(1841-1904): Symphony No.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op 95 (1893)

1892年紐約“國民音樂學院”(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New York),創辦人,富商兼慈善家簡妮‧瑟柏夫人(Jeannette Thurber)邀請任職捷克布拉格音樂院院長的作曲家德佛札克赴美擔任該院院長,年薪一萬五千元,比他過去所賺的總額還多。打動德佛札克更重大的理由還有一個,就是這個學校還為窮困的黑人學生提供免費就讀機會。

當年12月德佛札克首次踏上新大陸,感到興奮莫名。他遇到了最早期的非裔美籍作曲家哈利‧布雷(Harry Burleigh),還向他請益黑人靈歌(Spirituals)。初抵美國三個月他就開始構思自己的第九號交響曲,並訂下副題,名叫“新世界”( From the New World),用以銘記,這個新興的國家帶給他的靈感。1893年5月24日終於完成最後一個樂章,並在手稿上寫下:
“讚美主”。

同年夏天,德佛札克舉家遊歷美國,來到愛荷華州,捷克移民社區史畢維爾(Spillville, Iowa),見到他的一些姪兒。停留期間,他創作了有名的十二號F大調弦樂四重奏(標題:美國)降E調弦樂五重奏及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德佛札克從印第安人、黑人與令人神馳的草原山河景觀得到啟發,當他來到尼加拉瀑布時,不禁脫口而出:“天啊,多麼美妙的一首交響曲。”

將相本無種,德佛札克於1841年9月8日出生於布拉格以北一個小村莊名叫尼拉哈基維(Nelahozeves)時,這個家庭與音樂沒有什麼大淵源,他的父親經營小旅館兼作屠夫,閒暇時,喜歡玩玩樂器。德佛札克小時被送到布拉格的管風琴學校就讀,(這不是訓練管風琴師的學校,像Grammer School一樣是正規的學校)。他的德文(他的祖國-捷克尚未誕生。此時波西米亞-Bohemia被奧地利統治。)不如他的琴技。無論小提琴、中提琴、風琴與鋼琴他都非常擅長。 1860年畢業,並且以在樂隊中演奏為生。1866年布拉格國家劇院成立,他成為團員(史麥塔納任指揮)。沒有一位正式的老師指導他作曲,他說:「我師法花卉、鳥雀、上帝和自己。」
1
1871年德佛札克愛上一位他的學生,並為她作了一首“香柏森林”獻給約瑟芬娜‧切烏科娃,可惜「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溝渠」,約瑟芬娜嫁了,但新郎不是他。1873年,德佛札克終於結婚,新娘是約瑟芬娜的妹妹安娜(Anna),他(她)們共生了七個子女。

1875年德佛札克創作第二號弦樂五重奏,引起布拉姆斯的注意與讚賞,並因此寫信給出版商Simrock說:「德佛札克才華出眾,但窮得要命,請你好好考慮。」1878年終於為他出版了有名的“斯拉夫舞曲”及“聖母悼歌”。1883年在倫敦公演,極為成功,次年他應邀赴英格蘭,第七號交響曲即為倫敦而作,並於1885年公演。1891年,劍橋大學送給他一個榮譽學位。同年,“安魂曲”(Requiem)在伯明罕首演,布拉姆斯曾經評論德佛札克的大提琴協奏曲說:「我竟沒有發覺大提琴協奏曲可以寫得這麼好!」

新世界交響曲析賞(New World Symphony)

有人批評德佛札克抄襲美國靈歌,他說:

“事實上我沒有採用任何一首美國旋律。我將印第安音樂的精神融入我創作的主題,再以這些主題為主幹,發展成為現代的旋律、和聲及管弦樂色彩”。又說“第二樂章就是我以後要以費朗羅的海華沙之歌(Longfellow’s The Song of Hiawatha)寫作清唱曲或歌劇的素描版”。”而第三樂章就是海華沙節慶中,印第安舞蹈的景象”。他後來又解釋說:「我發現黑人與印第安音樂有其相似之處,而這兩民族的音樂又與蘇格蘭音樂有奇妙的相通。」讀者在聆賞第二及第三樂章時可以明顯的聽到他富於彈性的運用五聲音階。而五聲音階正是黑人、印第安與蘇格蘭音樂的傳統。(所謂五聲音階,頗似鋼琴的上的黑鍵。)

全曲共有四樂章。

第一樂章慢板­-很快的快板 (Adagio-Allegro molto)。很明顯的主題。首先是輕快的雷格泰姆爵士樂(Ragtime)為主題,由木管主奏。其次是由法國號主奏,昂揚得意的切分音節奏。最後是黑人靈歌「搖呀,可愛的馬車」旋律。

第二樂章:很難得最慢板(Largo)的音樂可以這麼吸引人。旋律非常優美,好似描繪雄渾遼闊的大草原與西部景象。中段加速度,有點激昂。隨後木管在低音弦樂撥奏及小提琴顫奏伴奏下,呈現有力的旋律,最後好似告別又不捨得要送走舊世界似的憂鬱氣氛。

2
第三樂章極活潑的詼諧曲(Scherzo: Molto vivace-Poco sostenuto)以激動的
切分音開始。引入黑人雷格泰姆(Ragtime)靈歌,融合波西米亞音樂的韻味。

第四樂章熱情的快板(Allegro con fuoco):德佛札克創新的才華於此表現無遺。所有前三樂章的主題,在此整合,互相呼應融合。在新世界的號召下,遼闊的草原,快樂的人民、開拓的精神、民俗文化、紐約的喧囂、急促的步調、冒險的精神與刺激,結合為一體。

德佛札克其他推薦作品:第八號G大調交響曲(1889),斯拉夫舞曲(1878),第十二號F大調美國四重奏,鋼琴曲幽默曲(op101)(1894),大提琴協奏曲(1895)。

Written and prepared by
張思忠 Abraham(Abe)Szu-Cheng-Chang
Rotary Club of Taichung Tatung
September 30,2008

出人意外的平安──平安夜

-by Josef mohr(lyrics) and Franz Xavier Gruber(melody)-

Peng-an Mi(台),Silent Night(英),Stille Nacht(德),Noche de Paz(西),Noite de Paz(葡),Stille Nag(南非),Usiku Mtakatifu(史瓦西里),Sainte Nuit(法),Busuku Obuhle(祖魯),Kiyoshikono Yoru(日),Koyohan pam Korukhan pam(韓)。

世界上,有史以來,被最多的人,最長久的喜愛的歌,並不是一首艱難的歌,而是這一首簡單、甜美、和平、溫柔又莊嚴的聖誕歌──平安夜。

1812年拿破崙侵入蘇俄後慘敗回國,種下帝國潰亡的命運。1814年三月英、奧、普、俄等聯軍攻佔巴黎,拿破崙被流放厄爾巴島(Elba Island)。同年九月全歐洲,除法國以外,所有重要國家領袖,包括兩大帝國地主奧地利皇帝佛蘭茲二世(FeanzII)及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及其他九十個王國、大公國的國王、女王、大公、大使及王子們均來到維也納召開和會。會議進行中,當然免不了有音樂會。其中最轟動的節目,就是請到當時居住維也納的貝多芬演奏鋼琴。

1815年二月拿破崙潛離厄爾巴,意欲復僻巴黎,卻於6月18日在滑鐵盧,再度為英國名將威靈頓及同盟軍隊所敗。十一月簽訂第二次巴黎和約。自此歐洲人民總算獲得久已渴望的和年。1816年聖誕夜(Christmas eve)的前一天,在奧地阿爾卑斯山麓一個名叫歐本道夫(Oberndorf)的小村莊,有一個小教堂名叫聖尼可拉斯教堂(St. Nicholas Church))卻發生一件比貝多芬演奏會影響更深遠的事。

原來,北國的奧地利,這時已經風雪交加。此時,一位鄰村的小學校長法蘭茲‧賽韋‧葛魯伯(Franz Xavier Gruber))冒著寒冷走進教堂,坐到風琴前預備練習明天晚上要用的音樂。因為他正是教堂的風琴手。他按了一下琴鍵,哪知風琴無法出聲,正在納悶,這時他的好朋友,也是本堂神父約瑟‧摩爾(Josef mohr)推門進來,告訴他說,風琴恐怕不能用了,因為後面送風箱的管路被老鼠咬了一個洞。神父從口袋掏出一張紙條,說他兩年前寫了一首詩,請校長譜曲,明天詩班可以用吉他伴奏,或者可以在午夜彌撒上湊合著使用。葛魯伯一看手中的詩,很受感動,他一念再念,感受到一種溫暖、神奇又不可思議的力量在心裡湧現,當下在腦海裡產生一股奇妙的旋律。回到家裡,葛魯伯立即為這首詩配好了曲譜。

第二天經過練習後,當晚聖誕夜彌撒,六弦琴撥動,由神父、校長與十二名詩班兒童出場獻詩。世人所喜愛的“平安夜”終於誕生了。

1914年聖誕節,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正如火如荼進行。在前線的戰壕裡,一方突然響起平安夜的歌聲。另一方面也立刻停止戰鬥,並響應唱起自己的平安夜。一時英語與德語平安夜互相呼應,響徹雲霄,共同慶祝這難得的平安與寧靜。

今天,大家所共同接受的英譯平安夜,是由楊格(John Freeman Young 1820-1885)所翻譯。

據信,平安夜如今至少已被翻譯成三百種以上語文或語言。

平安夜即使沒有樂器伴奏,演唱起來也是非常甜美。原曲雖然發源於天主教會,但如今在德、奧的路德教會及所有新教(“基督教”所有教派教會)卻廣受喜愛。

在英文的信函裡,信末的祝詞,通常會說:“最真誠的問候”(Best Regards)。副詞形容詞的最高級比較詞用most,例如“the most beautiful”。那平安夜呢?

有一句聖經的話,非常貼切,僅此借用,祝您

平安夜 有

“出人意外的平安”

“The Peace of God,which surpasses all understanding, shall keep your hearts...”

Silent night! Holy night!
All is Calm, All is bright
Round yon virgin mother and Child,
Holy Infant, so tender and mild-
Sleep in heavenly peace,
Sleep in heavenly peace.

Silent night! Holy night!
Shepherds quake at the sight,
Glories stream from heaven a far,
Heavenly hosts sing al-le-lu-ia-
Christ the Savior is born,
Christ the Savior is born.

Silent night! Holy night!
Son of God, love's pure light.
Radiant beams from Thy holy face,
With the dawn of redeeming grace:
Jesus, Lord at thy birth,
Jesus, Lord at thy birth.

Stille Nacht (German)

1.Stille Nacht! Heil'ge Nacht!
Alles schläft;einsam wacht
Nur das traute hoch heilige Paar.
Holder Knab' im lockigen Haar,
|:Schlafe in himmlischer Ruh!: |

2.Stille Nacht! Heil'ge Nacht!
Gottes Sohn,o wie lacht
Leib' aus deinem göttlichen Mund,
Da uns schlägt die rettende Stund',
|:Jesus in deiner Geburt!: |

3.Stille Nacht! Heil'ge Nacht!
Die der Welt Heil gebracht,
Aus des Himmeles goldenen Höhn,
Uns der Gnaden Fülle läßt sehn,
|:Jesum in Menschengestalt!: |

4.Stille Nacht! Heil'ge Nacht!
Wo sich heut alle Macht
Väterlicher Liebe ergoß,
Und als Bruder huldvoll umschloß
|:Jesus die Völker der Welt!: |

5.Stille Nacht! Heil'ge Nacht!
Lange schon uns bedacht,
Als der Herr vom Grimme befreit
In der Väter urgrauer Zeit
|:Aller Welt Schonung verhieß!: |

6.Stille Nacht! Heil'ge Nacht!
Hirten erst kundgemacht
Durch der Engel Alleluja,
Tnt es laut bei Ferne und Nah:
|:"Jesus der Retter ist da!": |

巴哈夏康舞曲J.S.Bach:Ciaccona BMW 1004 (1717-1723)

Partita in D minor for Solo Violin
  有些學者認為這首作品是巴哈為紀念他前妻馬利亞.巴巴拉(Maria Barbara)而作。全首分五樂章:1.中速拍(Allemanda舞曲)2.Corrente舞曲3.慢速三拍(Sarabanda舞曲)4.吉格舞曲(Giga)5.夏康舞曲(Ciaccona)。

  J.S.Bach(1685-1750)在他的生命晚期,由於音樂潮流的轉變,他實際上已被看作是守舊的作曲家。巴哈的守舊並非因為他的音樂思想的陳舊,他完全了解當時代的音樂家的作品,但他不願意逢迎媚俗。他的方法;以旋律和對位為例,堅持音樂必須工整而完美。他的智慧,使得他在這些音樂規律中可以悠遊自如,游刃有餘。這也使得他的音樂顯得錯縱複雜而不「自然」(「自然」對於新潮的裡論家們來說,意味著旋律悅耳和伴奏輕快。)而且巴哈要求歌唱的旋律要與鍵盤上能演奏的旋律同樣複雜(確實也是如此。)簡單的說,他們認為他的音樂太學術性也太艱深,完全不合味口。因此巴哈死後,當代的音樂家,完全把他的樂譜束之高閣,連巴哈的四個音樂家兒子們,不但不演奏老爸的音樂,著作中,連提都不提。這樣,他的音樂在日耳曼與世界,幾乎沉寂了八十年。

  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提到巴哈音樂的復興。話說在一八二九年代,在柏林,有一天剛剛年滿二十歲,作品已車載斗量,名聲滿天下的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的家裡,他的僕人剛從市場採買食品回來,孟德爾頌無意間瞥見,其中一包牛肉的包裝紙是一張樂譜(當時紙張還是蠻貴重的東西)。他就叫僕人把那張譜取下來看一下。不看猶可,一看,那知是一張很優美的樂譜,作曲者名叫約翰.賽巴斯欽.巴哈。孟德爾頌一路探查,終於找出許多巴哈被束之高閣的作品。孟德爾頌仔細研究之後,認為都是曠世傑作。一八二九年,就在巴哈首演之後剛滿一百年,孟德爾頌將“馬太受難曲”重新公演於柏林,受到世人極大的歡迎。

  另有一種比較正統的說法是:孟德爾頌幼時的作曲老師名叫策爾特(Zelter),當時(1829年)出任柏林合唱學會(Singakademie)的指揮,孟德爾頌前往造訪時,無意間發現了當時人們並不熟悉J.S.Bach的合唱音樂,這時期的演唱者都偏好新近作曲家的作品,巴哈的作品早就被人遺忘了。孟德爾頌找到了一本“馬太受難曲”(St.Matthew's Passion),認識到它的偉大,便詢問策爾特他是否可以演出這部作品,策爾特同意了。於是開啟了孟德爾頌復興巴哈音樂的系列活動,巴哈的偉大,重新受到世人的瞭解與接受。

  順便一提,孟德爾頌不但重新把巴哈介紹給世人,他也復興了韓德爾的音樂(1833年他任杜塞多夫樂團指揮,親自指揮演出韓德爾的“神劇”。)一八三五年他出任萊比錫布商大廈(Gewandhaus)管弦樂團指揮,也復興了莫札特被人遺忘的作品,並向世人宣布貝多芬依然是新時代的作曲家(他六次演出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此外他還引介了韋伯和舒伯特的音樂,並演出舒曼的新作。他親自指揮一系列從巴哈跨越到他所屬時代的“歷史音樂會”。每次想念巴哈,不能不同時感念孟德爾頌。

  在巴哈的年代,音樂家的出路只有教堂的管風琴師(音樂總管)與王侯的宮廷音樂家,(在義大利還加上歌劇院,在日耳曼則尚未成形。)巴哈兩者都出任過。巴哈是當代的管風琴名家,還會裝修教堂的管風琴。他的父親、叔叔及兄長都任職教堂管風琴師。他的信仰,並沒有侷限他對教會音樂以外世俗音樂的發展。除了崇拜以外,音樂也可以自娛娛人及感動人,然而他堅持「音樂最高的目的就是要榮耀上主。」(巴哈語)。所以在他的樂譜裡每首都有以下的提字:
“May God be glorified”(願榮耀歸于上主)

  音樂析賞
  
德國名指揮家佛特.萬格勒(Furt Wangler)曾說
  “巴哈是舊約,貝多芬是新約......... ”
他指的可能是鋼琴音樂而言。就小提琴音樂而言,如果說巴哈的小提琴音樂也是舊約也是非常貼切。以這首夏康舞曲為例,巴哈(他本身就是一位優秀的小提琴家)將他當代所有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全部融入曲譜。所以說,這首作品是當時代小提琴音樂的精華也不為過。尤其當時的小提琴構造較現代尚不完備,琴橋比較平,有的琴甚至有六條弦,演奏起來,比現代要艱深。這首作品之於小提琴家,猶如48首平均律之於鋼琴家。英籍小提琴家David Norton,常告訴他的學生,他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練習這首作品,猶如他每天早上必須喝一杯咖啡一樣。

  前面四樂章共同分享一個強烈的主題,從第一樂章開始低音一再出現,形成暗示,一直到夏康舞曲(第五樂章)完全顯現。前四樂章是巴洛克時代日耳曼標準舞蹈組曲。整曲特色在最後夏康舞曲(末樂章)中強化,成為小提琴音樂的里程碑。
  
自從巴哈去逝以後,本曲一再被改編為其他器樂。例如布松尼(Ferruceio Busoni)將之改為鋼琴曲,布拉姆斯改寫為左手鋼琴曲,阿根廷吉他高手安東尼.西諾波里(Antonio Sinopoli)改為吉他樂曲;改為風琴曲的至少有三種版本。最有名的管弦樂版是1930年里奧波德.史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所錄製的。晚近巴松管版本是由亞瑟.溫柏格(Arthur Weisberg)為表示他的巴松管新調系統的才華而寫的。

  幾乎所有小提琴世界大賽共同必備的曲目就是這首夏康舞曲。

  約翰.布拉姆斯,曾在寫給舒曼.克拉拉(Clara Schumann)的信中,評論這首作品:

  “在樂譜上,只用一支小樂器,這個人就將世人最深沉的思想與最強烈的感情描寫出來。想像我能創作這樣的樂曲,或我能醞釀這樣的樂思,我確信,我心中的激情,與石破天驚的經驗,將使我魂飛象外”。

―prepared & written by Abraham(Abe) S.c.Chang―
台中大同扶輪社 張思忠 作
September 28, 2008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作品第49號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Festival Overture “The year 1812” in Eb major

時空背景:

西元1880年左右,蘇俄首都莫斯科,正在醞釀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承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之命,為紀念蘇俄打敗法國拿破崙“大軍團”(Grande Armee)七十週年而籌建的“基督救主大教堂”(Cathedral of Christ Saviour)即將落成。第二件事是:沙皇於次年將登基二十五週年。最後一件事是,莫斯科在1882年要主辦莫斯科藝術及工業博覽會(Moscow Arts and Industry Exhibition)。三件大事,要整合起來在1882年聯合舉辦一件盛大的大典。大典的音樂總監,也是莫斯科音樂學院院長尼古拉‧魯賓斯坦(Nikolay Rubinstein,younger brother of Anton Rubenstein)要求最具蘇俄代表性的作曲家,也是他的學生柴可夫斯基為大典譜曲以示慶祝。由於事關國家榮譽,同時又是恩師的要求,柴可夫斯基於是從1880年10月12日開始工作,六週以後完成。

整個作品,預計在大教堂前廣場舉行,除管弦樂團以外,還加上一個軍樂隊,到最後整個大教堂和鄰近區域教堂的鐘都要齊鳴助陣,最匪夷所思的是,有一隊加農砲隊待命,於正確的時間施放。可惜天有不測風雲,1881年3月13日亞歷山大二世被暗殺身亡。1882年8月20日本曲在藝術及工業博覽會正式公演時,被移到室內,僅以管弦樂團演出。至於大教堂在次年才完工落成。整個序曲如今最著名也是與眾不同的是連發的加農砲聲與和諧敲擊的鐘聲。這首序曲,歷史上從任何角度觀察,與美國完全沒有任何瓜葛,美國人喜歡在七月四日(獨立紀念日)演奏此曲,純粹是一種嗜好也。(喜歡雄壯熱鬧的氣氛?)

1812序曲如今倍受世人喜愛,尤其是美國民眾。美國的歷史中,激勵愛國情操的音樂 (所謂愛國歌曲)不多,19世紀的美國與柴可夫斯基很投緣(1891年柴訪問美國, 大受歡迎)。 到了1935年,芝加哥大派克管弦樂團(Chicago’s Grand Park Orchestra)首先在七月四日演奏本序曲以慶祝獨立紀念日。此後也只是零星演出,直到1974年亞瑟‧費德勒(Arthur Fiedler)擔任波士頓流行管弦樂團(Boston Pops Orchestra)指揮時,每年都在著名的查爾士(Charles River)河畔廣場上的哈契殼形大廳(Hatch Shell)演奏1812序曲,並以美軍麻州國家防衛隊第101團野戰炮及基督再臨大教堂(Church of the Advent)的大鐘,佐以查爾士河岸上的煙火協助演出,成為獨立紀念日慶典的主要要素。美國國家交響樂團每年七月四日在首都草地廣場演出“首都七月四日慶典”時均以此曲壓軸。當天全美均以廣播此曲慶祝。儼然成為國歌以外,最重要的曲目。
究其實,原作曲者柴可夫斯基對他自己這首作品,倒沒有現代人這麼滿意。他在寫給他的贊助者梅克夫人(Nadehda von Meck)的信上說他不是“慶典樂曲的拼湊者”,而序曲將會是“大聲與噪雜”,不具藝術價值,因為我作曲時沒有溫暖,也沒有愛”。與布拉姆斯一樣,音樂家大概都不喜歡在被迫之下(被要求)做些應景(節慶)的音樂。

事實上,音樂史家都不認為柴可夫斯基曾經聽過按照他的原版演出的1812序曲。因為以當時的科技,加農砲不可能按照指揮的指示於正確的時間配合演出。

音樂析賞:

序曲一開始,用8支大提琴及4支中提琴以低沉和平的樂段演出蘇俄的正教聖歌“天佑我民”(God Preserve Thy People)象徵俄國國民愛好和平,生活祥和(亦有合唱曲者)。然後小提琴伴隨樂團漸次加入(2’30”以前)。忽然定音鼓響起,象徵戰爭訊息傳到,全國陷入緊張、慌亂、祈禱並預備戰爭,自2分34秒起多種木管加入,音樂力度逐漸加強。3’16”至3’45”整個樂團瘋狂地漸強。鈸的響聲令人有不安與衝突感。然後大提琴與低音提琴(3’45”起到4’03”)大膽宣示,戰爭迫在眉睫。4’03”鼓、木管與法國號結合塑造軍樂特徵,戰爭于焉開始。4’30”軍歌演奏,俄軍開赴前線。5’20”戰爭的腳步是如此急促緊張,好像步兵及馬車在奔跑,6’04”帶出馬賽進行曲,象徵初期法軍強勢攻擊。大鼓及鈸擊發,描繪砲戰之激烈。馬賽進行曲與俄國哥薩克進行曲交替出現,表示雙方在博羅迪諾(Borodino)肉博及砲戰互有勝負。6’50”到7’40”後英雄般的主題閃亮出現,馬賽逐漸暗淡並且旋律不整(7’05”)。7’20”出現的旋律是Novgorod(近莫斯科)的地方民謠舞曲延續至9’25”。象徵俄軍打敗法軍,(事實是俄軍撤退)。9’32”馬塞再起-但不如前面曲段完整,象徵法軍進入莫斯科。10’50”以後馬賽逐漸又鬆散變小以至完全消失,正是拿破崙慘敗撤退。此時第一主題天佑吾民再現(11’05”)象徵俄軍勝利。11’45”以後為第二主題再現,表現俄國人民與軍隊堅毅不拔精神完全擊退拿破崙。12’24”以後所有樂器加上大小鼓、大砲及鈸伴隨斯拉夫舞曲出場。最後出現的是“天佑沙皇(God Save the Tsar!)”伴隨的是11發的大砲。

一八一二年歷史轉折

一八一二年在中國,乾隆的盛世已經過去,帝國逐漸衰敗,基本上,在嘉慶年代,除了一些少數民族的反抗以外,仍屬承平的時代。但是在歐洲則不然。它是充滿了干戈、殺戮與鮮血的歷史轉捩點。制宰大部分歐陸的法蘭西帝國,逐漸走入歷史,代之而起的是熱血的民族國家:普魯士、奧地利、比利時及西班牙等。光這一年的後半年,(1812年6月24日至12月12日)法蘭西與它的同盟所組成的聯軍“大軍團(Grande Armée)”就戰死六十萬以上,被蹂躪的蘇俄,包括無辜的百姓,又何止百萬?

記述一八一二年法軍入侵蘇俄的歷史,汗牛充棟。問題是你要從何處立足?從東方或從西方看這段歷史,南轅北轍,(在台灣,我還聽過不少人說,二次大戰是蔣介石打敗日本,光復台灣的說法。)有趣的是,光從名字就可以知道它的解釋角度:

一、在蘇俄稱這場戰爭為:愛國戰爭(Patriotic War)
另外有一個相近的名稱叫“大愛國戰爭(Great Patriotic War)”則是專指打敗希特勒發動侵略蘇俄的戰爭。

二、這場戰爭,有時候被稱為“1812年之戰”,但這個名稱,容易與同年發生的美國與英國的戰爭混淆。

三、為了爭取波蘭的民族主義者的支持,拿破崙管這場戰爭為“第二次波蘭
戰爭(Second Polish War)”。(首次波蘭戰爭是指波蘭從蘇俄、普魯士
及奧地利的統治解放。)

想要深入了解這場戰爭,與它對人民與文化的衝擊,吾人可以參閱托爾斯泰(Tolstoy)的“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托氏雖然是蘇俄人(1812年後16年出生),熱愛自己的祖國,但對戰爭雙方的人物,都用客觀正面的文學描述(值得時下台灣政治人物學習)。基本上,書中的腳色都是托翁所親身聽聞記錄的真人真事。

尼古拉‧羅斯托夫(Nikolai Rostou)及瑪麗亞‧波康斯卡亞(Maria Bolkonskaya)就是他記憶中的父親與母親,兩人貫穿整本書中,是重要的主角。娜塔莎(Natasha)是以托翁自己的妻子及小姨子為模特兒創造的。皮耶(Pierre)及安德烈公爵(Prince Andrei)許多都是描繪他自己。

許多歷史學家及政治人物,常昧於思想,輕易的以為歷史只是少數人在主演與掌控(多麼簡化!)。托爾斯泰極為反對。他認為,沒有「偉人」,並藉由他堅毅意志,以推動事件並塑造歷史這回事。他相信是社會與人民產生力量,導致事物發生,並塑造這些所謂的領袖,這些領袖只是改變歷史,並從中獲益,而非創造歷史。

台中大同扶輪社張思忠2008年9月10日

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The Way of Bedouims’ Hospitality

by Abe Chang

One of the most famous nomadic tribe in Arab and North Africa is Bedouim. If you are entertained in their black tent and serving with a small cup of coffee, don’t worry, that means you are absolutely most welcomed. On the contrary, if you are serving with a big cup of coffee, that means, get drink quickly and get away!

No Scars, No Stars

You have to believe it. Unless there is nobody except you want to be a star, you have to believe it. Think about the quarter-back, holding the ball, wants to make assault upon thousands of opponents to touch-down. And the numbers of your scars will be direct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s of people who have the same dreams with you. Fortunately, there is a saying: There is no regret, there is no life. Look up what you have achieved rather then look back what you have lost.

Today is made –up by whole life

Alexandre Dumas pere was asked why he was so easy and enjoying his old age. He refute without agreeableness,” I have spent all the time of my life to live for today!”

G弦之歌

張思忠 作
by Abraham S.C. Chang

J.S.Bach(1685-1750) G弦之歌(Air on the G string) BWV1068(1730-1731)

以下是個有趣的假設命題:

如果人類的所有音樂必須毀棄,只能留下一個人的作品,重新開始,你認為什麼人的音樂應該被留下來?

大提琴家馬友友說,應該留下莫札特的音樂。我們大同扶輪社社友鋼琴家Keys則認為是J.S.巴哈的音樂。我想,大部分的鋼琴家與學習鋼琴的人以及一半的音樂愛好者都支持Keys的選擇。

十六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約三百年間,在德國至少有八十位音樂家姓巴哈,而且可共同追溯至一位名叫維特.巴哈(Viet Bach)的先祖。他於1540年代左右從波西米亞(現今的捷克之中部或東部)遷居德國的中部。他的職業是麵包師傅,但擅長演奏一種類似魯特琴的樂器。

1685年3月21日維特的第四代曾孫,時任埃森納赫(Eisenach)聖喬治教堂管風琴師的約翰.安布羅修.巴哈(Johann Ambrosius Bach)的妻子Maria Elisabetha Lammerhirt Bach生了一個最小的男丁,取名叫做約翰.賽巴斯欽.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他是人類音樂世界裡最閃亮的晨星,指引並啟蒙後世的音樂家,奠定了音樂發展的基石的J.S.Bach。

1685年世界誕生了三位音樂曠世奇才。除了J.S.Bach以外 ,在義大利誕生了一位歌劇作家D.史卡拉第(D.Scarlatti),而在日耳曼的哈勒,則誕生一位日後在倫敦揚名立萬的神劇音樂家韓德爾(G.F.Handel)。而小提琴組曲“四季”的作曲家韋瓦第(Vivaldi),則剛好七歲,而歌劇及清唱劇作曲家泰雷曼則只有四歲。

這個時期的日耳曼,比起“光榮革命”的英國與民權思想的法蘭西,仍然是草莽無文的社會,由許多的專制王侯割據,以高壓的方法統治各自的領地。任何理性、民主與革新的市民主義思潮,都被嚴厲的打壓。唯一完成的啟蒙運動就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德文的聖經已經藉由印刷術普遍流行日耳曼語系人民。自由、理性與理想主義的種子已經撒下,不久歌德、萊布尼茲、康德,就開始發芽。

巴哈的音樂是由父親與叔叔啟蒙,父親教導他拉小提琴及演奏大提琴,叔叔則教他彈風琴。1735年巴哈起草其家譜,標題是:「音樂世家巴哈家族之起源」。巴哈母親1694年去世,九個月以後父親也病故。這個十歲的小孤兒於是被帶到大他14歲,時任歐都芙(Ohrdruf)馬可教堂風琴師的大哥家。他學習抄寫、研究及表演音樂,顯然從他的大哥接受了相當多有價值的教導。巴哈的大哥正是約翰.巴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的入門弟子。經由大哥J.C巴哈,他可能接觸了不少的義大利及南德的音樂。

巴哈的為人與個性,可以從他少年時著名的事蹟得到印證。1703年起巴哈在安城(Arnstadt)的新教堂任管風琴師,1705年他聽說在北德呂貝克聖瑪麗亞大教堂的首席管風琴師,丹麥籍的前輩大師巴克斯烏德(Dietrich Buxtehude,約1637-1707),定期開放教堂舉行公開音樂會(Abendmusic)。巴克斯泰烏德寫作不少清唱劇和詠嘆調及一些神劇,極為出名,當時已經68 歲,正在尋找繼承人,聽說其中之一的條件就是要娶他的女兒。於是巴哈請了三週的假,徒步走了兩百五十英里(超過400公里)前往聆聽他的演奏。結果巴哈在呂貝克停留三個月,巴克斯泰烏德的職位沒接成,他的女兒也沒娶到。畢竟,飯可以任意吃,而老婆是不能隨便娶的。(巴克斯泰烏德的女兒是出名的醜女。)回到安城,被雇主嚴厲的訓誡一番當然是免不了的。

1708年巴哈輾轉來到了威瑪(Weimar)任恩斯特公爵的宮廷管風琴師。令人欣喜的是,公爵非常欣賞他的演奏,並鼓勵他作曲。巴哈夫婦在威瑪九年,並生下六個孩子,其中兩人W.F.巴哈(1710年生)與C.P.E.巴哈(1714年生)成為作曲家。1720年夫人驟然去世,次年巴哈再婚,新娘是他的新雇主柯登的李奧波德親王宮廷女歌手安娜.瑪格達蕾娜(Anna Magdalena)。兩人生活美滿幸福共生了十三個子女,其中六名長大成年。其中兩名J.C.F.巴哈與J.C.巴哈以作曲家成名。

巴哈一生勤奮作曲,又活得夠長(65歲,在當時代而言,算相當長壽。)所以作品可說汗牛充棟。由於巴哈並未熱衷出版自己的作品,所以有一部分已佚散,幸虧老婆賢慧,將大部分的作品保存儲藏。巴哈的受難曲據推測應有五部,目前留下三部;彌撒曲五首、神劇三首、六首奏鳴曲、六首前奏曲與賦格曲。此外兩冊平均律鋼琴曲集,六首英國組曲、六首法國組曲、及鋼琴練習曲、二聲部與三聲部創意曲、半音幻想曲與賦格曲;外加“郭德寶變奏曲”。管弦樂的作品有四首組曲,“布蘭登堡協奏曲”六首外加其他協奏曲。

G弦之歌(Air on the G string)原出於巴哈第BWV 1068號作品Orchestral Suite No.3 in D major,特為巴哈的贊助人(雇主)李奧波德親王而作。十九世紀末期,小提琴家August Wilhelmj為之重新安排成小提琴與鋼琴合奏,並將調性由D大調降為C大調,如此Wilhelmj便能由一條最富音樂性的G弦上演奏此曲,從此這段作品便被改名為G弦之歌。

經過改調之後,通常這一擁有非常柔和優美又恬靜特質的樂段都被特別挑出單獨演奏,因為組曲其他部分是快速而精力充沛的舞曲,夾雜聆賞,就顯得有些扦格了。

由於這一首作品,曲調優美,許多電視影集及電影如007中“The Spy who loves me”等不下二十部都取用這首樂曲。多年前台灣省立交響樂團,即以此樂曲為該團團歌,每逢演出,必奏此曲。改為國立台交後不知是否仍沿舊慣,則不得而知。

J.S.巴哈的偉大,不可勝數,僅以音樂家Chris Craker的讚詞以為總結:

今日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推崇巴哈為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並稱其音樂為“絕對音樂”(pure music)。他的作品神聖莊嚴而不失學術基礎,具有獨特的特質及精神。...他寫作鍵盤樂及合唱曲的技巧更是對其後的作曲家影響至鉅,今日復然。他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改革者及天才。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第五號—皇帝

by Abe Chang


Piano Concerto No.5 in E flat, Op.73

公元1809年,拿破崙大軍入侵奧地利,兵臨維也納。作為一名愛國的音樂家,貝多芬極其焦慮與忿怒。當時維也納城裏城外均陷入砲火之中,不知應該說是大幸或不幸,其時,貝多芬的耳疾已極嚴重,無法聽到戶外的隆隆砲聲。他的靈感卻排山倒海而來,樂思如泉湧,絲毫不受戰事干擾,創作了「英雄」、「命運」及這首「皇帝」鋼琴協奏曲。

如果你經歷一天的辛勤工作,回到家裡,極其疲累,不妨聽聽這首協奏曲,一定可以立刻滌淨身心,使心靈與身體得到復甦。因為它是如此的鏗鏘有力,鼓勵你、振奮你!

其實與“月光奏鳴曲"一樣,這首作品是絕對音樂,貝多芬原來並未附加標題。“皇帝"一詞不知從何開始,變成它的標題,而且大大流行於英語系的世界裡。

這一首的特色,會讓人很明顯的感覺到鋼琴與管弦樂團是既合作又競爭,雙方都有很多獨奏的機會,它們時而低鳴細語,時而高亢興奮,互相競逐,互相角力又互相提攜,好像在梳耙你的心靈,讓耳朵得前所未有的享受和滿足。

公元2007年十月澳洲廣播公司主持公開票選史上最受歡迎100首古典協奏曲。“皇帝"協奏曲榮膺第一名。

貝多芬創作本曲時,年三十九歲,正是他創作與生命的巔峰。題獻給他的贊助人也是他的學生魯道夫公爵。1811年十一月在萊比錫布商大廈首演。全曲分三樂章,即第一樂章快板;第二樂章B大調慢板稍快一點;第三樂章迴旋曲,快板但不應太急。難得的是,三個樂章都很精彩。貝多芬獨特的作曲風格與曲式已經成熟的表現在這首作品。

There are so many good pianists ever played this beautiful music. We are going to present you the performance of one of the best Beethoven specialists and the greatest musician of the 20th century. He is a Canadian pianist-Glenn Gould (1932-1982).

最甜蜜的結婚禮物-卡農組曲

by Abe Chang

Johann Pachelbel(1653-1706) Canon in D Major(1680-1690)

假設有一天,地球已經統一成為一個聯合國,而你被選為聯合國的總統,並且要代表地球上的人類,向外星系的生物或外星人(Aliens)發射太空梭,並介紹人類的文明中,有音樂這個奇妙的東西,你準備以哪一首音樂作為代表呢?巴哈的音樂?莫札特的音樂?貝多芬的音樂?或是貓王艾維普里斯萊的音樂呢?

1977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重721.9公斤,人類第一枚無人宇宙太空船-航海家一號(Voyager I),飛往外太空探索其他星球的生物。截至2008年五月Voyager I已飛離太陽160億公里,超越太陽系,直奔浩瀚無垠的銀河系裡面。船內搭載各種可以代表人類文明的產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達文西的人體分解圖及約翰.帕海貝爾的卡農組曲。

約翰.帕海貝爾是巴洛克時代後期的管風琴家兼作曲家。1653年生於紐倫堡(Nuremberg)一個酒商Johann Hans Pachelbel的家裡。早年(1669年)曾就讀於阿特朵芙大學(University of Altdorf)並兼任St. Lorenz教堂風琴師。一年後轉往瑞根堡(Regensburg)的Gymnasium Poeticum就讀,並受教於當地音樂名家Kaspar Prentz, 帕海貝爾的音樂因此深受當時義大利及天主教音樂之影響。

1677年帕海貝爾擔任薩克遜.艾森納赫(Saxe-Eisennach)公爵約翰喬治一世的宮廷管風琴師。期間結識了當地的音樂家-巴哈家族中的約翰.安布勞修斯.巴哈及約翰.克里斯多.巴哈孿生兄弟俩人(1645-1693)。前者正是當時尚未出生,但後來被尊稱為音樂之父的J.S巴哈的父親,後者是他的叔叔。1678年的帕海貝爾並擔任安布勞修斯大女兒Johanna Juditha 的教父並成了其長子也叫克里斯多(1671-1721)的音樂老師。帕海貝爾居住在艾福特(Erfurt)12年之久。“頌讚前奏曲”(Chorale Prelude)為其後期代表作,並奠定了他的日耳曼風琴作曲家的崇高地位。

相傳,1694年10月23日,前帕海貝爾的鍵盤音樂學生,即安布羅修斯(Johann Ambrosius Bach)長子,也就是J.S.巴哈的大哥(J.S.巴哈九歲喪父後 ,既投靠其養育及教導音樂。)時任歐都芙(Ohrdruf)聖米蓋教堂風琴師的克里斯多即將結婚,帕海貝爾於是帶著幾位音樂家前往祝福,當場演奏,並將卡農組曲與吉格舞曲(Gigue)贈送克里斯多和他的新娘。據信,這也是一場古典音樂盛會,因為這可能就是當時年近九歲的約翰.賽巴斯欽.巴哈與帕海貝爾的第一次接觸。

D大調卡農組曲,通常都配合同調的吉格(Gigue)舞曲組成一套室內樂。由3支小提琴及一支低音提琴(Basso Continuo)輪流合奏。(Canon卡農一詞不是樂曲名字,而是輪奏(唱)的意思。)首先由低音提琴奏出do-so-la-me-fa-do-fa-so和弦,(然後繼續一成不變的重複演奏27次)。接著由三把小提琴以每把相差2小節輪流奏出相同的七小節的旋律進行。由於旋律只有兩種,並以波浪狀的秩序進行。因為和弦是如此和諧優美,旋律悅耳動聽,所以,雖然沒有洶湧的浪濤,整曲卻是飽含能量,不斷前進。

巴洛克音樂家與他們的音樂到了18世紀,古典樂派興起後,很快式微,並被世人遺忘。卡農組曲與吉格舞曲也遭逢相同命運,直到1970年代,由法國知名指揮家Jean Francois Paillard以自己的樂團演奏並予錄音發行於世,始大大喚起世人的注意。

今天許多音樂家將卡農組曲改編或變奏,甚至譜成流行音樂。南韓Funtwo流行樂團使用電吉他在youtube上演奏台灣人Jerry編曲的搖滾版D大調卡農,曾吸引二千萬次以上點閱。電影凡夫俗子採用為配樂。而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鋼琴獨奏,則採用George-Wiston的變奏曲版本,曾風靡一時。

優美的小提琴協奏曲

by Abe Chan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dy (1809-1847)-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64(1844)

幾年前在舊金山有一項統計,在古典音樂電台所播放的音樂中,播出最多,同時也是聽眾最歡迎的音樂是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的作品。而他的所有作品中,就以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第64號)最為西方知識份子所喜愛。

許多的小提琴演奏家,都以演出此曲為榮,著名的海菲茲(Jascha Heifets)就是在七歲時首次公演這首作品。因此,它也是自古以來,小提琴演奏會裡重要的曲目之一。

孟德爾頌在1838年二十七歲時,就為他的天才好朋友,小提琴家斐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開始創作這首協奏曲。他極其慎重,費盡心思,仔細研究,並屢次徵詢大衛的意見,前前後後反覆推敲,共費時六年才完成。1845年三月十三日於萊比錫布商大廈由大衛執琴首演,可以稱之為浪漫時期首要小提琴協奏曲,影響後世許多的作曲家。儘管本曲保留傳統曲式(traditional form),分三個快-慢-快結構的樂章,其中卻涵蘊相當多的創舉。包括一出場小提琴立即切入;而三個樂章也美妙的連結,幾乎不分段落;樂曲的長度也非常適中。

孟德爾頌的作品,大都技巧艱深,格調高貴。唯獨這首協奏曲,卻是甜美柔潤,有如巧克力加奶油。甚至有些女性化般的旖旎多姿,纏綿悱惻,難怪許多女性樂迷特別鍾愛這首作品。

然而,如果你常常聆聽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可能也會感受到它另有一面悽惻的味道。有如莫札特的作品,常隱藏著陰暗的一面一樣,這首降E調小提琴協奏曲,也常常觸動我們內心哀惋悽美的感受。

鋼琴與指揮家畢羅(Hans von Biilow)稱孟德爾頌是莫札特之後,最完美的曲式大使。古典的傳統加上浪漫的熱情在他的作品中完美結合,賦予他的作品一種詩意的典雅。而這首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更是孟德爾頌的代表作,與貝多芬、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的協奏曲並稱為舉世最著名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匈牙利小提琴家及作曲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在1906年他的生日宴會上,告訴他的朋友說:日耳曼民族有四首小提琴協奏曲:最棒的當然是貝多芬的作品;就嚴肅而言,最接近前者的是布拉姆斯;而布魯赫(Max Bruch)的作品是四人中最豐富迷人的;但是,最貼心又真摯的,非孟德爾頌莫屬。
1947年音樂時代(倫敦)評論:“孟德爾頌神來之筆,深為世人所讚賞與欽佩,他是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和莫札特與拉威爾一樣,深知該用多少音符,及用在何處。”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by Abe Chang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1896)
Richard Strauss(1864-1949)交響詩作品30號

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曉得它的來龍去脈,卻都很熟悉這首樂曲—理查.史特勞斯作品30號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一樂段的“黎明”。

這首交響詩(Tone poem)共分九個樂段,首樂段(引樂),史特勞斯稱為“黎明”(Sunrise),可是響徹寰宇的音樂。1968年大導演史坦利.庫布理克電影“2001年太空漫遊”推出,一出場,全場一片黑暗寧靜(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所有觀眾無不屏息等待,冷不防,突然響起如雷般轟然巨響,所有管弦樂齊聲演奏,整個電影院驚天動地響起“黎明”,銀幕上倏然明亮,出現從太空中看地球的黎明畫面。如此氣壯山河,如同全宇宙發出的音樂,連最煩躁焦慮的人,都被磅礡的音樂震懾而發出讚嘆之聲。(事實上,搖滾歌王艾維.普里斯萊及職業摔跤家理克.弗萊尔(Ric Flair)出場表演時都用這一段作為引樂。)

理查.史特勞斯1864年出生於音樂世家,父親是宮廷歌劇院法國號首席,也是他的啟蒙老師,從六歲開始作曲,終其一生(逝於1949年享年85歲),從未稍息。

交響詩的主角查拉圖斯特拉又名瑣羅亞斯德(Zoroaster),約在亞歷山大征服波斯之前(西元前628年-前551年)出生於波斯東北,他創立了一個多神教;中文名叫祅教,第六、七世紀時盛行於伊朗中東地區,甚至傳至中國。他的波斯名就叫Avestan Zarat-ustra。在他的詩與信仰中,提倡宇宙善、惡二元論。善即asa(真理),惡即druj(謊言)兩者互相交戰。其教理包括Ahura Mazda(何謂真理asa),創造(彼為asa),存在(此即asa)及自由意志(Free Will),其哲學影響深遠。在古希臘與羅馬的哲學思想中,都可以發現它的元素。

德國哲學家尼采是個無神論者,他寫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並不是歷史書,而是藉古諷今,完全是在發揮他的“超人”哲學。所以他的副標題是“勝者全拿之書”(A Book for All and None)。書中最有名的宣示是“God is dead”強調他“意志力量”的觀念。在書的結尾他宣示:

哦,人類你要當心
深淵的午夜宣示甚麼
我正好眠
從夢的深淵中我覺醒我宣誓
世界陷落深淵中
比任何白日經歷還要深沉
深淵是它的悲痛
歡樂吧,深淵未到痛苦已臨
悲痛哀求:行動!
但,所有的歡樂需要永恆
需要深深的,需要深深的永恆

於是查拉圖斯特拉經過十年的山中修為,在輕輕的法國號中,象徵太陽即將升起,而他頓悟了人生哲理,必須轟轟烈烈的下山,向世人宣示他震驚寰宇的“超人哲學"(此時大鼓、銅管與弦樂起鳴太陽的光與熱全部爆發。這就是“日出”。

理查.史特勞斯解釋他的音樂說“我不是用音樂把尼采的文章翻譯出來,而是以音樂表達他的哲學思想”。

Richard Strass was not a relatives of the Johann Strass family. He was considered the last door- keeper of the Romantic Music. He was respected by many modern musicians, including Glenn Gould.

Brahms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Op 80

by Abraham S.C. Chang (Rtn.Abe)

This music is presented to the members of Rotary Club of Taichung Tatung for the celebration of the inauguration of President Control
and his team on the first regular meeting for bell-knocking out of the new era of 2008-09.


This particular music is chosen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s of the new president and to wish that the new pages of the history of this club will be full of academic and humanitarian spirit.

It is said that contemporary classic music are used to be the pop-music when they were composed. This is particular true to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which was composed by Johannes Brahms in 1880. Brahma was asked to compose a fine symphony to pay back the awarding of honorary doctorat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eslau (in Poland nowadays) the previous year. He was known to be a stingy joker, filled his quota by applying the ready-made campus songs into the symphony. Like wine making , Brahms blended four boisterous potpourri of student drinking songs in an intricately designed structure made to appear loose and episodic. However, through Brahms sophisticated mastery of counterpoint and carefully planned the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he created a ravishing euphoria and immortal music.

Brahms himself conducted the premiere at special convocation held by the University on January 4, 1881. Due to its easily-grasped structure, its lyrical warmth, as well as its excitement and humor, the work has remained a staple of today’s concert-hall repertoire. (July, 2008)